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东汉、魏、晋时期的书法批评
第五节: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从“精熟”到“书意”
一、崇尚"精湛"的艺术观
王羲之,这位古代书法巨匠,留下了一些零星的书法评论。这些评论中,最常被后人引用的,是他对自己与张芝、锺繇书法的比较。在《法书要录》的首卷中,我们找到了王羲之自我评论的《晋王右军自论书》。在这篇短文中,他谦逊地表示,自己的书法与锺、张相比,应能并肩前行,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越他们。然而,对于张芝的草书,他仍然抱有敬意,认为张芝的书法精湛无比,无人能及。
《法书要录》所收录的这段文字,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关于王羲之书法评论的第一个正式文本。在此之前,已有三家对王羲之的这段评论进行了涉及。一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虞稣在《论书表》中提到,王羲之曾说:"我遍寻各种名书,锺、张的书法确实无与伦比,其他的都不值一提。"他又说:"我的书法与锺、张相比,应当可以并肩前行;而张芝的草书,更是如雁行一般,优雅而流畅。"
二是梁武帝萧衍在《观锺繇书法十二意》中提到,王羲之有过人之论,后生们纷纷效仿。这里的"过人之论",应是指《自论书》中的"或谓过之"这句话。三是唐朝初期的孙过庭在《书谱》中引述王羲之的言论:"王羲之曾说:'我遍寻各种名书,锺、张的书法确实无与伦比,其他的都不值一提。'这可谓锺、张之后,羲、献接踵而至。他又说:'我的书法与锺、张相比,锺当并肩前行,或许在某些方面还能超越;而张芝的草书,更是如雁行一般。然而,张芝的书法精湛无比,他的墨池都已经被墨水染尽。如果我也能像他那样专心致志,或许也能达到他的水平。"
这些材料都表明,王羲之的这段书法评论是可信的。《法书要录》所辑与虞稣、孙过庭所引虽然文辞稍有出入,但主旨相同。王羲之认为,从汉末到东晋,真正的书法家只有张芝、锺繇二人。他将自己与他们进行了比较,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可以与他们并驾齐驱,但在草书方面,与张芝仍有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源于张芝的书法精湛无比。
王羲之在《自论书》中表达了自己对前代两位书法家书法优劣的定位,以及定位的标准。他认为,自己的草书与张芝相比之所以有差距,主要在于张芝的书法精湛。他赞叹张芝用功精勤,墨池都已经被墨水染尽。这种观念显然是承西晋而来,综合了卫恒的叙说与西晋时期人们对张芝"精熟之极"的评价。可见,王羲之认可魏晋以来以"工巧"为主旋律的价值观。当然,张芝获得王羲之"精熟"的评价,除了他用功精勤外,更在于他草书的笔画结构安排得一丝不苟、无可挑剔,且他专精一体,所以王羲之说如果自己也这样用功专一,未必赶不上张芝。
王羲之的这种书法观念,体现了他对精湛技艺的崇尚。他认识到,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需要不断精进的技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达到精湛的水平。同时,他也强调了书法的工巧性,认为只有在笔画结构、用笔力度等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优秀的书法作品。这种对精湛技艺的崇尚和追求,不仅体现在王羲之的书法创作中,也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他们纷纷效仿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和创作理念,不断追求书法的精湛和完美。这种追求精湛技艺的精神,也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传统之一。
王羲之自评书法超过锺繇,虽未明说理由,但我们不妨从相关资料中寻找线索。锺繇的杰出贡献在于为楷书树立了初步范式,因此被誉为楷书之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非《宣示表》莫属。据传,西晋时期"永嘉之乱"时,王导携此表过江,传至王羲之手中,对其楷书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存的《宣示表》被传为王羲之的临本,与锺繇的其他作品如《力命表》《贺捷表》相比,临本更显整饬,而原作则流露出更为自然洒脱的气质。因此,王羲之自评超越锺繇,或许是基于自己在"精熟"方面的造诣已超越前人。
前文提及张芝的草书是在杜度、崔瑗的基础上"转精其巧",这一形容亦适用于王羲之的楷书与锺繇的比较。南朝萧梁时期的庾肩吾在《书品》中,将张芝、锺繇、王羲之三位书法家进行了比较,认为张芝在技巧方面排名第一,而天然之趣位列第三;锺繇则天然之趣独步天下,但技巧位列第三;王羲之则在技巧和天然两方面均名列第二。这里的"工夫"概念,实质上与"精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庾肩吾的这一排序与王羲之《自论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可视为对王羲之自评的一种有力注解。假若王羲之另有一套"天然"的评判标准,那么他或许不会将张芝置于首位,亦不会自信地认为自己已超越锺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王羲之对汉、魏以来崇尚"工巧"的传统有着深厚的坚持。即便是在楷书这一新兴书体上,他也同样秉持着这一原则。这种坚持或许源于他对事物极致的追求,相对而言,他对于后世所崇尚的"天然"属性则显得不那么重视。在魏晋时期,各种书体正处于演变之中,"天然"的趣味或许相对容易达到,而将某种书体推向极致的"精熟"才是书法家们更为看重的。史载王献之曾劝王羲之改变书体风格,而王羲之却笑而不答,这或许正是因为他坚守着自己的书法观念。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王羲之是汉、魏书法观念的坚定守护者。唐朝书法家孙过庭在评价王羲之时曾言:"观夫致一书、陈一事,造次之际,稽古斯在",这并非虚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王羲之不仅是一位书法观念的守护者,同时也是一位书法新风的开拓者。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观念与实践有时会出现错位,这在后人看来尤为明显。例如,明清时期的人们将晋人书法祈尚定性为"尚韵",这是基于晋人作品所展现出的风度所作出的主观判断,但这一判断并不完全代表晋人真正的书法观念。
王羲之自评书法超过锺繇,虽未明说理由,但我们不妨从相关资料中寻找线索。锺繇的杰出贡献在于为楷书树立了初步范式,因此被誉为楷书之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非《宣示表》莫属。据传,西晋时期"永嘉之乱"时,王导携此表过江,传至王羲之手中,对其楷书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存的《宣示表》被传为王羲之的临本,与锺繇的其他作品如《力命表》《贺捷表》相比,临本更显整饬,而原作则流露出更为自然洒脱的气质。因此,王羲之自评超越锺繇,或许是基于自己在"精熟"方面的造诣已超越前人。
前文提及张芝的草书是在杜度、崔瑗的基础上"转精其巧",这一形容亦适用于王羲之的楷书与锺繇的比较。南朝萧梁时期的庾肩吾在《书品》中,将张芝、锺繇、王羲之三位书法家进行了比较,认为张芝在技巧方面排名第一,而天然之趣位列第三;锺繇则天然之趣独步天下,但技巧位列第三;王羲之则在技巧和天然两方面均名列第二。这里的"工夫"概念,实质上与"精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庾肩吾的这一排序与王羲之《自论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可视为对王羲之自评的一种有力注解。假若王羲之另有一套"天然"的评判标准,那么他或许不会将张芝置于首位,亦不会自信地认为自己已超越锺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王羲之对汉、魏以来崇尚"工巧"的传统有着深厚的坚持。即便是在楷书这一新兴书体上,他也同样秉持着这一原则。这种坚持或许源于他对事物极致的追求,相对而言,他对于后世所崇尚的"天然"属性则显得不那么重视。在魏晋时期,各种书体正处于演变之中,"天然"的趣味或许相对容易达到,而将某种书体推向极致的"精熟"才是书法家们更为看重的。史载王献之曾劝王羲之改变书体风格,而王羲之却笑而不答,这或许正是因为他坚守着自己的书法观念。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王羲之是汉、魏书法观念的坚定守护者。唐朝书法家孙过庭在评价王羲之时曾言:"观夫致一书、陈一事,造次之际,稽古斯在",这并非虚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王羲之不仅是一位书法观念的守护者,同时也是一位书法新风的开拓者。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观念与实践有时会出现错位,这在后人看来尤为明显。例如,明清时期的人们将晋人书法祈尚定性为"尚韵",这是基于晋人作品所展现出的风度所作出的主观判断,但这一判断并不完全代表晋人真正的书法观念。
王羲之自评书法超过锺繇,虽未明说理由,但我们不妨从相关资料中寻找线索。锺繇的杰出贡献在于为楷书树立了初步范式,因此被誉为楷书之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非《宣示表》莫属。据传,西晋时期"永嘉之乱"时,王导携此表过江,传至王羲之手中,对其楷书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存的《宣示表》被传为王羲之的临本,与锺繇的其他作品如《力命表》《贺捷表》相比,临本更显整饬,而原作则流露出更为自然洒脱的气质。因此,王羲之自评超越锺繇,或许是基于自己在"精熟"方面的造诣已超越前人。
前文提及张芝的草书是在杜度、崔瑗的基础上"转精其巧",这一形容亦适用于王羲之的楷书与锺繇的比较。南朝萧梁时期的庾肩吾在《书品》中,将张芝、锺繇、王羲之三位书法家进行了比较,认为张芝在技巧方面排名第一,而天然之趣位列第三;锺繇则天然之趣独步天下,但技巧位列第三;王羲之则在技巧和天然两方面均名列第二。这里的"工夫"概念,实质上与"精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庾肩吾的这一排序与王羲之《自论书》中的观点不谋而合,可视为对王羲之自评的一种有力注解。假若王羲之另有一套"天然"的评判标准,那么他或许不会将张芝置于首位,亦不会自信地认为自己已超越锺繇。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王羲之对汉、魏以来崇尚"工巧"的传统有着深厚的坚持。即便是在楷书这一新兴书体上,他也同样秉持着这一原则。这种坚持或许源于他对事物极致的追求,相对而言,他对于后世所崇尚的"天然"属性则显得不那么重视。在魏晋时期,各种书体正处于演变之中,"天然"的趣味或许相对容易达到,而将某种书体推向极致的"精熟"才是书法家们更为看重的。史载王献之曾劝王羲之改变书体风格,而王羲之却笑而不答,这或许正是因为他坚守着自己的书法观念。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王羲之是汉、魏书法观念的坚定守护者。唐朝书法家孙过庭在评价王羲之时曾言:"观夫致一书、陈一事,造次之际,稽古斯在",这并非虚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王羲之不仅是一位书法观念的守护者,同时也是一位书法新风的开拓者。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观念与实践有时会出现错位,这在后人看来尤为明显。例如,明清时期的人们将晋人书法祈尚定性为"尚韵",这是基于晋人作品所展现出的风度所作出的主观判断,但这一判断并不完全代表晋人真正的书法观念。(全文4162)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3月30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