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近期,小米的年度新品发布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从小米14等系列产品的出炉,我们看到了小米软硬件深度融合的创新井喷,小米正在成长为一家「先进有实力」的全球化中国科技企业。
2021年,雷军正式宣布小米高端手机正式开始对标苹果,如今小米14正在迈出历史性的一步,雷军宣布小米集团战略正式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新品越级对标iPhone15。引发了业内的各种测评与比拼。目前来看,小米14系列在众多方面已做到媲美iPhone15系列,部分也超越了iPhone15 Pro。
从对标苹果,到「跨越」苹果,小米是怎么做到的?
越级对标,小米14系列与iPhone15 Pro打的有来有回
遥想上次安卓CPU多核打赢苹果还是在7年前835刚出的时候。而在今天,多家测评结果都显示8Gen3的性能和A17 Pro基本上是一个级别,某些测试环节中8Gen3超越了A17 Pro。在专业机构极客湾的测试中,8Gen3单核性能跟A17 Pro或还略有点区别,但是多核性能表现实现了对苹果的首次赶超。CPU整体已经完全超越了苹果的A17 Pro。
落地到小米14和iPhone 15Pro两款机型上,在游戏上甚至大幅领先iPhone 15Pro。比如在玩《原神》这样的高负载游戏上,小米14帧率比苹果更高,小米14接近满帧运行,能耗还下降了10.6%。
这一方面是8Gen3的能效比进步惊人,另一方面小米自研环形冷泵散热效果比传统VC均热板更强,但iPhone 15Pro的散热覆盖面积比起前代机型不增反降,导致一度发热严重,小米14这波不仅是越级对标,而且跨越对手。
再看屏幕。小米这次全等深微曲屏,创新了屏幕形态,小米龙晶玻璃又在屏幕材质上突破,在石英砂中加入特殊粉料配方,进一步提升了硬度。
在耐摔性上,日前有博主测试2.4米跌落测试,小米龙晶玻璃完好无损,完全就是向苹果超瓷晶宣战。
iPhone 15 Pro采用了一块6.1英寸分辨率为2556*1179的OLED屏幕,它的PPi同样为460,精细度和小米14完全一致。
很多人都觉得iPhone手机屏幕更趁手,但这次小米14 Pro上所搭载的是小米与国产华星光电联合研发的C8全新低功耗屏幕材质,拥有行业最高发光效率,2k显示更细腻,全等深曲屏兼顾直屏和曲屏的优点,并做到了业界1mm的极窄边框,可以更好地利用屏幕空间,达到更高的屏占比,目前来看,还没有对手。
再看影像上。小米14系列搭载了定制的光影猎人900传感器,全系应用了新一代Summilux高速大光圈镜头,由小米与徕卡联合研发,综合计算光圈和像素尺寸后,小米14比iPhone15 Pro进光量大20%,小米14 Pro比iPhone15 Pro进光量大52%,即便是在复杂的场景下,也能精准地捕捉光。小米也继续与徕卡合作进一步提高了镜头的光学素质和JN1长焦微距表现。
通过ProRes RAW+Apple-log+苹果自研编解码系统等,iPhone 15Pro的影像配置思路则更贴近专业影视工作,客观来看,小米14录像稍逊色iPhone15 Pro,iPhone影像调整空间更大一些,但在日常拍摄长焦变焦广角等方面,都要优于iPhone 15 Pro,尤其是在变焦能力上。小米三倍,五倍拍出的照片非常清晰,高光压制很好,相较于前代的两档可变光圈,“无级可变光圈”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暗光拍摄性能,暗部细节能还原到极致。
即便从续航来看,小米自研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与小米澎湃P2智能快充芯片组成的澎湃双芯电力系统,搭配高能量密度电池,带来小米旗舰史上最长续航。在这方面,iPhone15 Pro同样不是对手。
客观来看,对标iPhone15 Pro,小米14在性能、影像、日常体验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升级,超越了iPhone15 Pro。在售价与性价比方面,iPhone15 Pro就更不是对手了。
小米澎湃OS:实现迈向「人车家全生态」关键跨越
而这次小米14系列是首款搭载小米澎湃OS操作系统的移动设备。它并非像一些网友说的那样基于安卓魔改,实际是工程师对系统的底层进行了大规模重构,让其拥有足够强的异构兼容性和足够精简的系统固件。通过底层重构,以及自研跨端互联框架HyperConnect,让所有设备可以统一连接协议,实时通信,HyperMind是小米全设备思考中枢,它将小米生态200余个品类的8.2亿设备都变成感知世界的触角,像一张巨大的网一样连接一起。
澎湃OS还融入了小米自研的AI大模型系统,带来了小爱输入助手、WPS随手拍、AI妙画、AI搜图、端云结合等多种功能。
事实上,小米澎湃OS的探索,从2010年小米创办之初的 MIUI开始,已经历经了十三年。
早在2017年,小米自研的Vela OS就已发布,逐步统一IoT设备生态。2019年,小米开始并行研发纯自研通用系统Mina OS。2021年,小米开启了车机OS的研发。2022年初,小米统一MIUI、Vela、Mina、车机OS四个系统的软件架构,自此小米的操作系统底层合并完成。经过超过5000人研发团队的持续打磨,小米澎湃OS应运而生。
在跨端智联和主动智能等能力的加持下,小米14系列彻底打破了硬件设备的隔阂,而iPhone 15使用iOS操作系统,拥有成熟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应用资源以及体验上的稳定性,两者在操作系统和生态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但小米是站在万物互联这个更高维度的连接升级。这也是为小米汽车准备的,是实现小米迈向“人车家全生态”的关键跨越。
雷军透露,小米汽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很快将完成全面落地的最后拼图。
因此,智能而流畅的跨终端跨场景体验大概率会成为小米汽车的竞争力之一,当然,手机汽车打通的跨终端体验,也将反过来加持手机的竞争力。
小米跨越苹果的背后
回到小米14系列手机上,客观来看,这是小米创新集大成的一款手机,从小米澎湃OS、小米澎湃双芯电力系统、环形冷泵散热系统、小米自研龙晶玻璃、全等深微曲屏、C8低功耗屏幕材质,以及移动影像领域Summilux镜头再到无级可变光圈、全新专业高动态影像传感器以及把存储中的预留空间用算法拿出来这种微创新等等。
当然,这背后是小米长期持续投入、深耕底层技术的结果。小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两个十年:如果说小米前十年是验证、发展自身商业模式,迅速形成规模的十年。那么小米新十年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逐步形成引领,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技术领导者的十年。
从研发投入来看,小米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完全被低估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发布 《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 30782.9亿。但在2022年,小米研发投入达到了162亿元。
也就是说, 小米一家公司的比例已经占据了全国整体研发经费投入的0.53%。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庞大研发投入的背后,小米研发人员数达到16834人,占比近52%。而小米的研发投入也体现在产品本身的进化与竞争力上。从小米14可以看到,小米在软件系统、电池管理、显示技术、材料科学、移动影像、自研芯片等一系列关键自研技术,在持续突破。
从小米过去定下的战略来看(2022-2026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未来的研发投入还要增长,这明显是为下一个十年的技术竞争与储备做积累。
决胜下一个十年
从产品力角度来讲,小米14系列和iPhone15Pro已打得有来有回,并在诸多方面实现了跨越。这是单个产品之间的对标。视野再放大一点,小米HyperOS刚刚起步,在系统生态、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对标苹果,还需要努力,但放到下一个十年来看,无疑也有着更大的潜力。
从屏幕工业的跨越,到性能、体验的跨越再到底层操作系统的软硬件深度融合,小米14系列已实现对苹果越级跨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米的技术实力沉淀逐渐从量变走向质变。
手机市场的竞争,讲效率提升,讲创新、讲产品的突围,但一家公司,要与苹果这样的品牌竞争,离不开核心技术实力与人才的汇聚。
而小米现在自研的技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这背后,小米也在带动整个供应链的创新与升级,做强本土供应链的压舱石。以高端国产屏为例,早在2021年小米就与华星光电组建联合实验室,并肩攻关核心技术难题。2023年,在双方的深度合作之下,C7、C8连续两代发光材料拥有行业顶尖的产品表现,分别搭载在小米13 Ultra、小米14系列等高端旗舰上。
目前,小米的智能制造体系正在向整个制造行业不断输出,包括蓝思科技、龙旗科技等一些供应链合作企业已经启用了由小米输出的整套产线设备和智能工厂系统。
把观察时间拉长来看,今天的小米顺应了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个大周期:家电、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中国企业都已走到世界的前列,而小米也都有布局,在前两个赛道已经领先。
从今天来看,成长中的小米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布局底层操作系统,通过「人车家全生态」的布局,开始全面跨越,成为一家「先进有实力」的全球化中国科技企业。
从小米的技术储备与打法来看,它越来越注重实打实技术研发投入,并将技术用到产品的创新转化与产业链的强化,万物互联时代的竞争是生态的竞争,生态竞争的底层是技术与产业链的比拼。小米的人车家的生态布局与产业链布局,面向的是下一个十年的长期竞争力,它有望顺应中国科技优势赛道,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技术领导者。
回到当前手机赛道来看,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都将对手放在苹果身上,面对苹果,国产两强保持上行,而后者下行的态势很明显,按照目前的节奏走下去,放到当下以及未来2~3年来看,优势正在逐步回到国产阵营,我们保持看好与期待。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