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先回答一位网友的询问,对于某机构给出的“车机流畅榜”怎么看?
答案是“不看”!
因为小编压根看不懂“智能总分”、“智能得分”、“智慧总分”……
再再再奉劝各位想要购车的消费者一句。
营销是车企们的手段,你可以通过他们的营销手段了解这款车,但决不能让营销手段影响到你最终购买哪一款车的决定。
要试驾、要多试驾、要多试驾几款车……然后让自己冷静下来,从安全、续航、智能……多个维度去甄别。
选择的因素要有前后顺序、要贴合自身情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克服当下澎湃的购车欲望。
说回,今日正题。
前几天,汽车博主@孙少军 在微博上发文称,小米汽车锁单10万。
虽然小米汽车官方并没有证实这一数据,但应该差不多。
截止4月24日,小米SU7的锁单量是75723台。
截止4月30日,小米SU7的锁单量在88063台。
按照这个锁单量走势,小米SU7的锁单量早已超10万台。
从交付周期上看,现在小米SU7标准版锁单后预计29-32周交付,Pro版锁单后预计30-33周交付,Max版锁单后预计34-37周交付。
也就说,现在再去订小米SU7,已经超过小米初期订立的年交付量目标10万台,用户等车的周期可能会继续延长。
现在小米汽车面临两个问题。
一则是产能爬坡。
第二就是线下店的再扩张,线下、线上售后的完善。作为造车新势力,能取得如此成绩,可以说是全球瞩目。同样它面临着交付越多,售后压力越大。
“保费过高”;
“未交付掉漆”;
“叶子板脱落”
……
但不管怎么说,小米汽车首款车型的量产已经实现,订单也远超市场预期,这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而这一步,对于小米来说很不易,同样也羡煞旁人。
5月10日,日本共同社报道称,纯电动汽车(EV)等新能源车在中国不断普及,但日系车商在推出EV方面进展缓慢。
丰田与本田2家公司连续3个月呈现负增长。
据报道,丰田两家合资企业中,一汽丰田下滑31.2%,广汽丰田下滑32.1%。进口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在上一年半导体短缺的基数效应影响下,大幅增长22.4%。
本田两家合资企业中,广汽本田汽车下滑44.6%,东风本田汽车则增长17.3%。
5月13日,日经中文网也发表了相关文章。
日记者多部田俊辅称:“雷军已经从中国的乔布斯变成了中国的马斯克”。
小米为何能够追随引领全球潮流的美国苹果和特斯拉?
文章给出了相关答案,熟悉中国制造业的专家指出,“从根本上彻底改变全球手机行业与汽车行业的苹果和特斯拉均得益于中国制造,而小米则以这些基础设施为基础”。
与此同时,日媒将苹果、特斯拉的成功一并归结于中国完善且成熟的产业链。
文章称,如果没有坐落在中国大陆的电子产品代工厂,那么苹果公司的iPhone是不可能诞生的。
同样,如果特斯拉没有在2019年成立上海工厂,那么特斯拉将失去竞争力源泉。
文章还特别举例,特斯拉与中国机床大型企业力劲科技集团合作,成功实现“一体化压铸”,大幅削减零部件数量和生产工序的技术。
而这一技术,在中国车企中已经不算难事。小米、小鹏等新势力车企与中国大型机床企业联手情况下,都能实现。
其实早在小米SU7上市之初,FF创始人贾跃亭便在微博上发文,证实了这一点。
贾跃亭称,小米汽车的首次发布非常成功,体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近几年的日臻成熟和中国制造体价比的巨大优势。
小米造车的执行力和营销能力诚然值得点赞,但是,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和follower思维却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令人担忧。
贾跃亭表示,价值观决定了天花板,对标、抄袭和浅层次的创新无法带来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和基础科技超越。
他对于小米汽车成功的评价,咱们不去讨论。
但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讨论,两个字“眼馋”。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投资了200多亿,入行九年的车企,输给了一个投资百亿,入行三年的新手。
CEO心里是何种滋味?
4月23日,周鸿祎在哪吒汽车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供应链优势是吸引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众多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建厂的关键因素。
周鸿祎说:“我不是为贾会计(贾跃亭)说话,他带了那么多图纸到美国去,那么长时间也没造出几辆车,我觉得他犯了一个错误,连马斯克造车都要来中国设厂,因为中国供应链最完整啊,是不是这个道理?”
同样,日媒也认为,特斯拉和苹果在汽车和手机市场引发变革,引领了世界。但真正肩负产品制造的中国企业,却正在利用地利优势追随,并改变世界势力版图。
目前,全世界的车企重新将目光聚焦在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29日刊发题为《“一切都变了”:外国汽车集团拥抱中国本土技术》的报道。
报道称,最早是德国大众汽车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建立一系列开创性的合作关系。如今,韩国和日本的知名汽车品牌也已决定,要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购买中国技术。
2024年2月14日,日本“半导体之父”、日本存储产业的领军人物坂本幸雄去世。
而在他离世之前,曾多次表示,“美国企业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恢复了强大。我希望从中国企业一方与日本企业展开合作,推动创新”。
几年前,中国车企只会跟随在国际巨头们、全球知名制造商,但如今一切似乎都变了……
部分配图、参考信息来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处理。本文为原创内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搬运,已签全网维权,如有需求请联系本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