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oikonomos,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我们现在的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正由于资源是稀缺的,社会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和服务。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为了得到意见喜爱的东西,我们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这就是取舍。做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取舍。
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必须决定如何分配他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他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也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心理学,或者把时间在这两个学科之间进行分配。
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个家庭如何决定他们的家庭收入。他们可以购买食物、衣服或者是休闲旅游;当然他们也可以为自己退休以后的生活或者孩子们的教育进行储蓄。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依然面临不同的权衡取舍。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大炮和黄油之间的取舍。当一个国家把更多支出用在国防上时,用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支出就会减少;反之,就会减少国防开支。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所放弃的成本
由于人们面临着取舍,所以做出决策时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每一种可能的行动所带来的的机会成本。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可用的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情况下,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经济学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的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例如惩罚和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在分析市场如何运行时,激励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当市场上苹果的价格上涨时,人们就会决定少吃苹果;与此同时,苹果园主就会雇佣更多的工人采摘苹果。换言之,市场上的高价格提供了买着少消费和卖着多生产的激励。
政府决策者也不能忘记了激励,因为许多政策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者收益,从而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例如,汽油税鼓励人们开小型的节油型汽车。
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他们的政策如何影响激励时,这些政策通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汽车安全带的增加反而导致了车祸次数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