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宗教文化与玄奘取经的故事

伯伦看旅游 2024-09-05 01:26:53

在漫长而传奇的丝绸之路上,宗教宛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鸠摩罗什东来,玄奘取经西去,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传奇故事。

穿行在丝绸之路上,追逐着佛教东传与玄奘取经的遥远影迹,感触着千年时光的岁月故事。

一、西域的原始宗教信仰

在新疆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原始宗教信仰是最古老的基石,因为这与他们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1.原始宗教信仰

公元4世纪以前,新疆流行的是原始宗教,其中主要是萨满教,其信仰体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山川、河流、树木、动物等都具有神秘的力量和灵性,他们认为雄伟的高山是神灵的居所,奔腾的河流是生命的源泉,古老的树木则被认为是守护灵魂的卫士。

2.太阳墓地

太阳墓地位于新疆若羌县孔雀河古河道北岸,距今3800年,这里就是著名的“楼兰美女”的发现地,之所以称之为“太阳墓地”,是由于从高处看墓葬结构颇似光芒四射的太阳镶嵌在大地之上,墓葬地面有七圈规整的环形胡杨树桩,似一个圆圆的太阳,人则被埋于“太阳”中心,以环圈为中心又有七圈粗大树桩呈放射状排列,似太阳光芒。这种墓葬形式在我国仅发现一处,极为珍贵。

考古研究认为这与古人的原始宗教崇拜相关,古人崇拜日月星辰,源于他们对大自然中光明与温暖的依赖,他们相信这些天体拥有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能够主宰世间万物的兴衰,希望通过这种墓葬方式让他们在死后也能够得到大自然的庇护。

3.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孔雀河下游的沙漠之中, 是夏商时期塔里木盆地独具特色的墓葬文化遗存,年代距今约3400-4000年。

小河墓地最初的发现人是罗布泊人奥尔德克,他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向导,1900年在楼兰地区考察时,误打误撞发现了小河墓地的线索。

小河墓地呈现许多奇特的埋葬现象,如棺前竖立男根女阴立木、具有祭祀功能的泥壳木棺墓、堆放七层牛头的木房式墓葬、成排布列的奇异的“木尸”等,为研究原始宗教、巫术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二、佛教东传与鸠摩罗什

大约公元前1世纪,佛教这一源自古老印度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传播来到了新疆地区,成为了这条道路上最为显著的宗教之一,无数的僧侣怀揣着对佛法的虔诚,踏上漫漫征途,带着珍贵的佛经和教义,穿越茫茫沙漠和险峻山脉,一步步向东伟,库车克孜克石窟、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窟、洛阳龙门石窟等都是这一段宗教文化发展与辉煌的历史见证,而这之中,有一个身影就是鸠摩罗什。

1.生于龟兹

佛经翻译第一人鸠摩罗什生于龟兹(今库车),祖上是天竺国的名门望族,父亲鸠摩罗炎身为天竺国宰相之子,却不爱官服爱袈裟,决然离家出走弘扬佛法,被龟兹国国王相中,把自己的妹妹耆婆公主嫁给了他,公元343年生下鸠摩罗什。善良早慧的鸠摩罗什7岁时自愿随母亲出家,周游西域各国,拜寻得道高僧广求佛法。

2.莎车拜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信奉佛教,地方番王家族成员出家为僧非常流行,慧皎的《高僧传》中记载,“时有莎车王子、参军王子兄弟二人,委国请从而为沙门。兄字须利耶跋陀,弟字须利耶苏摩。苏摩才技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其兄及诸学者,皆共师焉。什亦宗而奉之,亲好弥至。”鸠摩罗什来到莎车拜须利耶苏摩为师学习大乘经典,后改宗大乘佛教。

3.被困凉州

公元384年,前秦王苻坚用兵西域,骁骑将军吕光得胜后,将在西域已享佛界高僧盛名的鸠摩罗什强带至凉州,此时苻坚因淝水之战大败被杀,吕光自立建后凉国定都姑臧(今武威),因此鸠摩罗什被困凉州17年,吕光大兴土木修建了姑藏大寺,让他住在这里讲经弘法,在此期间鸠摩罗什不仅学习了汉语,还搜集了大量的梵文经卷,为他后来的译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长安译经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姚兴攻伐后凉,亲迎鸠摩罗什入长安,以国师礼待,并在长安组织了规模宏大的译场,请他主持译经事业;之后十余年间,鸠摩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系统深入地用汉语传播佛经,开辟了译经史上的新纪元,译经七十多部、三百余卷,对佛教东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丝绸之路上玄奘取经

玄奘是唐代洛州人(今河南偃师),十三岁正式入僧籍,取法名玄奘,为了去佛教的原生地印度取得真经,他不畏艰险,跋涉数万公里,历时17年,进行了一次伟大的文化之旅。

1.瓜州收徒

玄奘取经西去时路过瓜州城由于未获官方允许受到玉门关的阻碍,只好挂单于塔尔寺(唐开元寺)讲经说法一月有余;并在这里遇到了向导石盘陀,又几次试图谋害玄奘,并最终丢下了玄奘,而石盘陀就是孙悟空的原型,榆林窟壁画里记载着这段真实的故事。

2.高昌讲经

玄奘西行路过高昌国(今吐鲁番)时,国王麴文泰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率全城欢迎并热情招待,在麴文泰的邀请下,玄奘法师在高昌倾尽所学,宣讲佛法,连续讲经三个月,深得民众的爱戴;离开时高昌王又派遣使者护送,并且给沿途各国写了书信,这成为玄奘能够西游取经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3.龟兹辩经

公元630年玄奘取经到了屈支国(龟兹,今库车),受到了盛情接待,恰逢举办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大斋会),屈支国王是把玄奘安排在了仅次于本国高僧木叉毱多的次要位置,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和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经,并赢得了辩经的胜利,此后玄奘在屈支国停留了两个多月时间,在当时的西域佛教文化中心苏巴什佛寺讲经颂道,在冰雪消融后继续西行。

4.莎车讲经

公元643年玄奘取经东归时,沿丝绸之路南道路过乌铩国(今莎车)为当地居民讲经3天,当时莎车国只有不到三万人口,但每天有一万人前来聆听讲经,不仅展示了玄奘的宗教影响力,也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当地的深厚基础和广泛传播。玄奘讲经台即今天的奴如孜墩遗址,一个12米高的土堆仍然铭记着这一段历史。

5.西安译经

玄奘历经17年从西域取经归来,带回梵文原典657部,回到长安受到了众人的敬仰,为保存这些带回来的经卷,唐高宗皇帝安排他在大慈恩寺内开展译经工作,历时十九年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不仅丰富了中国佛教的经典文献,也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伊斯兰教兴起与佛教被灭

西域佛教在公元4世纪至10世纪在新疆进入鼎盛时期,这时众多宏伟壮观的寺庙林立,香火旺盛,信徒众多,僧侣们潜心修行,钻研佛法,佛教的教义深入人心,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世纪末10世纪初,西迁的回鹘人(古维吾尔族)和中亚地区的葛逻禄人等在新疆建立了喀喇汗王朝,第三任大汗萨图克·博格拉汗受萨曼王朝穆斯林的影响信仰了伊斯兰教,成为一位虔诚的穆斯林,并且在其影响下一些王室成员也改宗伊斯兰教,此后他们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在国内开启宗教战争 ,强制推行伊斯兰教,最终导致了西域佛教的衰落乃至被灭。

结束语

此外,祆教、摩尼教、藏传佛教、道教、天主教、东正教等相续在丝绸之路上出现,也在这片土地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丰富了丝绸之路的宗教文化。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交流,不仅仅是信仰的传播,更是文化、艺术和思想的交融与碰撞,编织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宗教文化画卷,让丝绸之路成为了一条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大道。

1 阅读:4
评论列表
  • 2024-09-06 08:38

    也就说,维族不是一开始就信伊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