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武松在清河县醉酒后与人打斗,以为自己把人打死了,所以逃离家乡后来躲在柴进府中避祸,他在柴进家住了一年多。
柴进为人爽快大方,经常仗义疏财,在上梁山前先后帮助过林冲、宋江和武松。按理说,他跟武松的关系应该很好才对,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究竟是什么让柴进对武松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落魄英雄与皇族遗孤宋朝年间,政局动荡,豪杰四起,江湖上义士侠客们纷纷结盟,形成了众多“江湖帮派”,意图以各自的方式惩治贪官污吏。
然而,官府视这些江湖豪杰为不法之徒,严厉打击。在这乱世中,不少人背井离乡,走投无路,只能求助那些乐善好施的士绅。这其中,柴进的名字响彻江湖。
柴进,大周皇族后裔,幼年时便耳濡目染了祖辈荣耀。他家族虽无权无势,却因祖上功绩得以保有“丹书铁券”,这象征着他的先祖对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恩德。
所谓的“丹书铁券”其实就是皇帝给得一个“免死金牌”。历史上,钱学森的先祖钱镠就有一个,是当时唐昭宗赏赐给他的。
当年,钱镠的后代子孙差点被朱元璋抄家,当时,他们就拿出了"金书铁券",朱元璋看了之后,赦免了他。
所以,拥有这一铁券虽不至于让柴家重登权力巅峰,却足以让他在地方官员中保有一定的威望和豁免权。
也正因此,柴进被称为“柴大官人”,行事大胆,府中待客之道更是广为人知。
柴府宽敞大气,布局考究,院中遍植花木,时常有各地豪杰出没。柴进因自己独特的身份常在宾客面前举杯豪饮,与人称兄道弟。
他为人特别大气,而且很仗义,经常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一些人的忙。
与“行者武松”的初相识武松是清河县人士,少年时便失去双亲,由兄长武大郎一手抚养长大。
武松身高八尺,形容俊朗,体魄健硕,浑身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威武之气,且天生力大过人,一身好武艺,能轻松举起百斤重物。
而他的兄长武大郎则截然相反,身形短小,不足五尺,容貌丑陋,不仅被乡里人冷眼相待,还被戏称为“三寸丁谷树皮”,二人站在一起显得十分奇异。
他在老家时,喝醉了酒跟人起了争执,结果打架的时候用力过重,他以为自己打死人了,其实没有。
当时,他喝了酒脑子不是很清楚,所以慌乱之中连夜离开了家乡,打算去外面躲一躲。
后来在沧州投奔了当地颇有声望的柴进。
先前说过了,柴进为人很仗义,所以答应了要帮武松,他就一定会做到。武松就这么暂时隐居在柴进府上,而且一住就是一年多。
柴进并非对江湖豪杰皆一视同仁。对那些身怀绝技、名声显赫的侠客,他总是礼遇有加。
林冲和宋江都得到过他的帮助,这两人到访时,柴进都亲自出门相迎,奉上佳肴美酒。然而对于无名小卒,柴进从来不多费心思。
武松找到他时确实还是一个无名小卒,说实话,他能为其提供一个庇护之地已经很不错了,但要说往深了去交往,也不大可能。
两人的身份和地位差距在那儿放着,而武松彼时还不甚出名,跟林冲、宋江之流根本没法比。
武松的性格跟他也截然不同,他确实勇猛,但也鲁莽,做事时常不计后果。
武松的性格武松隐居期间,恰好另一位江湖豪杰宋江也因故逃亡,也是那么恰好投奔到了柴进府上,二人因此相遇。
有一次,宋江因为一时疏忽,不慎将炭火弄到了武松身上,结果惹得武松火冒三丈,差一点就要动手了。
幸好在关键时刻,柴进上前解围,说明宋江的身份。武松听闻顿时又惊又喜,随即收起怒气,恭敬地对宋江行礼致敬。
从这件事其实就可以看出来,武松是那种敢爱敢恨的人,他嫉恶如仇,但是容易冲动。这样的人往往容易吃亏。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恰好得知当初打斗中误伤的那人并未丧命,只是昏迷过去,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下。
于是在与宋江把酒相别后便辞别了柴进,准备回家,而宋江看出武松虽然性格上有些小缺陷,但却是个值得深交的人,于是跟他拜了把子。
这也为后来武松上梁山埋了一条隐线。
冲动下的悲剧返乡途中,他在景阳冈翻了酒瘾,于是豪饮了18碗烈酒,醉意袭人。
结果,他酒劲还没醒,就壮胆上冈,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那里可是有老虎出没的,结果好巧不巧,就让他遇见了猛虎袭人。
当时武松手无寸铁,但靠着一身惊人力气和胆魄,硬生生地就将猛虎给打死了,也为景阳冈一带的百姓除去了心腹大患。
也因为这一壮举让他声名大噪,阳谷县知县得知后,对他的勇猛和仁厚十分赞赏,还任命他为都头,让他得以留在阳谷县任职。
按理说,他算是因祸得福,还给自己某了一个职位,最重要的是,他那相依为命的哥哥恰好也在阳谷县,兄弟二人在这里应该能好好过日子了。
然而,他却得知,自己兄长的妻子潘金莲与阳谷富户西门庆暗中勾结。
更可恨的是二人在一次合谋中毒死了武大郎。
武松得知哥哥惨遭毒害,怒不可遏,发誓为兄长报仇,于是将西门庆杀害,随即自首。
因为事出有因,武松又有侠义和孝义之心,所以他只被判刺配孟州。
在发配途中结识了孙二娘和张青,又在孟州结识了金眼彪施恩。
因施恩的照顾他决心帮他夺回了“快活林”酒店,却不想让自己陷入了蒋门神与官府勾结下的阴谋中。
最终,武松忍无可忍,将敌人尽数歼灭,血溅鸳鸯楼,并在现场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的字迹。
从此以后,他便只能上了梁山。
命运交织的余生梁山起义如火如荼,武松与柴进再次在梁山大营相遇。
这一次,他们已不再是昔日的境遇:武松在多次战斗中以一身勇猛与果敢赢得了众人敬重,跻身梁山好汉之列。
而柴进也因响应义军号召,在起义中投身梁山。然而,昔日的旧怨未消,他们在梁山的相处虽礼节周到,却始终少了几分真情。
柴进被被高廉陷害,最终在梁山兄弟的解救下从大牢中逃脱,他原本以为的免死金牌根本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他虽然被逼上了梁山,但他的性格和脾性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他过往的经历也让他跟梁山上的大部分好汉没有特别的共同语言。
而武松,在他看来太鲁莽了,他原本不该是这个结局。
不可否认,武松是有情有义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也没有性格上的缺陷,也正是因为这个缺陷,让他没办法跟武松深交。
纵使,他们在上梁山之前就已经相识,但终究他们还是不能成为知心的朋友。两人的结局也不一样。
宋江当上梁上一把手之后,最终还是带着弟兄们走上了招安的道路,朝廷把他们当枪使,让他们去攻打辽国,后来又去平定方腊。
多年征战后,梁山兄弟惨烈牺牲,尤其是在征战方腊时,光是英雄好汉就损失了59人。
而武松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一条手臂,终于退隐江湖,独自前往六和寺出家为僧。朝堂争斗、江湖恩怨,都成了他心中淡去的往事。
而柴进幸运没有丢失性命,跟着大军回朝,最终被授予武节将军,当上了大官。
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被朝廷所容忍,最终因为害怕被小人陷害,他主动辞官回了老家,算得上是善终了。
而柴进辞官归乡,途经六和寺,特意停下脚步,叩门入寺,探望这位久未谋面的故人。武松独臂而立,神情淡定地迎他入内,彼此默然片刻,最终相视一笑。
柴进环顾寺中,见墙上挂着一幅画,那画上竟是鲁智深的身影。当年,他就是在这里圆寂。在拜访了武松,又祭拜了鲁智深之后,他便回归了老家,从此再未踏足官场。
自此,二人再未见面。柴进归隐故里,武松坐守六和寺,了却一生,往事终随风而去。
结语武松的江湖豪侠形象,曾令无数人心生敬仰,但他的鲁莽与好斗也让人不禁敬而远之。少年时,柴进对他施以援手,只看到他勇猛,却忽略了他性格中的热血和莽撞;
而等到柴进深刻认识到武松的粗犷与冲动后,便不再与他深交。
武松虽以义气闻名,却也因行事过激而招来怨忌,直到他隐退六和寺,方才不再为情义和恩怨所扰。
柴进对武松的态度,正是一个人从仰慕到疏远的过程,最终两人渐行渐远,成了一段江湖宿缘。
参考资料:《对比分析林冲、武松、宋江三人的刺配之路》——张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