民国时期,重庆城中曾广泛流传一句这样的歌谣:“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据传,这通远门在明末时期就是一处乱坟岗,其始作俑者就是那个“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的张献忠。
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西”,继而又将兵锋指向重庆。《明史》记载:张献忠杀人犹如草芥,为此还特地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其后连缀七个“杀”字!
张献忠不仅嗜杀,而且还特别喜欢搞恶作剧。话说有一次,他率军路过在成都附近的一座寺院,面对一群恪守清规戒律的得道高僧,偏偏威胁他们将一桌酒肉悉数吃下,方可放过城中百姓性命。
让张献忠颇感意外的是:高僧们不仅将酒肉全部吞入肚中,还抛出了流传后世的十字箴言……
揭竿而起,征战四方1606年,张献忠出生在陕西定边县的一处普通农户家,年少时曾通点文墨,上过私塾,壮年时便当了延安府的捕快,不久,便因闹事犯罪被判了死刑。
但是,张献忠长相奇特,黄面长身虎颔,人们根据他蜡黄的脸部,还送给他一个外号曰:黄虎。也正是多亏这异于常人的长相,张献忠才得以被上司器重而逃过一劫。
1627年,天降异象,长时期的小冰期不仅让气候变得极端恶劣,而且各地蝗灾、旱灾接连不断,农田里青黄不接,荒芜一片,百姓们经常食不果腹,饿死无数。多地呈现出一副饿殍遍野,家徒四壁的凄惨景象。
在万般无奈之下,各地劳苦大众揭竿而起,纷纷反抗晚明的腐朽统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正值壮年的张献忠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起义队伍,并且在家乡陕北拉起一支队伍,不久后便投入当时威望很高的高迎祥麾下。
1635年,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张献忠率军攻破安徽的霍邱后,兵锋直指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在成功俘获凤阳知府颜容暄,并当着百姓的面,将其斩杀后,张献忠又下令拆除了当年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刨了朱家的祖坟,随后,又将城中富户悉数杀光。
崇祯皇帝朱由检闻之此讯后,失声痛哭,当即下令将兵部尚书撤职,并砍了包括巡抚在内的凤阳主要官员的头,同时,扬言一定要将张献忠处以极刑!
一年后,起义军的领袖高迎祥被明军捕杀,张献忠将主力部队集中在潼关以西地区,与明军周旋。
1637年,明军在兵部尚书杨嗣昌“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策略下,给各路起义军沉重一击,张献忠也在此时迫于压力,接受朝廷招抚,但并不服从朝廷节制,仍旧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以待新的时机。
此后,迫于杨嗣昌的压力,张献忠率部转战四川,巧妙利用明朝官员、将领之间的矛盾,并且采用“以走制敌”、“避实击虚”的策略,时常让明军疲于奔命,狼狈不堪。
在接下来的六年抗战中,张献忠先后率部辗转于湖北、四川、广东多地,斩杀明将不计其数,势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644年,崇祯十七年七月初四,张献忠命部将攻陷重庆,自己又亲率主力,分三路向成都挺进。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张献忠在面临明军以及李自成等多处势力的打击下,性格变得极为焦躁,乃至张献忠兵过处,经常出现“城社丘墟,蒿莱没人;十室无烟,磷火昼见。路断行人,狐兔之迹满道”的凄惨景象。
面对成都、重庆二城中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张献忠毫无怜悯之心,经常纵使手下大肆屠戮,任意焚烧。弄得百姓们叫苦连天,惊惶不已。
不仅如此,对于佛门清净之地,张献忠亦毫不心存敬畏,在一本名为《绥寇纪略》的明朝笔记中,便记录了一则张献忠强行要求寺院高僧破戒吃肉的故事。
心系苍生,甘心破戒话说张献忠在攻打成都的时候,用了一个“暗度陈仓”的妙计,挖了条地道,直通城内,在一声猛烈的爆炸声后,张献忠部纷纷杀入城中,为了发泄不满情绪,他们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屠城”计划。
屠杀长达三日,据记载,当时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少,都成了张献忠手下士兵的刀下亡魂,只有少量的姿色不错的少女,被士兵藏匿享用,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成都百姓,处境是何等凄惨,绝望。
而在成都城郊不远处有一座庙宇,张献忠率军正好经过这里。连日来的屠杀让兵士们又困又饿,于是,便闯进寺院,驻军歇息。
这群强军悍匪的来到,让寺内高僧惊惶万分,一时间竟手足无措。张献忠看到这群和尚们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反倒来了兴致,于是乎,便突发奇想,想了个自以为是的妙法,有意戏耍一下他们。
张献忠马上命人备下一桌酒肉,对着这群和尚说:“只要你们将这桌菜全部吞进肚子,我不但不杀你们,还可以放过这一城百姓!”
众所周知,佛教自东汉明帝“白马驮经”传入中国后,便开始兴盛发展起来,与土生土长的道教平分秋色。而到了梁武帝时期,便有了“不沾荤腥”的佛门戒律。
自那时起,无论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不吃肉”便成为了仅次于“不邪淫”的一条重要戒律。
因此,面对这一桌膻腥,众僧都眉宇紧锁,面露难色,这正是张献忠期望的效果。但正在张献忠得意之时,只见须发皆白的住持却开口道:“诸弟子大口食肉罢!”
说毕,便用双箸夹肉放入口中咀嚼起来,众弟子看见师傅如此,也都一一遵命,将一桌酒肉全部蚕食殆尽!
面对这一幕,张献忠算是看傻眼了!于是,他便讥讽这群和尚是假的出家人,并且扬言要替佛祖清理门户。
不曾想,面对威胁,住持丝毫不惧,随后便抛出了那句流芳百世的千古名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作为佛门子弟,出家之人,严守戒律,本是分内之事。但心系天下苍生,以一己之力拯救全城百姓,此乃大义!在“小戒”与“大义”之间取舍,当然舍生取义!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身为出家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当然也要灵活应对,那穿肠而过的酒肉只不过是浮于表面的“着相”,而拯救苍生才是修佛的至高境界!
结语“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言,就在于它潜藏着佛家的大智慧,大慈悲,不仅区分出“小戒”与“大义”的关系,还引申出佛家哲学的一个伟大的现实意义。
此后,少林武僧正是凭着这句佛偈,才会破戒食肉,得以练成健硕的体魄,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亦贡献了一方力量。
而戏耍高僧的张献忠,才是真正的触犯佛祖,最终落了个不得善终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