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也称为食道癌,主要是食管上皮来源的癌变。食管癌的发病部位以食管中段居多,下段次之,上段最少。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的地区之一,食管癌的主要症状包括进行性吞咽困难、胸痛、体重减轻、食物卡在食管中、喉咙痛、咳嗽或嗓音变哑等。
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很高,进展迅速,容易复发和转移。早期患者的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有效的预警和发现手段,首次被确诊的患者中,超过95%已处于中晚期。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癌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食管癌新发病例超60万,位列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第8位;食管癌死亡人数超过54万例,位列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第6位,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而全球半数以上的食管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均发生在我国,早筛早诊是降低我国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必经之路。
主要发病因素:
1. 亚硝胺化合物:酸菜、腌菜;
2. 霉菌的致癌物:发霉食物、黄曲霉、白曲霉等;
3. 微量元素缺乏:钼、锌、铜、镍、vitA、B2;
4. 不良饮食习惯:热、粗糙、硬、吸烟喝酒等;
5. 遗传因素:有家族发病现象;
6. 癌前病变:慢性炎症、食管反流、贲门失迟缓等。
预防食管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长期吃过于粗糙、过烫、霉变等可能对食管造成刺激的食物,不要过快进食,少吃酸菜等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2. 注意饮食卫生:日常注意饮水和食物的卫生和安全,避免摄入被污染或有害物质污染的食物和水。
3. 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酒精的摄入可以降低食管癌的风险。
4.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巴雷特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等与食管癌相关的疾病。
5. 定期筛查:对于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地区、年龄在40岁以上、有食管癌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食管癌的发生与甲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它能够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在食管癌中,一些抑癌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可能会升高,导致其失去正常的表达水平,进而促进癌症的发生。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和酗酒的人患食管鳞癌的概率明显增高,而这种风险可能与抑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高度甲基化有关。
因此,甲基化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食管癌的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深入了解甲基化的机制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除了抑癌基因的甲基化,食管癌中还存在着其他与甲基化相关的变化。例如,某些代谢酶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能会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癌症的发展。此外,一些与细胞生长、分化、迁移等相关的基因也存在着甲基化调控,这些甲基化变化可能会影响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
总之,甲基化是食管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深入研究食管癌与甲基化的关系,有望为食管癌的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