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为何遭学校开除?44年底日军进犯贵州,他是唯一不参军的学生

睿哲说历史文化 2024-11-30 03:56:54

金庸被退学:抗战烽火下的选择与命运

“他是聪明绝顶的才子,却因‘叛逆’卷铺盖走人;他身处家国危难,却选择袖手旁观。”

这不是小说桥段,而是真实发生在武侠巨匠金庸身上的一段往事。

1944年底,侵华日军逼近贵州,重庆笼罩在紧张的战火阴霾中。就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年仅20岁的金庸被学校开除,理由据说是“不参军”。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为何会在如此关键时刻被逐出校门?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

抗战末期的风声鹤唳

1944年,日军发起了“豫湘桂战役”,大半个中国战场陷入混乱。日军的铁蹄一路横扫河南、湖南、广西,国民政府节节败退,甚至出现了贵阳沦陷的可能。重庆,作为陪都,正在被战争的阴影笼罩。

当时的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蒋介石亲自担任校长的学校,肩负着为国民政府培养文官的使命。这里的学生待遇优厚,毕业后直接进入政府部门,出路一片光明。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地方,学生不仅要学会做官,还得学会表忠心。对蒋介石画像敬礼、唱歌颂党歌,是日常课程的一部分。

可就在这个风声鹤唳的时期,这所学校发出了一个特别的号召:所有学生都要“自愿”参军。对于那些平日享受着国家资源供养的学生这一要求看似合理。这个“自愿”却并非完全自愿。简单所有人都得写一份参军申请书,否则后果自负。

不参军的“另类学生”

金庸当时就读于重庆“中央政治学校”的外文系,是少数几个梦想成为外交官的学生之一。在同学们纷纷填表参军时,他却拒绝了这件事。据当时的同学回忆,无论校方怎么动员,他始终不为所动,甚至连表格都懒得填。

金庸的理由是什么?几十年后,他自己曾提到过两个解释。一种说法是,他看不惯学校里盛行的特务文化,认为这种环境压抑了自由思想。另一种说法是,他不满学校要求学生向蒋介石画像敬礼,觉得这是一种“法西斯作风”。但这些解释是否能够完全站得住脚?

事实可能没有他说的那么简单。金庸从小便是个聪明人,他一定清楚这所学校的性质。它不仅是国民党培养文官的摇篮,更是与蒋介石个人密切相关的机构。报考时,他一定知道自己未来的生活会与国民党政权深度绑定。既然如此,他又为何在关键时刻选择拒绝参军?

金庸年轻时有个梦想——成为一名外交官。这份理想直接决定了他选择报考“中央政治学校”的外文系。抗战的激烈程度显然超出了他的想象。随着日军步步紧逼,国家对青年的要求也发生了转变,书生意气被战场硝烟取代。对于金庸这意味着他的“外交梦”被迫让位于“参军梦”。

可金庸并不愿意接受这种改变。他选择了一种消极的抗拒方式:既不争辩,也不妥协,只是默默不写参军申请表。这种不合作的态度让校方十分头疼,最终干脆将他“请”出了学校。

“中央政治学校”并不是一所普通大学。它是国民党培养干部的基地,学生一入学就自动成为国民党员。这里的课程不仅教授行政管理知识,还有大量的政治宣传和对党国的忠诚教育。

金庸显然并不适应这种环境。他的性格中有一部分“叛逆”的成分,对规则的服从度并不高。虽然他选择了这所学校,但内心里,他可能从未真正认同它的政治氛围。参军这件事,成了他性格与环境冲突的导火索。

校方的态度也很明确:既然你不愿意参军,那就另谋高就吧。对于一所政治化程度如此高的学校容不下不听话的学生,也在情理之中。

1944年的中国,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日军的推进让无数普通人卷入战争漩涡,很多大学生、中学生都自愿参军,为国家尽一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庸的选择显得格外突出。

有人可能会说,他只是一个普通学生,不参军也是他的自由。这种个人选择和时代背景之间的冲突,不免让人感慨。金庸的才华毋庸置疑,但他的拒绝参军,或许也暴露了他在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之间的摇摆。

被退学后,金庸并没有立刻陷入困境。相反,这次“开除”成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离开了政治化的校园,开始尝试其他领域的发展。后来,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一代武侠小说大师。

这让人不禁思考,如果他当初选择参军,或者顺利毕业成为一名外交官,他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但历史没有如果,金庸用他后来的人生证明了自己,也让这段退学的往事成为一个值得玩味的注脚。

金庸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他的退学经历更像是一场青春叛逆与时代洪流的碰撞。有人说,他的选择是个人自由的体现;也有人说,他在国家危难时刻的退缩,显得有些自私。但无论如何,这段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机会:在家国与个人之间,何为正确的选择?

有人说,金庸是一个矛盾的人。他的小说里满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豪情,但他的个人经历却让人看到另一种复杂的现实。这种矛盾,或许正是金庸最真实的一面。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