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珠海航展,苏-35的中国首秀堪称高光时刻,那时,它被认为是苏-27系列的顶级作品,是俄罗斯空军向苏-57时代过渡的重要机型,也是四代半战机中的杰出代表。
这样的赞誉让苏-35赚足了眼球,甚至盖过了同场竞技的FC-31,2015年中国斥资近24亿美元购入24架苏-35,更将这股“苏-35热”推向了顶峰。
图片来源网络
但十年后的今天,当苏-35再次降落珠海却已物是人非,人们的焦点转向了苏-57的中国首秀,苏-35沦为陪衬,甚至被一些媒体贴上了“买亏了”的标签,这十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机遇与压力之下的选择时间回拨到2014年,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克里米亚局势紧张起来,西方国家对中俄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在南海、东海方向面临着巨大的战略压力,急需一款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具备远程巡逻能力的先进战机。
那时候,中国空军的装备正处在更新换代的阶段,歼-20虽然已经首飞,但尚未进入量产阶段,歼-16也还在研发之中。
图片来源网络
空军的主力仍然是歼-10、歼-11系列以及苏-30MKK等机型,这些机型虽然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雷达、航电系统等方面已显落后,难以满足新的战略需求。
尤其是雷达系统,歼-11系列和苏-30MKK普遍装备的是老旧的N001系列雷达,采用倒置卡塞格伦天线,性能有限。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歼-11B装备了国产平板缝隙天线雷达,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歼-10B虽然装备了无源相控阵雷达,但作为轻型战机,其作战半径有限,难以承担远海巡逻的重任。
在这种情况下,苏-35的出现恰逢其时,作为一款四代半重型战斗机,苏-35在航程、载弹量、机动性以及雷达航电系统等方面都具备显著优势。
图片来源网络
其装备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虽然与有源相控阵雷达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当时中国空军的主力雷达中,仍然属于较为先进的水平,能够有效提升中国空军的态势感知能力和超视距作战能力。
此外苏-35的117S矢量发动机赋予其强大的机动性能,在近距离格斗中也具备相当的优势,同时中俄两国在共同的外部压力下,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深化。
图片来源网络
采购苏-35不仅能迅速提升中国空军的战斗力,还加深了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促进了两国军事技术的合作。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选择采购苏-35,既是基于自身战略需求的理性选择,也是基于地缘政治考量的战略决策。
图片来源网络
短期贡献与长远意义2016年,首批苏-35交付中国空军,并迅速部署到南部战区空军,成为“南海一柱”,频繁出现在公开报道中。
在歼-20、歼-16等国产先进战机尚未大规模服役之前,苏-35有效填补了中国空军在性能上的空白,成为维护南海空域安全的重要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
苏-35的到来,对中国空军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提升,先进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能让中国空军在更远的距离上发现和追踪目标,提升了战场的感知能力。
这在当时中国预警机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苏-35的远程打击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增强了中国空军的威慑力和作战效能。
图片来源网络
在南海方向的巡逻和演习中,苏-35展现了其强大的作战能力,有效震慑了周边国家的潜在挑衅行为。
引进苏-35不仅提升了中国空军的短期战斗力,也为中国的航空工业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对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俄罗斯在出口苏-35时,对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限制,例如限制了其远程空空导弹的出口,但这并不妨碍中国航空工业从中学习和借鉴先进技术。
苏-35的117S矢量发动机展现了俄罗斯当时的顶级航空发动机技术,它的推力矢量技术、高推重比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为中国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苏-35的航电系统、雷达系统以及武器系统等,也为中国航空工业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促进了国产战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苏-35的使用让中国空军在实战化训练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参与各种演习和巡逻任务,中国空军飞行员能够更好地掌握苏-35的性能和操作,提升了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图片来源网络
苏-35多次参加了远海实战训练,这不仅提升了中国空军的远海作战能力,还为后来歼-16等国产先进战机的使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可以说,苏-35的引进为中国空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
国产战机崛起,苏-35退居二线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得越来越快了,歼-20隐身战机开始批量服役,歼-16多用途战斗机也逐渐成熟并开始大规模装备部队,这些国产先进战机在很多性能上已经超过了苏-35。
歼-20的隐身性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使其在空对空作战中具备压倒性优势,歼-16则凭借其强大的多用途作战能力和先进的航电系统,成为中国空军新的主力机型。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国产战机的不断进步,苏-35的性能优势变得没那么明显了,尤其是在超视距空战方面,由于俄罗斯限制了R-37M远程空空导弹的出口,苏-35只能使用R-77中距空空导弹,其作战效能受到了很大限制。
相比之下歼-16可以装备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其作战半径和打击能力都远超苏-35。
图片来源网络
在近距离格斗方面,虽然苏-35凭借其矢量发动机拥有强大的机动性能,但随着中国空军战术理念的更新和新型空空导弹的列装,苏-35的机动性优势也不再像以往那样突出。
此外苏-35的服役成本也相对较高,其117S矢量发动机虽然性能先进,但维护保养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备件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无疑增加了中国空军的维护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
相比之下国产战机的维护成本相对较低,也更易于保障,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苏-35的定位逐渐从主力机型转变为过渡性机型。
它不再承担核心作战任务,而是更多地用于日常巡逻、训练以及一些辅助性任务,在“南霸天”等部队,苏-35与歼-16共同服役,共同担负着维护南海空域安全的重任。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苏-35的光环已经褪去,但它依然在发挥着余热,在俄乌冲突中,苏-35的表现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例如其光电告警系统和电子战系统在实战中的效能受到质疑,多次出现被乌军防空导弹击落的案例,这些问题也进一步削弱了苏-35的声誉。
图片来源网络
尽管苏-35已经退居二线,但我们不能否认在2014年至2018年这段关键时期,苏-35的到来,及时填补了中国空军在先进战机方面的空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在南海,苏-35的到来让周围国家的挑衅行为收敛了不少,帮着维护了这一片海域的和平与稳定,其先进的雷达和航电系统,也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态势感知能力和作战效能。
图片来源网络
在国产先进战机尚未大规模服役之前,苏-35是中国空军不可或缺的“顶梁柱”,引进苏-35还为中国航空工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参考。
通过对苏-35的学习和研究,中国航空工业在矢量发动机技术、雷达技术、航电系统以及武器系统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为后续国产先进战机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待苏-35的不足,其高昂的服役成本、受限的武器系统以及在实战中暴露的一些问题,都限制了其在中国空军中的发展空间。
苏-35的引进,是中国空军在特定历史时期做出的战略选择,它在保障国家安全、增强空军实力和推动航空工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苏-35已经不再是焦点,但其在中国空军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贡献不容忽视,它看着中国空军从弱变强,也给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空军将继续砥砺前行,打造更加强大的空中力量,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信源:
新华网 2015年08月15日 《俄媒:俄或在本月底与中国签出口24架苏35合同》的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网 2015-07-21 《俄称中国购24架苏35战机 伴有巨额仿造惩罚金》的报道
环球网2018-02-1 《中国曝光的苏35有多强?俄专家:除隐形外各方面都超F35》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