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5年,随着南北越南的统一,这个东南亚小国总算暂时从几十年战火中喘了口气。然而,日子并没有因为胜利而变得轻松。战争的疮痍还未消退,经济基础被炸得支离破碎,越南人面临着如何恢复生计、重建家园的艰巨任务。
尤其是1975年到1986年间,越南在尝试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时,问题层出不穷: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国有企业冗员成灾。这就像给一辆已经坏掉的拖拉机强行灌油,结果反而“呛”得更加启动不起来。
这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风生水起。彼时的中国已经尝到了市场经济甜头,1978年后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不仅让中国农村粮食产量翻了番,还顺带培养了一批村镇企业,把经济的火苗吹旺了不少。
越南高层看得眼热,心想:咱们也来试试吧!但问题是,越南该如何走出自己的改革之路?
历史背景与开端回顾一下,越南的改革开放是从1986年开始的,那时的越南正被经济困境折磨得焦头烂额。
虽然在1975年越南取得了统一,但多年的战争让基础设施几乎全毁,再加上计划经济运行不畅,导致全国范围内物资匮乏、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国有企业像个不知餍足的无底洞,吃着国家的大锅饭却毫无产出。越南政府发现,这条苏联式道路似乎走不通,决定换个方向。
1986年,越共六大召开,提出“革新开放”政策,越南决定学学北边的邻居中国。时任总书记的阮文灵放下以往僵化的经济政策,开门吸引外资。
这一决策,令不少越南官员心中打鼓:这能行吗?毕竟,越南的资源少,人口也不及中国的一个省,能否在国际市场上立住脚,谁都心里没底。
越南的第一步从农业入手,这一点倒是跟中国很像。最初,农业生产被牢牢掌控在合作社手中,农民只能靠一点固定口粮过活。
1988年,越南颁布了第10号决议,允许农户独立承包土地,这使粮食产量飞速提高。农民们终于不用“靠天吃饭”,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挣饭吃,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对比来看,中越两国虽然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了改革,但背景和国际条件却有天壤之别。中国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改革开放之初并未遭遇国际禁运。越南则不同。
它在1975年统一后,与美国关系陷入冰点,20年内被美国经济封锁,连贷款和贸易都成了奢望。美国的禁运从1975年持续到1994年,给越南的经济雪上加霜,使其必须找到不同的途径求生。
不仅如此,中国解放后虽然经历了不少政治运动,但自始至终维持着一个完整的国家结构。越南却在长期战争中被分裂,700万个家庭受到战争的直接影响,基础设施破败不堪。要形容越南的经济基础,那就是“零以下”起步。
尽管基础不同,但两国在改革时都有一个共同点:农业是起步的关键。越南在80年代进行了类似中国联产承包制的改革,把农业生产中的八个环节完全交给农户,延长了土地使用权,允许转让和抵押。这种改革不亚于打开了一个新的阀门,生产积极性一跃而起。
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迈开步子走上改革之路后,越南的经济开始有了起色,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外资的大量涌入,在一开始是经济的强心针,但后续却带来了隐患。
越南吸引外资的政策是“宁缺毋滥”,从1987年的《外国投资法》到后来的修订案,越南一再减少外资限制,甚至允许外资全资控股。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资本快速进场,但弊端也显而易见:外资在制造业占据了绝对优势,本国企业的竞争力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
经济学家们戏称,越南变成了“买单王”:资金进来了,但利润大多被外资带走,越南人留下的是税收和一些工资。更甚的是,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在某些时期甚至超过了国家投资的70%。一个国家过度依赖外资,就像小朋友离不开家长,自己站不稳。
成功与局限虽然有挑战,但不可否认,越南的革新开放还是取得了不少成就。1991年至1995年,越南经济年均增长8.2%,1996年甚至达到了9.3%。工业生产在这期间年均增长13.5%,农业连年丰收。
1996年,粮食产量达到2900万吨,1997年突破3000万吨。这在越南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也确实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然而,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矛盾:城乡差距、贫富不均、资源分配不平衡。越南的农村经济与中国相比起步较晚,农村工业仅占农村经济的7%,劳动力利用率仅为2%。城市如胡志明市和河内飞速发展,但北部山区的人均收入却仅为100美元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有企业改革是越南改革中的另一块硬骨头。许多企业在旧体制下形成了“吃大锅饭”的习惯,不承担风险,只等国家兜底。
企业管理层贪腐现象严重,不少企业亏损严重,但因为法律不健全,破产机制并未真正生效。经理们宁愿让企业“解体”也不愿宣布破产,因为这样一来,他们还能调任到其他企业。
越南的经济开放在某种程度上像是中国90年代的翻版。为了吸引外资,越南建起了出口加工区,吸引了电子、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这种策略让越南在全球分工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问题在于这种以廉价劳动力为支撑的经济模式是否能持续。
这时,中国的例子再次让越南有所思考。中国早已不满足于“做工厂”,而是通过“技改”成为产业链中的制定者。
中国的“制造商驱动”模式让其不仅能制造产品,还能制定生产和销售规则。越南如果希望避免成为永远的“工厂”,就必须学习如何转型,从简单的贴牌生产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越南在未来面临着挑战:如何在保持经济开放的同时,逐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减少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如何学习中国,通过内部市场循环,发展自己的消费能力和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