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现代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会导致痛风,还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本文将重点介绍高尿酸导致的肾脏损伤的两大临床表现,以提高大家对痛风性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慢性痛风性肾病临床表现

许多患者在出现明显痛风症状之前,其实已经处于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阶段,却对此浑然不知。他们的肾功能可能已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以下是该病的一些典型表现:
1、可能会感到腰部隐隐作痛,这种疼痛可能是单侧的,也可能是双侧的,并伴随着轻微的水肿现象。
2、大约40%到50%的患者会出现中度高血压的症状。
3、尿液中出现泡沫,这是轻度蛋白尿的征兆。大约20%的痛风患者和15%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会检测到蛋白尿。
4、尿液往往偏酸性,当尿pH值低于6.0时,这会加速肾结石的形成。若结石阻塞肾小管或下尿路,可能引发剧烈的肾绞痛和血尿,其中肉眼可见的血尿占到了54%。
5、当结石阻塞尿路时,还可能引起继发感染,导致肾盂肾炎的症状出现,如频繁的排尿、尿急、尿痛、发热以及腰部疼痛等。此时,尿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上升,尿细菌培养结果也会呈阳性。这种病程往往容易拖延或反复发作。
随着病情的进展,大约5到10年后,痛风性肾病患者可能会恶化。在疾病晚期,肾小球功能受到损害,表现为肌酐清除率降低,尿素氮水平上升,这是肾衰竭的临床症状。
痛风性肾结石急性临床表现
1、痛风性肾结石是由于高尿酸血症导致尿液中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的结石。结石的急性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腰痛或侧腹痛,疼痛程度常常难以忍受。
2、出现血尿、频繁尿意或排尿困难等症状。
3、患有痛风性肾石病的患者,有时在尿中排出小结石,这些结石有的细小如砂砾。尤其在感到疼痛或出现血尿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4、部分痛风性肾石病患者可能会继发尿路感染。这种感染常伴随着发热、寒战以及膀胱受刺激的症状。当肾结石与感染并存时,往往会加速结石增长,并进一步损害肾实质。5、尿酸形成的结石若堵塞在泌尿系统的管腔内,可引发梗阻,进而导致梗阻部位以上的积水现象。患者在梗阻发生时,可能会感到尿道疼痛、排尿艰难,甚至出现尿流中断的情况。6、如果短时间内大量尿酸结晶迅速堆积在肾集合管、肾盂以及输尿管中,会造成急性的尿路梗阻,这种情况极为危险,因为它可能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2、碱化尿液
碱化尿液是预防尿酸结石形成和促进已有尿酸结石溶解的有效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将尿液的pH值维持在6.2到6.9的范围内。实施碱化尿液的方法有两种:1、通过饮食调整,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
2、利用碱性药物进行治疗。《中国高尿酸痛风防治指南》2019年版特别推荐了枸橼酸制剂(又称柠檬酸制剂)作为常用的碱化尿液药物。
降尿酸治疗
别嘌醇是通过抑制尿酸合成来达到降尿酸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使用别嘌醇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如肝肾功能异常、血象异常等。在使用时需从小剂量开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