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正义》之涩脉厘正

金东文化 2024-06-19 14:57:20

《脉学正义》之涩脉厘正

金栋按:《脉学正义》一书是清·张山雷(寿颐)先生搜集历代脉学理论,详加条理类编,并予正义述评之力作。此书上自岐黄、仲景,下至明清各家,凡论脉之有理而可为后学启迪者,靡不收撷评论。……此书取舍有度,有褒有贬,立意不落俗套,正义多有新意,辨脉提纲掣领,论脉注重实践,是脉学著作中集大成者,对后世研究脉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脉学正义·提要》)通过多年的学习研磨和临床体会,发现其对涩脉正义有欠妥之处,笔者认为有厘正之必要。为此不揣浅陋,予以陈述如下。

涩脉属28病脉之一,新世纪第二版高校规划教材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涩脉》云:“脉象特征: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匀。涩脉的脉象特点是脉形较细,脉势涩滞不畅,如轻刀刮竹;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1]此乃今涩脉最新规范之解释。结合现代医学认识,涩脉与房颤脉相合[2]。

心房颤动(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发作时可出现心律、心率和心音改变,脉象亦随之而变,出现多种异常脉象。由房颤而行成的脉象叫房颤脉。多年来通过对房颤病人的脉象观察,并结合古今学者对相关脉象的论述后认为:房颤脉在常见的28病脉中相当于中医的散涩短等脉象及怪脉之解索脉。其中阵发性快速性房颤脉,脉率>100次/分,相当于散涩脉与怪脉之解索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分,相当于涩短脉;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次/分,相当于涩结脉或涩结代脉等[2~8]。无论快速房颤还是慢性房颤脉,皆具涩脉之象。如果认同这个结论,那么古今中医学者对涩脉脉象的论述,则有欠妥之处,有厘正规范之必要。

因《脉学正义》“此书上自岐黄、仲景,下至明清各家,凡论脉之有理而可为后学启迪者,靡不收撷评论。……是脉学著作中集大成者,对后世研究脉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故取其对涩脉正义中所述之内容,有欠妥之处,予以厘正之。

⑴《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新校正云: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

【脉学正义】涩脉言其来去涩滞,不能轩爽流利,有似于迟,故叔和迳谓之“迟”,然惟指下枯涩不前,究竟与迟不类。以气势言,不以迟速言也,故又申之以“往来难”三字,方是涩之本色。然涩之取义,且仅以势之凝滞言,并不以形之大小言,其往来虽涩,亦有形体颇大而浑浊不清者,并不能认定在细小一边。叔和必谓之“细”,亦犹未确。其曰“且散”者,盖亦形容其指下模糊浑浊,畔岸不清之状。惟散脉专以涣散不收为主,亦与涩滞之脉,皎然不同。又谓其“一止复来”,则以其格格不爽,有时颇似停顿,故以或字悬拟之,所以表明其并非必止,亦以别异于歇止之结代二脉。要知涩之真象,在乎似止非止之间,此皆当以意逆之,悟其态度,而不可拘拘于字面上求之者。若旧校之所谓“浮而短”、“短而止”,则措辞尤为呆笨,更不能为涩字形容摹绘矣。

寿颐按:涩脉虽以形势之重滞不灵为主,不系乎至数之迟缓,究竟往来既滞,其至必迟,所以叔和直谓之迟,其旨可于言外得之,何意后世竟有以脉数而涩,联为一句者,相习成风,而不自知其谬戾。近世名贤,亦复时踵此误,是皆笔下失检,未尝深思而寻驿之耳。

⑵《千金翼》:“按之促数浮短如刮竹皮,轻手乃得,重手不离其处,或多入而少出,名曰涩。涩,阴也。”

【脉学正义】涩脉与滑,相为对待,状其形势不爽,格格不前,往来艰涩,是为涩之真象。或浮或沉,或大或小,兼皆有之。孙氏“促数浮短”四字,甚非涩字本义,抑且促之与数,皆言其速,而脉之涩者,其形已滞,则来去必不能流动自如,迟则有之,复何能速?《脉经》“迟”字,及“往来难”三字,最堪细味,皆可为涩脉传神,何孙氏反以“促数”为辞,正与叔和彼此相反,宜乎后世俗医,虽有“涩数”二字连络成文之谬。惟细玩《千金翼》语意,盖以“促数浮短”,形容不能条达之象,以为既短且促,则形势局(足脊),涩滞之状,自在言外,初非以往来之速为重。惟既下一“数”字,则立言究属不正,又谓“轻手乃得,重手不离其处,或多入而少出”,皆不轩爽,未易醒目,姑存是说,不可尽信。

且“涩”字取义,以形势重着,不能流利为主,虽不以至数之迟速论,然必有滞而不前之态,则往来应指,必近于迟,断不能速。《素问·平人气象论》“脉涩曰痹”一句,本与“脉滑曰风”,对待成文,其旨极显,其上文“人一呼脉三动,一息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一节,本无“脉涩曰痹”一句,杂厕其间,盖既一呼三动,一吸三动,而复加以躁字,则不独呼吸六至,其数已速,且形势躁疾,是阳邪主盛,故以尺肤之热与不热,审其无病风病温之分别,何能杂以“脉涩曰痹”四字,与呼吸六至而躁之脉联属成文?《甲乙经》于此节无此一句可证。宋林亿等校正《素问》亦言之,自浅者读之,误认下文“脉滑曰风,脉涩曰痹”,既为对待,因谓此处亦当有此一句,而妄为增入。启玄不察,竟据误文作注,而不知续袅断鹤,理不可通,遂令后人有数涩连属之脉语,宁不可怪!

【金栋厘正】《千金翼》之“促数浮短”,当属散涩脉,即快速房颤脉。快速房颤时,脉率>100次/分,脉搏节律散乱不整,脉率(至数)快慢不清,脉力强弱不等,如杨花散漫无定踪。其强的脉搏应指明显可谓浮大,其弱的脉搏似短而不到位,故有“浮短”之涩。强弱之间显得散乱不齐,至数不清,长短大小不一,脉率>100次/分,故又有“促数浮短”之涩,而俗医谓之“数而涩、促”等称谓,或时人谓之“房颤……诊时脉细数疾,至数摸不清楚,按之参伍不齐”[10]等。

⑶王启玄注《脉要精微论》:“涩者,往来时蹇涩而不利也。”

⑷《诊家枢要》:“涩,不滑也。虚细而迟往来难,三五不调,如雨沾沙,如轻刀刮竹然。”

【脉学正义】涩脉,只有涩滞一义,状其来去之限,不系乎形体之大小虚实,故血少而脉涩则形细,湿阻而脉涩则形不细,且脉既涩滞,指下必有留恋之状,亦与虚者不同。

⑸《濒湖脉学》:“涩脉如病蚕食叶。”又涩脉歌:“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坚。”

【脉学正义】叔和谓涩为散,已非确论,孙氏《千金》又加一“短”字,盖状其迟滞留难,有似于短,此皆不能拘泥字面,认得太呆者。若曰如雨沾沙,则言细沙着雨,留滞不去,乃以状其稽留不行,非为散字作比喻,而濒湖反以容易散释之,斯为愈说愈幻,并复支离矣。惟添出病蚕食叶一句,以形容其无力濡滞无力之状,颇足为涩字传神。

⑹石顽《三味》:“涩脉者,指下涩滞不前,《内经》谓之'参伍不调’,叔和喻以'轻刀刮竹’,通真子比之'如雨沾沙’,长沙又有'泻漆之绝’,比拟虽殊,其义则一。不似迟脉之指下迟缓,缓脉之形势纡徐,濡脉之去来绵软也。”

【脉学正义】辨脉法之所谓绵绵如泻漆之绝,是言脉状之柔细无神,故为亡血之征,与涩滞之脉状无涉,石顽以彼证此,非是。

⑺坊本《洄溪脉学》:“涩脉艰滞,迟细而短,盖脉势之往来,不能爽快,涩而不及中和,与至数之迟慢不同。”

【脉学正义】涩以气度讲,不系乎脉形之大小,固亦有脉大而涩者,此条有一“细”字,不是。但所谓不能爽快,与至数之迟慢不同,则确论也。

【金栋厘正】脉象的辨识主要依靠手指的感觉。脉象的种类很多,中医文献常从位、数、形、势四个方面加以分析归纳,它与脉搏的频率、节律,显现的部位、长度、宽度,脉管的充盈度、紧张度,血流的通畅流利度,心脏搏动的强弱等因素有关[1]。按照《脉学正义·涩脉正义》之观点,涩脉主要指脉势的涩滞不流畅、艰涩不畅,非以位、数、形言也。真可谓“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脉经·序》)。

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涩脉是房颤脉,属异位节律,此乃与别脉不同关键之所在。不明乎此,则很难理解其艰涩不畅之真正含义。涩脉在28病脉中是一种复杂难辨的常见脉象,本身是一种复合脉。无论是阵发性快速房颤、还是慢性持续性房颤,其脉皆涩。《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新校正曰: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濒湖脉学》:“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叁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六版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云:“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律与脉力不匀,应指如轻刀刮竹。”体会涩脉,当位、数、形、势四者皆有,缺一不可。

⑴ 脉位,指脉搏跳动显现的部位和长度

从脉位而言,涩脉可浮可沉,长短互见。

涩脉之浮者,即散涩脉也。《脉经》云“且散……新校正云:'一曰浮而短’……或曰散。”《千金翼》之“按之促数浮短”此类脉象正阵发性快速性房颤脉脉率>100次/分时之脉象矣。

快速房颤时,脉率>100次/分,因脉搏散乱不整,至数快慢不清,如杨花散漫无定踪,既有浮短之涩、促数浮短之涩,时人谓之“数而涩、或促”,又有杂乱之散,故云散涩脉,只不过散象更著而已。《脉学正义》云:“惟散脉专以涣散不收为主,亦与涩滞之脉,皎然不同。”此说差矣,原因何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并不知晓此等脉象是房颤脉,是异位节律,而且尚有阵发性快速与慢性持续性之分,所以有散涩之分,而散涩可以并见。《中医心病证治·涩散脉》云:“脉象:脉搏动力量强弱不等,振幅大小有异,节律散乱无次第。其率或脱疾,或迟慢。其体或细弱,或弦劲。其形或洪曳,或虚大…昔将涩脉和散脉分而论述,认为涩脉是往来较慢而又'参伍不调’,散脉是大而散漫无力'至数不齐’,近通过临床实践,觉得涩脉与散脉有共同之处。临床意义相同。形态一致,识别的关键是:参差不齐,三五不调,'去来无定至难齐’,故统称为涩散脉。”[11]并认为“涩散脉症……似现代医学所述心房颤动”[11]

涩脉之沉者,即短涩脉也,亦属间歇之脉。《脉经》云“一止复来。新校正云:'短而止’。”之谓也。此类脉象正慢性持续性房颤脉脉率60~100次/分时的脉象,特别是脉率在60~80次/分时,间歇之感甚明,难以接续,或三而止,或五而停,三五不匀,沉细难寻,短止并见,犹如轻刀刮竹,艰涩不畅。但此“一止复来”之间歇脉与促结代之止不同。此系古代医家困惑之处,且亦难以明辨之处。《脉学正义》云:“又谓其一止复来,则以其格格不爽,有时颇似停顿,故以或字悬拟之,所以表明其并非必止,亦以别异于歇止之结代二脉。要知涩之真象,在乎似止非止之间,此皆当以意逆之,悟其态度,而不可拘拘于字面上求之者。”古人已知结代之脉与涩脉不同,但为何不同?或多困惑。现在理解,易也。为何?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结代之脉属早搏脉,已成共识,系窦性节律;涩短之脉属房颤脉,未成共识,系异位节律。此乃二者区别之关键,亦古今学者所困惑不明之处,常常混淆不清。

那么二者如何区分呢?因慢性房颤之间歇脉,属异位节律,其强弱大小不一,快慢不匀,指下参伍不调,无序杂乱,涩短并见。而早搏之间歇脉,属窦性节律,其强弱大小一致,除间歇之外,其余脉律相同,无涩短之象。此正是区别之关键。朱文锋《中医诊断学》云:“涩脉与结代脉均有脉来缓慢,脉律不齐的特点;涩脉往来不利,其势艰难,三五不匀,似止非止,与结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或代脉止有定数者,显然不同……涩脉与结代脉实非类同。”那些将间歇脉统称为结代之脉者,误矣!

涩脉之长短互见者,亦散涩脉也,当为快速房颤脉。

⑵ 脉数,指脉搏跳动的至数和节律

每次诊脉皆应诊察脉搏的频率快慢和节律是否均匀,此即脉数也。

至数,古人以“一息几至”作为快慢(迟数疾缓)的标志,即一息(一呼一吸)脉动几次。正常人脉动是一息四~五至,“古人以息间计至数,今人以秒表算频率”,按现在的秒表计算频率的话脉率约为70~90次/分。

从至数而言,涩脉可快(一息五至以上)可慢(一息不足四至),而且节律绝对不匀。

涩脉可快者,乃散涩脉也,《千金翼》之“按之促数浮短”是也,此类脉象正阵发性快速性房颤脉脉率>100次/分时之脉象矣。

涩脉可慢者,乃涩短、涩结代脉是也。

慢性房颤,当脉率在60~80次/分时,指下呈现短小无力,似止非止,或一止复来,或三而止,或五而停,三五不调,既脉律不齐,又脉力不匀,短止艰涩,沉细难寻,此正涩短脉。因短小无力、难以接续,从而形成似止非止,或一止复来,或三而止,或五而停,三五不调。此即“短而止”之涩脉。

慢性房颤,当脉率下降至60次/分以下时,会变得慢而节律相对规则。此时脉律相对规整,脉力相对均匀,脉率迟缓。指下呈现迟(细)沉涩(短)之脉象。因室率迟缓,容易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早搏等心律失常,此时脉象,可谓迟细短涩而一止。此止脉,或是“迟缓一止,止无定数”之结,或是“脉来一止,良久方来”之代,或是结代脉同见。此等脉象可称“结涩”或“结代而涩”。脉形可细,脉位可沉,脉率必迟。

节律绝对不匀,主要体现在“短和止”脉上。正因为有“短和止”,才显得脉律不一,节律不匀。

⑶脉形,指脉搏跳动的宽度等形态

涩脉脉形可宽大,亦可窄小(细)。

涩脉之宽大者,乃散涩脉也。散脉是浮大散乱。快速房颤脉,因至数不清,快慢不一,脉律不整,脉力强弱不等。其强的脉搏,应指明显,可谓浮大而长;其弱的脉搏,应指不足,可谓短小无力不到位。脉形大小不一,脉位以浮大散乱为主。

涩脉之窄小者,乃涩短脉、涩结代脉也。窄小者,乃细脉也。细脉,指脉细如线,指感为脉道狭小。慢性房颤脉,因短小无力,难以接续,呈现脉体细弱、脉道狭小,似止非止,或一止复来,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或三而止,或五而停,往来艰涩不畅,犹如轻刀刮竹。《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濒湖脉学》:“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诊家正眼》:“涩脉蹇滞,轻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俱足。”《中医诊断学》:“涩脉,形细而行迟。

⑷脉势,指脉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

涩脉是脉力强弱不等,脉律不均,脉率快慢不一,从而反应出涩滞不畅。

参考文献

[1]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15-116,106,

[2] 金栋.房颤脉探讨[J].中医杂志,2010,51(2):185-186

[3] 金栋,何计清.涩脉新识[J].河北中医,1997,19(2):2-3

[4] 金栋.房颤脉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0):12-13

[5] 金栋.参伍不调话房颤[J].中医杂志,2000,41(1):59-60

[6] 金栋.间歇脉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1,36(6):231-234

[7] 金栋.早搏脉与房颤脉不同[J].医学信息·下旬刊,2009,1(12):142

[8] 李冬梅,金 栋,杜宝良. 房颤脉脉象规范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7):1-2

[9] 李经纬,林昭庚主编.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1-193

[10] 单书健,陈子华编著.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心悸怔忡卷[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68-269

[11] 吕光荣.中医心病证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14,9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