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觉得与父母和解很难很难?
在咨询中,这样的困扰比比皆是。
“我很担心,一辈子都会被困在原地,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因为原生家庭的关系,我不敢谈恋爱,总觉得自己不配爱。”
“我无法与人亲近,因为从来没有体验过,我爸妈跟我关系很冷淡。”
“每次想起我爸,就觉得特无力,世上怎么会有那样的人。”
……
与父母的关系就像是无药可医的隐疾,想要摆脱,却又无能为力。
有人怒气冲冲:“谁再跟我提跟原生家庭和解,一辈子拉黑不见!”
有人自暴自弃:“算了,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他们也改不了,没办法。”
有人心灰意冷:“反正我也不打算结婚了,不想过成他们那样……”
不可否认,修复原生家庭的伤是一条不容易的路。
但很多人之所以会被困住,更多的还是因为对“与父母和解”这件事有误解。
其实只要解开了这些误解,是可以通过自我成长与父母达成一种和解的,而这样的和解背后,最重要的还是你放过了你自己,成全了你的幸福之旅。
原谅不了父母,就无法和解
“父亲的殴打、辱骂,是我至今都抹不去的噩梦,我不可能原谅他的。”
苏苏本来是做婚恋咨询的,但等问题层层抽丝剥茧后,她发现——
似乎所有问题的根源症结都指向原生家庭的创伤、阴影。
意识到这点后,苏苏立马表达,她是不会原谅父母的。
“我不可能跟他们一笔勾销过去的痛苦。”
“我甚至巴不得报复回去。”
“他们应该跟我道歉……”
这也是很多经历过原生家庭创伤的来访者,会说的话。
对他们而言,和解——
意味着,对过去自己的背叛,
意味着,她可以任由别人伤害,不用他们付出代价,
意味着,她要压抑、否认自己曾经历的痛苦……
于是,苏苏拒绝原谅。
如果原谅父母才能解决她的感情问题,她宁愿带着这个感情问题过一辈子。
特别是对遭遇原生家庭重大创伤的人而言,要求他们原谅父母,相当于二次重创他们。
这种可能会带来叠加性创伤的痛,会让他们极力反抗、逃避,宁愿待在“更舒适”的问题中。
可事实上,不原谅父母,也是可以跟父母达成和解的。
因为和解,并不等同于原谅、否认伤害的存在,或纵容伤害继续。
在心理学上,原谅指的是当我们在生活中无法获得想要的东西时,我们不再执着于得不到的痛苦与苦涩,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接纳生活。
具体来说:
我们承认、接纳伤害已经造成的事实,但我们不再对这些伤害充满敌意,或苦苦思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们认为活在当下、畅享未来更重要,于是我们不再强求父母的道歉,不再反复咀嚼从前的苦涩; 我们将目光、关注收回自己身上,关心自己、治愈自己,不再因沉浸在过去的伤痛中,而错失当下的美好;这个过程,不需要父母的认同。
只是需要我们自身要学会以更加关怀、理解、自我爱护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并接纳生活的不完美。
只有对父母妥协,才能和解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求助。
“我不想跟父母吵架,不想重复以前必须靠吼、靠叫、靠对父母发疯才能争取自己权益的时候!
但我已经百般妥协了,父母就是不依不饶、得寸进尺!
我感觉自己真的要崩溃了!”
这条求助下,有很多网友留言,说自己也想跟父母搞好关系,但也是每次见面没聊上几句就上火。
有的是因为妈妈总挑她毛病,不停提各种“建议”;
有的是因为妈妈不尊重她,侵犯她个人空间,还说“一家人,天天锁着门像什么样”;
有的是因为妈妈总否认自己,说她这也不行、那也不干,“天天过得跟个懒骨头样”……
为了赢得妈妈的认同,或者让妈妈安静下来、少说自己一会,
很多网友们也会下意识默默迎合妈妈的要求、自我妥协。
然而,无论她怎么做,都不能让妈妈满意,两人关系还越变越差。
“真的是要崩溃了!”
其实与父母和解、和平相处,不等于自我妥协。
这种暗含牺牲、压抑自我需求和感受的讨好,只会加深我们对父母的失望;
父母也很容易因为我们的“配合”,变得越来越难以讨好。
事实上,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尊重自己的感受,温柔而坚定地坦然说出自己的需要,跟父母建立清晰而健康的边界。
也即:
1)你需要学会对父母说“不”,
2)也需要接受父母对自己说“不”,
3)更需要理解、接纳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会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发展。
真正的和解,不是一方的委屈或妥协,而是双方都可以坦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当你意识到这点后,你会发现:
即便父母依然不尊重你、依然想侵犯你的界限、不给你足够的个人空间、甚至想操控、压制你,
可由于你不跟她唱“对手戏”了,你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也接纳父母本来的样子,也就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了。
不放下对父母的期待,就不算和解
还有些人认为,只有对父母放下所有期待,才能和解。
这句话背后暗藏某种自我攻击与压抑——
“都是我对父母期待过高,才会有这么多不满;”
“只要降低期待,就没什么可抱怨的,关系自然就好了。”
来访豆豆就深陷这样的困扰中。
小时候,爸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管他。遇到事也没人帮忙,因为父母总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想着依赖别人。
渐渐的,她对父母不抱有过多期待了;
她对朋友、爱人、工作、生活的期待也越来越少了;
豆豆说,
“感觉活着很没有意思,”
“没有什么乐趣,也没什么好期待的……”
现在她甚至不想出门,不想上班,不想跟任何人有任何联系。
而问题会逐渐泛化、扩散成现在这样的状态,正源于她不断压抑自我对父母的期待。
毕竟,让一个孩子不去期待父母、不去期待父母的接纳、肯定、支持与爱,是对她内在生命的强行切割。
真正的和解,不是放下对父母的期待,而是承认、接纳自己对父母的期待,
并学会让期待只是“期待”而已——
1)你的期待背后,没有隐藏的“控制”;
你不会把“期待”当成牵制父母的工具,要求父母一定要按你的“期待”来做事。
2)你的期待,没有扭曲成某种“偏执”;
你不会过分执着于完成“期待”。
这个期待是否实现,不是决定你是否要去做某些冒险的前提条件,更不是你用来评判“是否与父母和解”的要求、标准。
当你学会让期待只是期待而已,你会开始对未来充满动力。
你会对自己与父母,甚至是与爱人、孩子、朋友、世界的关系产生很多幸福的想象与发自内心的喜悦,也能以更加宽容、关怀、理解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
与父母不够亲密,就不算和解
另一个很常见的误解是,如果我们跟父母关系不够亲密,是因为没与他们和解。
这背后的潜台词是“好的亲子关系一定很亲密”。
曾有个来访者林林因为无法很自然地对父母表达爱意来咨询。
“不知怎么的,我没法在公共场合很自然地牵起我妈的手,更说不出我爱她。
甚至,她生病了,我也不会特别担心,而是很冷静。但是回想起来,我也没觉得她对我不好啊。
为什么会这样?我是不是太冷血了?”
和林林一样,当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修复到一定阶段,一定会面临这个问题。
然而和解并不意味着亲密,尤其是创伤性的亲子关系。
因为亲密是两个人的事,是否和解是自己的事。
好比林林,她之所以不能与她妈亲近,很大原因在于她的妈妈对亲近“过敏”。
每次她想要靠近,都会被下意识躲开。久而久之,他们之间就形成了这种互动模式。
所以,只要她接纳了这个事实,和解就达成了。
当然,如果你很在乎跟父母是否亲密,不如问一问自己“这对你而言为什么那么重要?如果不亲密,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林林而言,不亲密意味着妈妈不爱自己,而这对幼时的自己而言,意味着生存没有保障,所以她特别在乎这一点。
但是,现在她已经长大,即便跟妈妈不够亲密,依然可以好好活着,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不和解,也没有关系
读到这儿,也许你已经发现,与父母和解的终极目的并不是为了重新赢得他们的爱或修复与他们的关系,而是试着接纳你与父母关系本来的样子。
当你将注意力从不能改变的过去中抽回来时,才能看见你真实的处境,也更有可能创造出你想要的现在。
以焦点解决的理论,聚焦于我们想要的,比苦苦思索自己为何会变成现在这样更有意义。
所以,若你苦于无法与父母和解,试一试这样做:
1)觉察一下它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你可以尝试“具体化技术”,把内心担心、害怕、焦虑的问题,描述得更清晰、细致些。
比如:
因为我爸总是说我不行,所以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自信,不敢尝试。
因为我妈很固执,从来不听我的意见,所以我总是怀疑自己。
因为小时候爸妈不怎么管我,所以我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每次谈恋爱都有深深的不配得感……
当你把问题描述越具体、越详细,你内在的问题检验系统就会发出自我提醒;
“我的这个以为,真的是事实吗?”
“我的这个想法,真的对我有这么大影响与危害吗?”
当你觉察到这部分内在信息后,你的担心也就逐渐化解了。
2)确定自己想要的关系是怎样的?
多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它。
当你的视线一直注视着当下和未来,
当你所有的关注点一直都在“我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我想要什么样的关系”上时,
你就不会再被过去的创伤定义,不再延续过去的自己,
而是不断创造新的人生。
如果你还想要更多的支持与方法,可以参加德芬空间《3天内在小孩》体验营,用学习、知识积攒内在的力量,在新的一年,活出绽放的新自我!
*本文由非也和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丨小熊
编辑丨李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