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遵义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行政区划的演变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见证了岁月的更迭与社会的变迁。
回溯至唐代,播州的建立成为遵义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自此开启了这片土地在行政版图上的独特发展轨迹。宋代,播州地域不断拓展,南宋后期已辖珍州、遵义砦及播川、绥阳、鼎山 3 县,其势力范围在今遵义市境逐步稳固。元代,播州更是进一步扩大版图,超越了现今遵义市的界限,但其核心治所依旧屹立于今遵义市中心城区,在其管辖的今遵义市范围内,播川县(今桐梓县)、余庆州(今余庆县)等 12 个长官司错落分布,成为地方治理的重要单元。
明代的 “改土归流” 堪称遵义行政区划史上的重大变革。这一举措将播州一分为二,设置了遵义军民府和平越军民府。遵义军民府统辖 1 州 4 县,其中真安州(后改为正安州,涵盖今正安县、道真自治县)、桐梓县(由原播川县演变而来)、遵义县、绥阳县、仁怀县(包含今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这一区域的行政架构。而余庆、湄潭则归属平越军民府,凤冈隶属石阡府,务川纳入思南府,不同府县的划分体现了当时政治管理的精细布局。
清朝时期,遵义的行政区划继续调整完善。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遵义军民府简化为遵义府,但其领辖的 1 州 4 县格局未变。乾隆年间,仁怀县的部分区域先后经历了遵义分府、仁怀厅、仁怀直隶厅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的赤水厅的演变,行政层级与职能不断调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这一时期,周边县份的隶属关系也基本保持稳定,余庆、湄潭仍属平越直隶州,凤冈、务川依旧分别在石阡府和思南府的管辖之下。
进入民国时期,遵义的行政区划在动荡中变革。民国元年(1912 年),遵义府辖地虽大体维持,但遵义县因同城而撤,县以下增设区、联保、保、甲四级,基层管理架构更为细化。民国 24 年(1935 年),贵州设立 11 个行政督察区,遵义市地域分属不同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涵盖遵义、桐梓等 7 县,第六行政督察区包含婺川、湄潭等 4 县,余庆县则属第七行政督察区,这种分区管理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与社会治理需要。
1949 年遵义解放后,遵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名遵义专员公署)成立,开启了遵义行政区划的新篇章。在随后的几十年间,经历了多次县份的撤销、合并与恢复,如 1958 年的大规模调整,以及 1961 年的部分县份复置,还有 1963 年、1965 年县份的划入与划出,这些变动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背景与发展需求下进行的,旨在优化区域管理与资源配置。
1997 年遵义撤地设市,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原县级遵义市改为红花岗区,赤水市、仁怀市划省直管并委托遵义市代管,城市层级与管理模式实现了重大升级。此后,汇川区、新蒲新区的相继成立以及遵义县撤县设播州区,进一步优化了遵义的城市布局与功能分区。
截至 2023 年底,遵义市已形成下辖 3 个区、7 个县、2 个民族自治县、2 个代管市和 1 个新区的格局,254 个乡镇(街道)和 2090 个村(社区)星罗棋布,共同构建起遵义市庞大而有序的行政网络。市行政中心位于汇川区,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枢纽。
遵义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是一部凝聚着历史智慧与社会发展脉络的史书。从古代的州府设置到现代的市区划分布,每一次变革都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深刻反映了遵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为遵义未来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断续写辉煌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