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和精神永远是一个人的两种追求,物质追求可能在某种情况下看起来占据着大多数人的大部分追求内容。
很多是“三点一线”的路径,早晨天不亮就起床,然后骑上电瓶车或者小汽车赶赴上班的地方。冬天来了,对于骑电瓶车的人来说,已经有点冷了,出发的时候,路灯依然还在亮着,在行进的途中,风在耳畔呼呼的吹着,膝盖的地方也被风吹着,上班在这个时候不是个好差事。
而开车上班的要稍微好一点,但是一般路程就要远多了,在一座大部分属于丘陵地形的城市来说,到乡下去上班就是图一个工资高一点,但是走的大部分都是山路,而且路上很多货车,以前的拖拉机发展成后八轮,到现在又统一规范成了半挂大货车。交通工具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运输车辆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可以想象一下,一条两车道的省级公路,在几十公里的沿线超过大几百辆半挂车在工作,再加上上班一族,加上沿线村民出行,路上壮观得很,特别是在天不亮和下午下班后天黑的时候,有时候抬头就是一场灯光秀,一条长龙摆在路上。
为了生计奔波,我们一边承受一边享受,承受着生活艰辛而努力打拼,享受着劳动带来的收获。物质上的满足是最基本的,无论刮风下雨,风雨无阻,即使是一辆小电瓶车,也是承载着全家的希望。回忆过去,现在幸福多了。乡下以前多的是卖货郎,敲着拨浪鼓,卖着针线、火柴、糖果等一些小物件,还有修伞的、补锅的、卖剪刀的,行走的“小超市”在乡间来回。现在已经完全变了样了,乡下的超市也和城里一样,多了起来,买菜的都用上小货车了,去镇上也变得方便起来,骑上一个电瓶车,几分钟就可以到街上的菜市场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但大多数人还是以前意义上的“奔波”,虽然生活条件确实已经改善了,只要身上有力气,不愁没饭吃,特别是当初孩子多的人家,通过人口的红利早就变得富裕起来,但是他们这一代也已经进入了老年,都是60岁左右的小老头了,他们的内心充满感激,因为在他们年幼的时候,品尝了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如今的生活让他们感到非常幸福了,这是时代的造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有了改变,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生活需要的基本标准改变了,好上加好成了大多数。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奔波有时候虽然通过交通工具的改善变得快起来,但是如今还是感觉很多时候时间不够用,早上急急忙忙,晚上又要准备第二天的早餐,忙的不亦乐乎,生活也许就是这样颜色,没有过多的选择,只有一直往前走下去。
生活的艰辛还是有的,物质上的满足不一定全部按照自己的想法得到实现,有时候在精打细算中苟苟且且,有时候在唉声叹气中迷迷茫茫,有时候在寒风凌冽中感受年华易逝,有时候看着儿孙绕膝又幸福无比。而精神上的满足常常伴以物质满足带来的感受,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物质得到了满足,大部分人的精神生活还是会很快乐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知足常乐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心态,繁华俗世,其实有时候过好自己每一天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