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78年为当兵写下血书,可惜当年不招女兵没走成,谁知27岁圆梦了

伊河史话 2024-07-26 06:13:15

【曲丽霞口述,伊河生活整理编发】

1978年的时候,我的初中同学曲建敏为了当女兵,她竟然咬破手指写血书,但因当年部队不招女兵而没走成,谁

知她27岁时竟然竟梦想实现。

生活中确有这样的人,为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痴心不改,所幸终有所得。

我和曲建敏是县委大院里同时上小学的同学,到了初中时,我们俩分到了一个班,由于我们俩家都住在县委家属院,一起上学,又一起放学回家,从小学三年级起,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就连放假的时候,我们也互相到对方的家里玩,父母不在家时,偶尔也会到对方家里蹭顿饭吃。

曲建敏的爷爷年轻的时候,参加过过淮海战役,父亲年轻时也当过5年的兵,一家人坐下来聊天时,经常会说起在部队的经历,火热的军营、战友的情谊,保家卫国的情怀,一个个带着温暖的小故事,在曲建敏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爱军尚武的种子。

从小,曲建敏就喜欢用部队的东西,父亲当兵时留下的军用挂包,成了她装课本的书包,每天上学背在身上,在那样一个喜欢绿军装的时代,曲建敏和她的军用挂包书包,成了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转眼间,我和曲建敏初中毕业了,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没有上高中,都在家里帮着父母干点家务活,没事的时候,我们俩也相约一起去玩,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电影院,我们在一起,几乎一场不少地看过那个年代军事题材的电影,看完电影走一路,就说一路电影里的情节……那个时候,曲建敏就说过,长大以后,自己也要当兵。

1978年2月,武装部开始了征兵,县城街道里,一辆张贴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有志青年参军入伍”红色标语的宣传车,从城东走到城西,又从城南到城北,县广播站也广播着鼓励有志青年到部队建功立业的新闻。

而早在1977年,曲建敏的父亲就已是县委办的主任,我们县城不大,曲建敏认识不少在县各机关上班的人,她从武装部一位叔叔那里得知,这一年部队来县里招女兵,一听到这个消息曲建敏立马坐不住了。

一个心怀梦想的人,当机会来到身边时,很难冷静面对。

曲建敏给父母说了想当兵的事,没想到母亲却坚决不同意,她母亲舍不得女儿当兵,但曲建敏一心想当兵,她把关在屋里,和母亲闹起了不吃饭的把戏,无论谁劝,都没效果。后来,她的母亲怕饿着女儿,只得勉强同意,条件是当兵不能走得太远(这只是她母亲的一厢情愿,当兵的人到哪里去,老百姓谁也决定不了)。

看到母亲同意了,曲建敏一蹦三跳地跑到武装部去报名,但她到部里一问却傻眼了,部队招女兵不错,但征兵标准规定得很明白:年龄18岁周岁以上,女兵身高也必须达到1.58米以上……但是,这一年的曲建敏身高只有1.56米,年龄距离18岁还差7个月。

曲建敏的父亲十分理解和支持女儿当兵,但他也知道当兵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硬杠杠,不能违背,于是,他没有出面帮女儿,反而劝说女儿回家再等一年,这一年里要好好锻炼身体,身体自然就会再长高一些,到了下一年,一定能当成女兵。

曲建敏知道父亲说的没错,作为县委机关的领导,送女儿当兵确实不算难事,她小的时候,亲眼看到县委大院里一位副主任,把自己的女儿送到了部队,父亲如今是主任,送女儿当兵不难,她知道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违背原则和规定的事情不能办。

这一年,曲建敏没有当成女兵,但令曲建敏母亲没想到的是,女儿却渐渐变了,只要有时间,女儿就抱着篮球,到县委后面的篮球场,和一帮小伙子打篮球,有时,女儿也会和我们几个同学一起跑步锻炼身体,这些都是好事,母亲乐见其成。

后来的一天,我和曲建敏一起到城关镇的供销社去买布,准备回家做衣服,看到旁边有一个量布的软尺子,于

是,我们趁机量一下身高,让我意外的时,曲建敏竟然长高了5厘米,她的身高已经到了1.63米,曲建高兴得直接跳了起来(我也长高了3厘米,比她少了2厘米)。

谁也没想到,到1979年2月征兵时,曲建敏竟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原来,这一年到县里征兵的部队,分别来自广州军区和兰州军区的部队,但是,这两个地方的部队却没有征招女兵的指标,一个都没有,抱着很大希望来报名的曲建敏格外失望。

她回到家后突然想到,武装部的那些叔叔说没有招女兵的指标,会不会是母亲不想让自己当兵,而故意让武装部的人编瞎话来骗自己,她后来悄悄托一位同学的父亲去打听,人家回话说,确实没有女兵指标。

但是,曲建敏还是不相信,她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后来,干脆咬破自己的手指,一笔一划在手帕上写着“我要当兵”4个字,不曾想这一幕被她那刚进屋的母亲看到了,母亲当时就被吓晕倒了……

母亲流着泪给正在上班的曲建敏的父亲打了电话,曲建敏的父亲匆匆回到家,安慰了一下妻子,就来到女儿房间,他们在屋里说的啥没人知道,结果就是父亲带着女儿,匆匆出门了。

后来,曲建敏和父亲到了武装部,见了部长,部长就把今年征兵部队征招兵员的计划表拿了出来,曲建敏自己在表中看到,全县征集465名男兵,分别到广州军区和兰州军区的4个部队,但计划表上在女兵征招那一栏上是空白,没有填一个数字,部长解释,空白就是不招。

父亲给曲建解释,部队不招女兵,咱不能硬塞给部队一个女兵吧,这不符合纪律和规定,无论是父亲还是武装部,都不会这么做……曲建敏明白,自己费了好大的劲,却没能当成女兵。

但是,曲建敏的父母却从这件事上,感到女儿痴迷入伍可能会出现问题,按说想当兵是好事,但这样不计后果地闹着当兵,就有问题了。

于是,曲建敏的父母背着曲建敏,悄悄和曲建敏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商量,这孩子不能这么惯着了,否则将来会出事情的,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父爱是儿女生命里的一根拐杖,它为孩子找好生活的重心,支撑起一个新希望的原野。

于是,曲建敏的父亲专门抽出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家里和女儿谈心,父亲俩本来关系就近,曲建敏平时最听父亲的话,父亲也疼女儿,知道说服女儿是目前最重要的事。这次父亲谈话的核心,就是让女儿在热爱军队的同时,也要关心和支持祖国其他行业、尤其是县里的建设。

父亲话题一转说到,现在全县都在加快经济建设,修路、盖楼房、修建水库……全县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我们也看到了城边正在搞建设,到处都是工地,尤其在城南一个修建水库时,有5名劳动者光荣牺牲,激发了更多的人投身到这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中……

没想到父亲话锋一转,却说,目前这些建设工程都需要水泥,而县水泥厂正在扩招工人,父亲说,希望女儿到县

水泥厂上班,和那里的工人一起,多出水泥,快出水泥,支援这些工程建设需要,如果能在水泥厂被评为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那也是和军人一样的光荣。

曲建敏被父亲的教育打动了,她没想到,在自己的身边,一样也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于是,她跟着父亲到了县水泥厂,厂长亲自把她安排到厂广播站,说,你们年轻人有文化,发挥年轻人有文化的特点,多多宣传生产一线的模范和榜样……

当了工人的曲建敏,工作起来确实十分认真,她那优美的音色、激动人心的播音,给为个生产灰色水泥的厂子带来了蓬勃朝气,她经常受到厂领导和工友的表扬,有人还把表扬信写到领导办公室,曲建敏的工作如鱼得水。

然而,夜深人静的时候,当兵的梦想还时不时浮现在曲建敏的脑海里,成了一名工人,再去当兵就不现实了,但绿军装的影子时不时出现在她的梦里。

参加工作后的曲建敏,长相越发甜美,言谈举止落落大方,尤其是嗓音令人难忘,厂里、家里介绍对象络绎不绝,但是,见过一次面后,曲建敏不是这不满意,就是那不满意,两年后,给她介绍对象的人越来越少了,父母越来越着急,但曲建敏却不着急。

知女莫如父,自从女儿咬破手指写血书事件以后,父亲对女儿更为关注,他知道女儿的军人梦想。后来,父亲暗中托同事、部下、亲戚介绍对象,但是这个对象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军人。

当不了军人,嫁给军人当妻子,也不失热爱军队的一种好方法。

1985年,县民政局一位领导给曲建敏的父亲,介绍了一位从战场轮战归来的军人,这名军人是一位副连长,在战场上荣立二等功家,在县里最偏远的一个乡下,家中条件比较差,本人正在家里休假。

后来,在这位领导的介绍下,曲建敏和这位军人见了一面,没想到的是,短短的半个小时见面时间,曲建敏就被这名副连长身上那种刚毅、正直和沉稳的气质打动了,这种熟悉的气质,爷爷和父亲身上也有,而副连长对长相秀美的曲建敏更是一见钟情。

他们恋爱了,1987年,经过两年两地书联系的这对年轻人结婚了,27岁的曲建敏从此和军中爱人相知相随,她成

了万千军嫂中的一员,1990年9月,她随军到了部队,每天听着军号起床、做饭、带孩子,少年时的梦想照亮了她的人生。

也许,梦想照亮现实的过程漫长且不容易,但心中有梦就要大胆去追,说不定能够实现呢!

【声明:素材来源于口述者,作品不代表编者和平台观点,无恶意和不良引导,勿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联删】

1 阅读: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