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国庆节假期第三天,包括《志愿军2》《749局》等国庆档电影,集体遭遇票房断崖,开始出现了腰斩现象。
这种情况,在《749局》身上尤其明显,《749局》首日票房突破1.7亿后,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差评声,第二天表现尚可,到了第三天明显感到票房疲软了。看来,大部分观众的感受和评价,是准确的。
陈凯歌的《志愿军2》,9月30日上映,票房表现平平,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票房突破反弹,可是到了第四天,明显感到有些后劲不足了。
上映前呼声最高的《志愿军2》《749局》尚且如此,其他的包括《危机航线》《熊猫计划》等,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志愿军2》《749局》和《浴火之路》,很多博主在发影评时,连电影名字和主演名字都懒得提了。
今年国庆档电影,在上映前的宣发中,很多也是做足了功夫的,基本上都是说筹备有多精心,拍摄过程有艰难,演员剧组付出多大,如何精心打磨等。
对于这些,观众没有理由怀疑演员剧组的敬业精神,毕竟事关票房和演员剧组收入,谁都想得到观众们的认可和热捧。
可是,除了头两三天外,观众们为什么突然不热情了呢?这当然与观众们的反馈有关系,互联网时代,信息茧房非常容易被突破,只要头两三批观众的观影体验反馈到网络上,相关电影的票房走势就基本确定了。
对于《志愿军2》的剧情,观众和影视博主们没有批评的,毕竟那段历史就真实摆在那里,毕竟无数志愿军英烈曾经为祖国和人民英勇战斗牺牲过。对于那段记忆,只要有良心的中国人,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观众们认为,《志愿军2》的问题在于表现形式和运作模式上,说白了就是对电影选演员和商业化有意见。
对于《志愿军2》的演员问题,有观众直接点破了,整部影片几乎都是陈飞宇的表现机会,他的高光时刻比男主光环还要强烈。
铁原阻击战主要是志愿军63军打的,影片中过于突出38军的孙醒,导演和剧组到底什么意思,已经不言自明了。
对此,难怪网友说:陈老头为了吹嘘自己的儿子,连脸都顾不得要了。就算战斗场面再惨烈的战争电影,演员也基本不会有牺牲的风险。用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来刻意包装一个演员,尤其是导演的儿子,观众们不反感是不可能的。
话既然说到这里,换个角度,如果真发生战争,在战斗中陈飞宇第一批上的话,不管有没有立功,导演无论怎么宣传包装,观众们肯定还是认为陈飞宇是英雄。
除了这些,还有观众批评《志愿军2》剪辑凌乱、演员情感表达刻意、消费大家爱国情怀、将儿子的转型之路作为爱国题材电影的铺设。
观众所言不虚,影片这样做,难怪会收到网友给出的差评。
不管怎么样,主旋律战争电影的商业化问题,是该好好反思了。商业化没有问题,关键是商业化后的电影盈利怎么分配,怎么使用的问题。
宋佳和《山花烂漫时》剧组能捐赠七百万支持当地教育,《志愿军2》演员剧组,要是能捐赠支持偏远农村人民战士和后人发展绿色农业的话,相信观众们会支持点赞的。要是这样做的,就算《志愿军2》刻意突出陈飞宇,相信观众们也没有意见。
和《志愿军2》正好相反,作为科幻电影的《749局》,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是差评一片,关于《749局》的问题,大家已经说过很多了,真是不想再说了。
除了《浴火之路》《出入平安》外,其他电影的问题,基本一样,就是没有把握住观众和社会需求的脉络,没有集中聚焦问题,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好像是单纯为了拍电影而拍电影。
《浴火之路》这部电影,集中反映打拐问题,立意其实是非常好的,赵丽颖等人在剧中的演技也是不错的。这部电影的问题在于解决方案上,如果人贩子和知情者的良知就是无法唤醒,人们该怎么办呢?
《浴火之路》的预测票房为6亿,目前票房已经有1.6亿,《浴火之路》票房达到6亿可能很难,但3亿估计问题不大。
等国庆档结束后,《浴火之路》的演员团队和剧组,是不是该拿出一部分收入来解决打拐问题呢?
电影的商业化,可能会继续下去,关键是商业化后的盈利如何分配使用。观众们买票看电影,除了看电影之外,有没有其他隐含需求呢?
有!观众们买票看电影,可以说是一种投资行为,除了观影体验外,演员和剧组,应该给予观众其他回报。
就比如打拐吧,警察可能存在人手和办案经费的限制,剧组如果支持一下,哪怕突破少数案件,对人贩子也是一种震撼。毕竟人贩子少一个,公众和观众的安全感就多一份。
只要有演员和剧组带头这样做,就像宋佳和《山花烂漫时》剧组一样,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形成一股更强大的向上动力,大家一起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大家想一想,假如《志愿军2》《749局》等电影在上映前不是集中力量宣传电影和演员,而是同时发布自己的公益计划,并且在发布后认认真真去践行计划的话,大家说,观众会不会支持呢。
最后,把宋佳在《山花烂漫时》座谈会上的一段话,送给宋佳:我更希望的是通过我,通过这部剧让更多的人了解张老师,有更多的人去热爱她、铭记她、学习她。我要忠实的演绎角色,我希望这部剧里观众看到的只有张老师,没有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