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打到头疼了:库尔斯克战场吃大亏,谈判态度突然软了
这几天乌克兰可真是不好受。就在1月6日,乌军在库尔斯克方向的反击行动就像踩到地雷一样,疼得直跳脚。一天之内发动了三波进攻,结果全都铩羽而归,好比三拳打在了棉花上,又累又憋屈。
要说乌克兰现在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边是库尔斯克战场上碰了钉子,另一边库拉霍沃的战事更是雪上加霜。更让人意外的是,一向态度强硬的泽连斯基总统,这回在谈判问题上松口了。从之前非要加入北约不可,现在改口说只要"安全保障"就行,这态度转变得也太快了。
这变化说明什么?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背后的故事。
说到库尔斯克战场,乌军现在打得可够呛。他们主要是沿着森林边缘往东南和北边的贝尔丁村推进,这走位看着像是在打游击战。为啥非要躲在森林边上呢?说白了就是怕俄军的"千里眼"——光纤无人机。
这光纤无人机啊,就跟空中的探照灯似的,你在哪儿它都能看见。不过乌军也不是没有对策,他们最近搞了个新玩意儿——电子干扰设备。这玩意儿就像给无人机戴了个"眼罩",让普通的FPV无人机找不着北。但俄军的光纤无人机不吃这一套,而且数量还不少,比乌克兰的装甲车都多。
说到俄军,这回他们可是设了个"连环套"。就像下象棋似的,你觉得对方漏了一个口子,冲上去才发现是人家故意摆的局。从俄军1月份故意放松进攻,到快速解决库拉霍沃战场,再到提前准备指挥防御,这哪是临时起意?分明是等着乌军往这个坑里跳呢。
要说心疼,还得看看库拉霍沃那边。这地方可是乌军在顿巴斯西南部的"铁桶阵",十年功夫打造的防御工事,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就跟蚂蚁窝似的。北边还有个水库挡着,限制俄军装甲车的活动,简直是天然的屏障。
乌军在这儿可是下了血本,投入了三个主力旅,一共一万五千多号人马。要搁在学校里,这就是一所大学的学生都得有了。可现在呢?十个人里能站着的都不到两个,平均每天都有150到180个士兵伤亡,这数字比有些村子一年的人口还多。
打成这样,泽连斯基也是没辙了。以前谈判的时候,他说加入北约是"必选题",现在改口说只要有"安全保障"就行。这变化说起来不大,差别可不小。打个比方,以前是非要找个富豪当保镖,现在是有人护着就行,这弹性可就大多了。
说是软化态度,但乌克兰在库尔斯克的进攻估计还得继续。为啥呢?说白了就是不撞南墙不死心。就像上学时候,不考砸几次,都不知道自己有多需要补课。现在乌克兰也是这样,为了向西方要更多援助,不吃点苦头是不会回头的。
要我说啊,这仗打到现在,乌克兰的处境真有点像是考试没复习好又非要硬着头皮去考。明知道考不好,但又不得不考,因为不考连补考的机会都没有。现在的问题不是赢不赢的问题,而是怎么输得不那么难看,还能保住"补考"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