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尽管文献记载了不少夏朝历史,但夏朝更多的却是谜团,其中之一就是夏朝为何叫“夏”。
周代文献记载,周人称之为“夏”或“有夏”,比如逸周书记载“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等。但先秦史家并未解释何以为“夏”,后世唐代孔颖达解释说“礼仪之大为夏”,即是夏朝叫“夏”的原因,大概在于夏朝是礼仪之邦。
唐代相距夏朝已有二千多年,此时解释“夏”的由来,难免有失偏颇,想要解释“夏”之国号的真实意思,还是要在更接近夏代的文献中寻找。近代以来,商代甲骨文横空出世,为夏朝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甲骨文中有“夏”字,代表的是姓氏,而不是“夏政权”。尽管没有直接言“夏”,但却留下了一些夏朝线索,让我们可以推测“夏”的由来。其中,最关键的线索就是“土方”。
商朝武丁征讨过很多方国,但与“土方”战争次数最多。郭沫若考证指出:土方是与殷商发生关系最多、战争也最频繁的一个民族。而且,商朝每次都是重兵进攻,比如“登人三千呼伐土方”,“共人五千伐土方”,乃至还有武丁亲征,最终武丁灭亡了土方。
土方距离殷墟大概十三天路程,相距殷墟安阳甚远,那么商朝为何频繁重兵攻打土方,双方有何深仇大恨?甲骨文上没有记载战争原因,但传世史书却给出了一个回答,即“土方”或是禹夏残余势力。
巧合的是,传世文献中也有“土方”的踪迹。诗经记载“洪水芒芒,禹敷(治)下土方”,尚书记载“帝釐(治理)下土方,设居方”等,其中与大禹相关的“土方”肯定不是现在的施工土方,那么与甲骨文中的“土方国”有没有关系呢?对于对于“禹敷下土方”,主要有两种解释:
其一可解释为大禹下“土方”,“下”是动词,就是大禹降临治理“土方”。
其二可解释为大禹“下土方”,就是“下土”方国,其中“方”或是四方国族。这是相对于“上天”而言,就是大禹统治“下土”,相当于“日月所照,皆为汉土”的意思,非常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
据此,近代以来郭沫若、胡厚宣等认为甲骨文中的“土方”就是禹夏残余力量,或夏朝遗民。由此,夏朝国号“夏”的由来也就有了两种说法:
首先是“土方”即“夏方”
《世本》“相土作乘马”,《荀子》“乘杜作乘马”,《吕氏春秋》中称“乘杜”为“乘雅”,因此“土”、“杜”、“雅”互通,而“雅”又通“夏”。因此,学者胡厚宣在《甲骨文土方为夏民族考》一文中指出“土通杜、杜通雅,雅通夏,是土即夏也”,即“土方”就是“夏方”。
也就是说,“土方”是商人对夏政权的旧称,“夏”是后人对夏政权的新称,是文字通假的结果。但这些都是“他称”,夏朝如何“自称”现在不清楚。
其次是“下土”即“夏土”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下”与“夏”音假,“下土”即“夏土”,夏朝就是万国之国,统治下土万国,但商朝灭亡夏朝后,自然不会承认前朝还能称为“下土”的万国之国,于是将之抹去,变为区域性的“土方”。或者说,“下土”或是夏人的自称,“土方”或是商人的他称。
其中,夏季万物茂盛,长的非常高大,故而“夏”有“大”的意思。因此,“夏土”也表示大国,这与相对于上天的下土,内涵上异曲同工。
综上,“夏”应该不是禹夏国号的“自称”,而是后世、尤其是周代之后才出现的“他称”,且是通假的结果,因此甲骨文上有“西邑”,却无“夏政权”或“西邑夏”属于正常现象。
当然,甲骨文还有3000字没能破译,殷墟考古挖掘才出5%,二里头遗址才挖出2%,夏朝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古与研究。
参考资料:《诗经》、《尚书》、《甲骨文“土方”与夏族遗民》、甲骨文合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