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68年4月13日,程潜将军的追悼会刚刚结束,北京城笼罩在一片哀思中。
就在这时,程潜的夫人郭翼青,带着几分忐忑和期待,向前来慰问的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程潜究竟算什么人?我们家算什么成份?”
郭翼青的问题虽然很简单,却道出了一个时代的复杂性,因为它不仅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总结,更是对一段跌宕起伏历史的回顾...
从清王朝到新中国1882年,程潜刚刚出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清朝政府摇摇欲坠,而新的革命力量正在悄然崛起。
程潜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他16岁那年就考取了秀才,这在当时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不过年少成名的他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怀着报国之志,给湖南巡抚赵尔巽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中满是程潜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赵尔巽也被这个年轻人的思想所打动,于是就推荐他进入湖南武备学堂学习。
在武备学堂里,程潜学习得非常刻苦,后来得到了被派往日本留学的机会。
留学期间,程潜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后来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黄兴、宋教仁,以及孙中山。
正是在这里,程潜接触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对他的政治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国后的程潜,成了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他不仅参与组织革命起义,还肩负起保护孙中山安全的重任。
1912年,一次偶然之下,程潜第一次见到了比他小11岁的毛泽东。
当时的毛泽东还是个年轻人,程潜还教他一些基本的军事动作,当时两个人都没想到,双方的命运会在日后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1921年,程潜就当上了陆军总长官,当时他曾力劝陈炯明不要破坏北伐,只可惜陈炯明还是兵变了。
在危急时刻,程潜带人护送孙中山逃命,在永丰舰上保护他,而孙中山也感激程潜的忠诚,任命他为讨逆军总司令。
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内部的权力争斗愈演愈烈,汪精卫和蒋介石争相争夺领导权,程潜则在背后牵制蒋介石。
蒋介石当然不会对程潜坐视不管,他开始打压程潜,先是让李宗仁扣押程潜,然后又以“好战成性,西征之后飞扬跋扈”为由,剥夺了程潜的权力。
当时幸好有人为程潜求情,程潜才得以“被原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1924年,在国民党的“一大”上,程潜正式认识了毛泽东,这个时候的毛泽东,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学习基本军事动作的小年轻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程潜担任第一战区司令,在新乡平原,他指挥部队击败了日寇,并且还成功调停了庞炳勋和张自忠之间的矛盾,为抗日战争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程潜接待了毛泽东,他们在上清寺进行了多次深入交谈。
又过三年,程潜本想竞选国民党副总统,却被蒋介石“劝退”。
蒋介石将程潜派回湖南,任命他为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任湖南省主席,表面上这是一个重要职位,实则是将程潜排挤出中央权力核心。
个人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回到湖南后,程潜表面上喊着“拥蒋反共”的口号,私底下却在暗中组织和平力量,巧妙地将湖南的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日后的行动做好了准备。
终于在1949年,程潜的族弟程星龄奉中共地下党之命,回到长沙做程潜的工作,与此同时,李宗仁和白崇禧起草了一份“和平解决国事”的电稿,并征询程潜的意见。
经过与程星龄的商议,程潜决定支持这个和平倡议。
尽管中共曾将程潜列为43名首要战犯之一,但也表示只要他站到人民这边,就不再视为战犯,这给了程潜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
5月,白崇禧带着10万败兵退到湖南,形势急转直下,程潜必须做出抉择。
后来他与中共代表余志宏见面,提出了四点要求,随后和他的学生陈明仁共同起草了一份“起义备忘录”,向毛主席表示要起义。
8月1日,蒋介石派人带着20万银元和50挺重机枪到长沙,试图劝说陈明仁死守长沙,然而,就在当天晚上,程潜毅然发布了起义通电。
8月4日,程潜和陈明仁带领30多个国民党军政要员一起签署通电起义,给了国民党统治以致命一击。
8月底,程潜从长沙出发北上,由萧劲光派人护送,另一边,毛主席亲自带领100多人到车站迎接程潜,这份殊荣足以说明程潜在新中国的重要地位。
当晚毛主席还设宴为程潜接风,第二天程潜回拜毛主席,毛主席还就解放大西南的军事计划征询程潜的意见。
开国大典前,程潜参加了政协会议筹备工作,毛主席又回访程潜,还邀请国民党起义将领代表一同游览天坛。
10月1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一天,程潜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曾几何时,他还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如今却站在了新中国的最高点,见证历史的伟大转折。
又是三年过去,毛主席邀请程潜共进家宴,饭后毛主席亲自划船带程潜游览中南海,毛主席还笑着称程潜为“老上司”,开始回忆起自己早年当兵的经历。
时光荏苒,1968年程潜在北京溘然长逝,周总理亲自关心程潜的追悼会事宜,可见程潜在新中国领导人心中的地位。
面对郭翼青的问题,周恩来总理坚定回答:
“颂公当然是革命干部,他与共产党合作那么多年,解放后他身负要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们家庭也是革命家庭嘛。”
这个回答,不仅是对程潜一生的高度评价,更是对那个复杂时代的一种解读。
程潜的经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他经历了清末、北洋政府、国民党统治,最后选择了支持共产党,这种选择既是个人的抉择,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大势所趋。
毛主席对程潜的评价更是一语中的:“颂公几十年几起几落,始终没有被打倒,不简单。”
参考资料:
1.胡新民.毛泽东与程潜父女[J].老年人,2019,(第1期)
2.峥嵘.毛泽东和程潜的革命情谊[J].党史天地,2009,(第12期)
3.毛泽东一直尊称其为“老上司”程潜:“心情矛盾得非常厉害”[J].今古传奇(人物版),2021,(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