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杀了孔融后,问他的子女为何不跑?9岁小孩这句话成千古名言

念桃说历史 2024-01-13 14:04:22

让世人记住孔融的,大概就是孔融小时候让梨的佳话了,古往今来人人用这个故事都称赞他的孝悌之德,而且他还是万世师表孔老夫子的第二十世孙,这使得人们对他的敬仰又更深了一层。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孔融最后死于曹操之手,而曹操处死孔融的罪名,就是孔融不孝。

孔融之死甚至还牵连到了他的家人,孔融的一双年幼的儿女也随他而去,成了刀下亡魂。曹操处死孔融后,又派人去孔融家找他的家人问罪,意图灭掉孔融一家。

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女在见到那些持刀闯入家中的甲士后,居然镇定自若,毫不惊慌。

甲士们觉得奇怪,不敢直接动手杀了这两个孩子,便把他们带到了曹操面前。曹操也很好奇,就问道:“你们的父亲已经伏罪,你们为何不逃命去?”

孔融九岁的儿子只说了一句话,就让曹操收起了杀心,想要放过孔融的家人,但是这两个孩子却当场自刎了,曹操喟叹不已。

一、孔融是什么样的人

孔老夫子的后人从汉武帝时代起就受到了朝廷很高的重视,孔氏一族代代都入朝为官,到了东汉末年,孔融的父亲孔宙曾官至太山都尉。

孔融天性聪敏机智,又十分好学,是个神童,他从小到大的逸闻趣事数不胜数。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宾客,孔家给客人准备了梨子,孔融和哥哥也在席间陪侍客人。

在吃梨子的时候,别人都拿大梨子吃,因为大梨子甜而且味道好,只有年幼的孔融挑小梨子吃。

客人觉得很奇怪,就问孔融:“别人都吃大梨子,你为何只拿小梨子呢?”孔融奶声奶气回答道:“在众人中,我年纪最小,理应吃小梨子。”客人听罢,向孔宙赞叹不已,直夸孔融小小年纪如此懂得谦让,将来必成大器。

让梨一事传开后,小孔融的孝悌名声被愈传愈广,到十岁的时候,孔融拜客的故事使他的大名更为人熟知。

孔融自小聪明好学,在家风的影响下,他很喜欢拜访一些当世的博学鸿儒和名士,这样不仅能进益学问,还能受到高尚品德的熏染,这也是当时很多士人求学乃至入仕的方式。

孔融十岁那年,父亲孔宙要去京城洛阳述职,孔融也想去都城长长见识,因为他听说洛阳城里有一位名士叫李膺,孔融想去拜访他,孔宙很高兴,就带上了孔融。

李膺不仅学识渊博,还是个刚正不阿的官员,想和他结交的人不计其数,但是李膺却是个不善交际的人,一般情况下,只有他的亲戚和至交登门拜访时,他的守门人才会进去通禀,其他人很难见到李膺。

孔融来到洛阳城后打听到了这件事,一开始他也担心自己见不到李膺,但他忽然灵机一动,径直来到李府门前,告诉守门人说,自己是李膺的好友,想拜访李膺。

守门人果然进去通报了,然而李膺却想不起来自己有个叫孔融的朋友,心下疑惑,而且自己也正在招待宾客,本想拒见,但转念一想,既然来人自称是我的朋友,不让他进来的话,传出去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利,便令人将孔融请了进来。

李膺看到来客是个挽着双丫髻的小童子,自己也从未见过他,便问孔融:“方才你说你是李某人的世交好友,但我从未见过你,这世交从何说起啊?”

孔融早有准备,面对着李膺和众多宾客,他也不怯场,朗声答道:“您是老子先生的后人,孺子的祖先则是孔丘,当初我的祖先曾向老子先生学习周礼而结为故交,因此孺子才敢说是先生的世交。”

李膺和在座的客人们听了孔融的言论,无不惊叹这个十岁孩子的智慧,李膺十分高兴,当下就请孔融入座,攀谈了起来,如同多年的好友一样。于是,孔融在洛阳待着的日子里,就成了李膺府上的座上客。

不久后,李膺的好友陈韪来拜访李膺,正好孔融也在,李膺就和陈韪说起了孔融刚来和自己见面时的事,没想到陈韪看不起幼小的孔融,陈韪对孔融“孔李世交”的言论不以为然,陈韪不屑地说:“小时了了罢了,大多数人孩童时期都聪明伶俐,长大了就不一定还这么机灵善辩。”

孔融听到陈韪的这番鄙夷,并不生气,反而对陈韪恭恭敬敬行了个礼,才反唇相讥道:“先生的话很有道理,照您这么说,可见您在稚子之年的时候肯定是聪明绝顶的。”

孔融的一番话使得陈韪无言以对,面红耳赤不再说话。

看完孔融和陈韪的舌战,李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对孔融说道:“孔家小儿将来必成大事!”

孔融和李膺的交往,又使孔融的名声传遍了洛阳,当时和李膺来往的很多人都知道了孔融,甚至有人专门赶来和孔融结交。

孔融十三岁时,他的父亲孔宙早逝,孔融哭得差点气绝,在众人的苦劝下才止住了哭声,一时间无人不赞叹孔融的孝行。

除此之外,孔融还有一个义举,孔融十六岁那年,哥哥孔褒有位朋友叫张俭,张俭在朝中得罪了把持朝政的宦官侯览而被追杀,张俭无处可去,只好来孔家向孔褒求救,恰好孔褒有事出门不在家,张俭急得直跺脚,孔融也很痛恨擅权的侯览,他不愿见死不救,就自作主张将张俭藏进家中,躲过了追杀。

可惜事情最终还是败露了,侯览大怒,严令郡守查办此事,郡守把孔融一家人叫到衙内问罪,孔褒认为张俭是来投奔自己的 自己应该承担罪责,但孔融也站出来说是自己藏了张俭,罪在自己,郡守见兄弟二人争着认罪,就问他们的母亲,没想到孔母却说自己是当家人,罪责应该由自己承担。

郡守不好定夺,只能上报朝廷,朝廷也为难了许久,最后下令将孔褒抓了起来问罪。这件事又让孔融火了一次。

二、孔融之死

十六岁以后,孔融也到了能做官的年纪了,按照汉代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孔融被举荐到了司徒杨赐麾下担任司徒掾属,负责监察官员的不法行为。

孔融自小受到父亲和李膺的影响,为官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在任上,他检举了不少贵族子弟和官宦人家的罪行。

但是在奸佞当道的东汉末年,孔融自然也招来了不少人的忌恨。

后来董卓篡政,架空了皇帝,董卓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时任虎贲中郎将的孔融坚决反对,公开在朝堂上和董卓唇枪舌战起来。

孔融是礼法的坚定支持者,非常反对董卓这种目无君上的无礼行为,在孔融的据理力争之下,众多拥护汉室的大臣也加入了反对董卓的阵营里,董卓见废帝自立的时机还不成熟,只好作罢,但孔融就成了他的眼中钉。

董卓为了报复孔融,就先在表面上假惺惺地大夸特夸孔融有能力有本事,然后举荐孔融去了北海国当国相。

北海国当时是黄巾军闹得最凶的一个地方,董卓心思险恶,他派孔融去北海国,想借黄巾军之乱除掉孔融,他不怕孔融不去,因为如果孔融拒绝自己的举荐去北海国,就意味着孔融贪生怕死,这对他的名声可不好,果然,孔融去了。

名声难道比性命还重要吗?至少在当时的读书人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孔融之所以从小就开始以各种不寻常的事情出名,很大程度上就和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入仕制度有关系,“举孝廉”的底层逻辑就是看名声,一个人如果名声很好,那么他就能当官。

这种选官制度跟后来的科举制度有很大的区别,公平性也很难讲,所以当时的人都特别注重为自己积攒好名声,孔融更是不例外,他身为孔子后人,更不能为了性命而放弃名声。

到北海国之后,孔融没有被困难吓到,他按照当地的情况,认为人们之所以被黄巾军的言论迷惑,是因为当地的教育力度不够,于是,孔融在当地大力兴办了很多学校来教化民众,甚至时常亲自聚众给当地人宣传儒家思想和文化,教导他们。在北海国六年,孔融成功使四万多人民脱离了黄巾军。

但是时局越来越乱,袁绍和曹操已经发展壮大,汉帝彻底沦为了他们的掌中之物,在汉献帝被迫迁都许昌后,孔融被召为将作大匠,参议朝政。当时的很多汉臣要么投靠袁绍,要么依附曹操,或者保持中立,真心支持汉室的人没有多少,孔融却始终忠心耿耿侍奉汉帝。

曹操势力越来越大,大有覆灭汉朝的意思,孔融也更加看不惯毫无人臣之礼的曹操,多次写信攻击批判曹操,在朝堂上也对曹操大加挞伐。曹操自然十分生气,但是曹操不敢对孔融下手,因为孔融此时声闻天下,如果杀了他,必定会激怒天下人,那么他的宏图伟业也就面临着终结了。

曹操只好忍着,一直对孔融以礼相待,但内心却越来越害怕孔融攻击自己的言论传开后对自己造成威胁,曹操有个属下看出了曹操的忧虑,便写了一封信,诬陷孔融曾在北海国聚众,图谋不轨,还跟孙权的使者非议朝廷,最过分的是,孔融曾和祢衡说过,父母的生养之恩不如养育之恩。

曹操这下抓住了孔融的把柄,他把这封信公开发布出去,曹操的支持者们又大肆渲染,一时间使孔融陷入了僵局里,质疑孔融的声音也层出不穷。

于是,曹操最终坐实了孔融的“不孝”言论,直接把孔融这个“不孝之徒”给杀了。

杀了孔融还不算,曹操怕孔融的后人依然会对他有威胁,就派人去杀孔融的家人。

当甲士们把孔融的两个孩子带到曹操面前时,曹操问他们为何大难临头还不逃跑,孔融的儿子回答:“覆巢之下无完卵。”说罢,孔融的一儿一女抽出随身带着的小刀自刎而死,曹操叹息不已。

三、小结

孔融是汉末的名士,连曹操也惧怕他的名声,然而孔融最后还是被名声所累,他所说的父母的生养之恩不如养育之恩,这在当今社会看来似乎没什么不对的,但在当时那个极其重视孝道的时代,孔融的言论就是很典型的大逆不道,曹操也终于抓住了名正言顺除掉孔融的借口。

孔融死后,他的两个尚未成人的孩子也没有辜负他的教育,儿女们秉持了耿直忠孝的家风,面对死亡泰然自若,慷慨赴死。

参考文献:

《三国志·魏书·曹操传》

《续三国志》

《世说新语·孔融传》

《后汉书·董卓传》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