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避难李庄:重病、丧弟,穷到“清炖”衣服,曾频繁想到了死

史理爱学思 2024-07-31 02:51:14

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5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我知道这可能会稍有打扰,但它确实能帮我增加一些收入,让我能够继续坚持写作。您的理解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感谢每位读者!

1940年的冬天,四川李庄的小村庄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林徽因。她带着病体,拖家带口,辗转半个月才抵达了这个远离战火的小镇。

寒风呼啸的夜晚,林徽因缩在破旧的帆布行军床上,时常被高烧折磨得彻夜难眠。

没有医生,没有药物,这避难所并没有给他们一家带来平静,相反,孤独与病痛在这里如影随形,几乎将她击垮。

弟弟林恒战死的消息传来时,林徽因心中最后一根坚韧的弦被彻底压垮了。她愣愣地望着天花板,泪水无声地滑落。

战乱中的迁徙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先后沦陷,文人学者们被迫四散逃亡。

1938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带着一家人从北平辗转来到昆明,跟随营造学社的队伍,开始了他们漫长的避难生活。

1940年,战火烧到了昆明,他们不得不迁往更加偏僻的乡下避难。

经过一番寻找,他们最终决定去往李庄镇,那是一个远离城市和硝烟的小镇,只是对于从都市迁来的学者们来说,李庄却是个陌生而艰苦的地方。

林徽因一行人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李庄的一处农家小院,这里将成为他们新的家。

低矮的土墙,简陋的房屋,林徽因环顾四周,心中一阵酸楚,这和她想象中的安定生活相去甚远。

进入屋内,床是简陋的木板床,上面铺着稻草,散发着淡淡的霉味。墙角的柜子上,摆放着一些简单的日用品。

梁思成安慰道:“徽因,暂时将就一下吧,我们会度过难关的。”

林徽因点了点头,比起生命,物质上的短缺还是能克服的。

窘迫的生活

李庄的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没有自来水,他们每天需要到村外的水塘挑水回来;晚上点的油灯只能发出微弱的光亮,整个屋子笼罩在昏暗中。

林徽因本就有肺病,长途跋涉和潮湿寒冷的环境导致她的病情迅速恶化,不得不卧床休养。

“思成,你快来看,徽因又发烧了!”

梁思成赶紧走过来,摸了摸林徽因的额头,感受到那炙热的温度。他急忙用凉水浸湿毛巾,轻轻敷在林徽因的额头上。

林徽因微微睁开眼睛,虚弱地说:“我没事,不用担心。”

那时,李庄镇上的大家都很穷,时常连饭都吃不上,治病更是奢望。

为了给林徽因买药,他们不得不变卖家中的一些值钱物品。可有些药物有钱也难以买到,她便只能苦熬着,一日复一日。

战争带来的创伤

然而,除了病痛的折磨,战争的阴影也笼罩在林徽因的心头。

就在林徽因努力与病魔斗争的时候,另一个噩耗传来了。

1941的一天,梁思成阴沉着脸从外面回来。

林徽因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紧张地问:“发生什么事了?”

梁思成深吸了一口气,说:“恒弟在成都的空战中牺牲了。”

林徽因闻言,整个人愣住了,泪水瞬间涌了出来。她哽咽着说:“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林恒的死让她几乎崩溃。她躺在床上痛哭,身体因剧烈的情绪波动而颤抖不已。

那一晚,林徽因彻夜未眠。她在日记中写下了对弟弟的怀念和对战争的痛恨。她感到自己像是一只被困在泥潭中的鸟儿,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枷锁。

亲人的离去对苦熬着的她来说,无疑是击垮她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几乎想跟随弟弟一起离去,但为了丈夫和孩子,她终究还是撑了下来。

在战争时期,要养活一大家子很不容易,市面上能买到的一切物品都在以匪夷所思的速度涨价,那时,饿死或者病死再正常不过了。

贵重物品都被当掉了,他们开始当衣物,以此梁思成笑着说,把这件衣服“清炖”了吧,事实上,他并不是要炖了衣服,而是要用着衣服换钱,然后买食物炖了吃。

这样的说法,苦涩之余也莫名显得有些乐观。

孤独与坚持

在一个又一个难熬的夜晚,林徽因靠写作撑了下来,她写了很多诗,将自己满腔的委屈、悲伤和煎熬通过这些文字发泄出去,让她在绝望中找到一丝支持。

与此同时,她也没有放弃对学术和艺术的追求。她坚持帮梁思成收集撰写《中国建筑史》所需要的资料,只有在工作的时候,她才能短暂地忘记身体的病痛。

她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地追求学术和文化事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韧不拔。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她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无数个难眠的夜晚,林徽因躺在床上,翻阅着厚重的书籍,眼神专注而坚定。梁思成则在一旁埋头绘制图纸。

他们在昏暗的油灯下,一起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一天,金岳霖从昆明来看望他们。他带来了一些急需的药品和食物。林徽因见到老朋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谢谢你来看我们。”林徽因感激地说。

金岳霖握住她的手,关切地问:“徽因,你的身体怎么样?”

林徽因轻叹了一口气,说:“还好,只是有时候感觉很疲惫,但我不会放弃。”

在北京时,林家经常开办各种沙龙,大家总爱聚在一起为某个学术话题展开讨论,如今,来到了李庄镇也不例外。

他们还是会聚在一起,虽然是在稍显破旧的农家小院,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为生活所困的沧桑,但当他们讨论起学术时,眼睛里散发出的光彩依旧耀眼。

这或许就是那个年代的文人和学者所独有的一种坚韧吧。

而今天,我们纪念林徽因,不仅是因为她在建筑和文学上的成就,更因为她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她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无论多么艰难的困境,只要心中有希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她个人的坚强和毅力,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担当与使命感。

坚强与重生

1945年的一天,林徽因躺在床上,耳边传来远处传来的欢呼声。她虚弱地睁开眼睛,看到梁思成满脸喜悦地冲进屋里。

“徽因,抗战胜利了!”梁思成激动地喊道。

林徽因一时愣住了,随即泪水涌了出来。她挣扎着坐起身,梁思成连忙扶住她。林徽因的眼中充满了激动和不敢置信,她声音颤抖地说:“真的?我们胜利了?”

“是的,胜利了!”梁思成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

1946年,林徽因的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他们决定离开李庄,回到北平继续他们未完成的事业。

离开李庄的那天,林徽因在院子里最后看了一眼,这个曾经带给她无尽痛苦和绝望的地方,如今成了她重生的起点。

回到北平后,林徽因的病情虽然没有完全痊愈,但她依然积极参与工作,继续与梁思成一起研究中国古建筑。

一天,林徽因在书房里整理资料,梁思成走进来,轻声说道:“徽因,你真的变了很多。”

林徽因抬起头,微笑着说:“是啊,这一路走来,我也该成长了。”

最后的时光

事实上,林徽因的身体早就垮了,回到北京的那几年虽然得到了治疗但终究只是扬汤止沸罢了。

为此林徽因并不在意,在她看来,与其浪费时间去治病,到不如多花点时间去研究古建筑,在有生之年还能多做些贡献。

1953年,北京有一批牌楼要拆除,林徽因夫妇为了保存这批古建筑,不惜与当时的副市长发生激烈的争吵。

在此期间,她的病情再次恶化,可她拒绝吃药,表示自己抗争到底的决心。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在北京去世,享年51岁。

她离开时让许多人深感惋惜,但她的精神和智慧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林徽因的名字,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她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她在李庄的那段经历,更是成为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见证了她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痛苦中寻找力量。

结语

林徽因在李庄的岁月,充满了病痛、丧亲、贫困与绝望,但她以无比的坚韧和勇气,挺过了这段黑暗的时光。

她曾多次徘徊在死亡的边缘,却始终未曾放弃对生命的希望。

林徽因的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无论面临多大的困境,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她在李庄的岁月是痛苦的,却也是充满希望和光芒的。

她的坚韧和不屈,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林徽因在李庄的故事,是一曲顽强生命的赞歌。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一个真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只要心中有希望,终能走出黑暗,迎来光明。

参考资料:

《林徽因在昆明自宅工地旧影及说明》

1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