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四巨头VS埃斯顿、汇川等国产龙头,工业机器人占比首超外资​

智慧创造之家 2024-08-27 19:21:21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的市场份额首次突破50%大关,达到50.1%,超越外资品牌,成为市场主导力量。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是否标志着行业格局的根本性转变?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国产品牌崛起之路

国产机器人品牌的崛起并非偶然。近两年来,头部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成本优势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开拓新的应用场景,使得产品覆盖面不断扩大。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今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整体增长率高达21.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协作机器人和Delta并联机器人:国产厂商在这些领域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得益于他们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和灵活的产品迭代策略。SCARA机器人:国产品牌已经与外资品牌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实现了完全替代。六轴机器人市场:虽然国产品牌的渗透率相对较低,但在特定行业如弧焊等领域,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2024年上半年,有10家国产机器人厂商跻身全球前20强,其中4家更是进入了前10名。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和步科等企业的表现尤为亮眼,展现出国产品牌的整体实力提升。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国内外厂商的竞争格局

国产品牌的优势:

成本优势:国产机器人品牌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本土化供应链,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价比。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国产厂商更贴近本地市场,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国产品牌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拓宽产品线,满足更多细分市场的需求。

外资品牌的竞争优势:

技术积累:以ABB、KUKA、安川和发那科为代表的外资品牌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全球化布局:外资品牌拥有广泛的全球网络和客户基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跨国企业。高端市场定位:外资品牌在高端机器人领域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六轴机器人市场。

国内外厂商的优劣势对比

国产品牌

成本优势:国产品牌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本土化供应链,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价比。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国产品牌更贴近本地市场,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国产品牌不断探索新的应用场景,拓宽产品线,满足更多细分市场的需求。代表性品牌: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和步科等。

数据来源:MIR DATABANK

外资品牌

技术积累:以ABB、KUKA、安川和发那科为代表的外资品牌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全球化布局:外资品牌拥有广泛的全球网络和客户基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跨国企业。高端市场定位:外资品牌在高端机器人领域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六轴机器人市场。代表性品牌:ABB、KUKA、安川和发那科。

行业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外资品牌,都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性能。品质提升:提高产品质量是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国产品牌来说,提升品质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服务优化: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支持,是建立长期客户关系的重要因素。成本控制:在价格敏感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控制成本是维持竞争力的基础。市场拓展: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也是国产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面临的挑战与未来趋势随着市场需求趋于饱和,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价格和利润率都面临下行压力。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只有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残酷的淘汰赛中生存下来。

技术创新: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外资品牌,都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性能。品质提升:提高产品质量是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特别是对于国产品牌来说,提升品质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服务优化: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和支持,是建立长期客户关系的重要因素。成本控制:在价格敏感的市场环境中,有效地控制成本是维持竞争力的基础。市场拓展: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也是国产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国产品牌的崛起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真正的拐点是否已经到来,还需要时间来验证。未来,技术创新、成本控制、服务升级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无论如何,这场竞争对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未来将会更加精彩纷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