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皇帝,铁打的杨士奇,永保职业黄金期的秘诀是什么

骑马来看书 2024-08-01 03:02:47

随着“后浪”的火爆,35岁职业陷阱正在像魔咒一样笼罩在中年人的心中。在前一个十年,30岁到40岁正是职业的上升期。但是,现实却给了正在负担人生最大责任的中年人沉痛的一击:随着现在互联网及各个行业的更新加快,职业的“黄金期”正在前移,而且正在缩短。。。

现实虽然残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会被这一“魔咒”所束缚。比如,今天给大家介绍到的明朝五朝重臣杨士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出生贫寒,经历了前三十年的默默无闻,正式步入仕途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但是,后来他的仕途可谓是青云直上,事业黄金期达到40年之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出身贫寒,没有靠山的穷小子能够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呢,这还得从他的早年经历和个人的优良品质说起。

默默无闻,厚积薄发的前半生

1、家境贫寒,拼搏努力,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他幼年丧父,随母亲改嫁后就跟了继父的姓。但是,由于他时常思念父亲,所以他每年都会偷偷祭念他的生父,直到有一天被继父发现。继父感念他一片孝心,所以又恢复了他的姓氏。随着继父对他的认可,一切似乎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好景不长,他的继父去世了。为了生计,他不得不随母亲回到老家,过上贫寒的生活。但是,虽然生活很艰苦,也没有磨灭他读书改变命运的决心,据记载:……书册未尝去手,暮入治家事,昼出从师学,已能自贵重,不逐闾巷口嬉狎。别的小孩子在街头巷尾嬉笑打闹的时候,他在埋头苦读。年仅16岁,就开始了教书生涯,撑起整个家庭的生计。并且开始在“湖”“湘”之间游学。

2、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人生开启上升模式

也许老天垂怜这位出身贫苦又很努力的穷小子,在三十岁那年,靠教书为生的杨士奇得到了人生的转机。第一次是建文元年(1399年)朝廷召集儒生撰修《太祖实录》,因为他的出色的史学造诣,被召入翰林院,成为了一名编纂官吏。第二次转折是在建文帝准备的一次考试中,杨士奇的文章很精彩,被提为第一名。但三次转折是成祖即位,杨士奇很快就被选中进入内阁。

短短四年,三次转机,杨士奇在而立之年开启了他的职业“黄金期”。

可以说,正是杨士奇早年间心无旁骛刻苦求学的经历奠定了他扎实的内在知识体系,同时他多年游学的经历又让他的所学进一步的升华,摆脱了读死书的小圈子。使他有了既有了腹有诗书,又能处事不惊,形成了他沉稳的做事风格,加上伯乐的举荐,这才有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机。

处事不惊,化解危机的智慧

不同于教书和游学的云淡风轻,职场之上,杨士奇要经历的似乎政治漩涡中的变幻多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断送前程。

1、遇事不辩解,巧抓关键点,让事实说话

虽然成祖登基后已经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其中汉王朱高煦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在靖难之役中,成祖给汉王许诺:功成,立其为太子。但是后来未能兑现,所以汉王一直耿耿于怀。于是,他联合弟弟赵王在成祖面前告状。这两个儿子本来就深得成祖喜欢,再加上他们多次在皇帝面前吹风。听的多了,皇帝对太子的怀疑愈加严重。

永乐九年(1411),成祖北伐后回京。因为听了不少关于太子的风言风语,于是他召来太傅杨士奇来询问他出征期间太子管理国家的情况。本来,作为太子的师傅,他是最有权对太子的表现进行点评和辩解的。但是他没有。他旁敲侧击,说皇帝出征期间,太子兢兢业业,一直惦记着父王的安危,直到父王回京他才安心。又说“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听到这里,成祖答复是:“这都是做儿子应该做的。”虽然只是简简单单几个字的回复,成祖对儿子的怀疑已经少了大半。

常说“事实胜于雄辩”,听到对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只要自己有证据,一一反驳回去。这是正常人的反应。但是,针对这种情况,杨士奇的做法是,找到问题的关键点。那就是皇帝对儿子的怀疑。因为,作为皇帝选择继位候选人,容错率是皇帝的第一考虑要点。所以杨士奇的回答是突出两个点:第一点,亲情牌,让皇帝降低防线,第二点,太子兢兢业业,并非吃喝享乐的无用之辈。让皇帝觉得人选是对的。没有辩解,抓住皇帝的关心的问题回答。效果更好。

2、知轻重,表态度

还有一次,成祖亲征瓦剌后回京,成祖又在汉王的挑拨下,怪罪迎驾迟缓为由将太子的一些辅佐官员逮捕入狱。眼见皇帝要动真格打压太子,急忙为太子辩解:“太子孝敬如初,接驾迟缓都是臣子的过错。”太子免罪,杨士奇虽然被逮捕,但是很快被释放。

看似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阶段。杨士奇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且,在表面上看第二次的风险很大。本来,在其他官员被逮捕入狱后,杨士奇可以置身事外。但是他选择了出头,这表现了他在看待问题上“社会”的一面。

首先,面对的矛盾:掌权董事长和继承人之间的矛盾,问题的关键点出在信任上;其次当时的外部环境,汉王、赵王一致针对太子,整体局势不利。第三清楚自己上级的核心竞争力,太子对皇帝并无二心。第四处理方式,作为下级,他自己做了一个不同BOSS之间的润滑剂的作用。权衡利弊,有效的化解了矛盾。

3、面对陷阱(站队问题),论事不论人

永乐十四年(1416),成祖陆续听到一些关于汉王阴谋夺权的的传闻,于是他叫来太子的辅佐大臣,询问汉王的情况。对于“太子党”,这是一个类似于“陷阱”一样的问题,沉默或许是最好的答案。事实上他的同事就是这样回答的,但是问到杨士奇的时候,他却没有沉默,答到:“臣与蹇义都在东宫侍奉太子,外人都不敢对我们两人说及汉王的事。但汉王两次被遣到他的藩国去,他都不肯去。现在他知道陛下将要迁都,总是请求留守南京。望陛下好好考虑他的用意。”

短短数字,如果用一把不见血的刀来形容也不为过。首先,杨士奇很清楚,他要面对的对手是自己不能匹敌的,所以他采取了讲事实的做法。避免了直接针对人。其次,在表达策略上,同事回答是不知道,但是杨士奇的回答是,因为他们侍奉太子,汉王的一些事情别人都不敢对他们说。虽然最终的意思一样,当时通过被动表达(外人都不敢对我们两人说及汉王的事),有效的给成祖做了提醒。第三,充分分析汉王的特点,他作为藩王的优势,通过杨士奇的表述,在这个事件上反倒成了汉王的最大劣势(汉王两次被派遣去藩国,他都不肯去。现在他得知陛下要迁都,却总是恳请留守南京,请陛下好好考虑他的用意)。虽然没有直接说明,但是作为藩王起家的成祖自然对汉王的做法自此了然于胸。

对于一直不表明态度或者模棱两可的人,虽然可以化解自己的风险。但是,却难堪大用。对于自己不能左右的问题,用事实讲述更加有效,当然要充分讲究叙述的技巧(对事情,不针对人;最终利益出发点从整体利益出发),这样做,既突出了自己明确的观点,也不至于陷入“站队”的陷阱。

宠辱不惊的大胸怀

1、一心为公,胸怀坦荡

后来,明宣宗(朱棣之孙)即位,杨士奇、杨荣作为元老都被皇帝视为心腹。杨荣为人豁达,果断勇毅,却有一样缺点——不够廉洁。守边大将每年给他送良马,他都来之不拒。皇帝对杨荣的这些毛病很是头疼,杨士奇却为他极力申辩:“杨荣通晓边疆事务,这一点上我们都远不及他。陛下不应该抓着他这点儿小错不放。”宣宗觉得很有意思,笑问他:“你这么维护杨荣,可知他曾经说过你的坏话?”杨士奇泰然自若,说:“那就希望陛下能像包容我的缺点一样来包容杨荣吧!”杨荣得知此事,心中大惭,自此和杨士奇尽释前嫌,通力合作。

有私心,这绝对似乎正常人的心里。但是,在考虑到杨荣对他的不满时,他第一考虑到的是整体的利益,因为他深知杨荣在当时朝中发挥的作用的不可或缺。而且在此次事件后,他也与杨荣成了搭档几十年的好同事。

始终不改的初心

1424年,仁宗即位,擢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位居内阁首辅。当时,朝野上下一片歌颂太平之声。大臣们都沉浸于此,只有杨士奇几次站出来大泼冷水,提醒皇帝要保持冷静,因为民间还有“流徙尚未归、民尚艰食”的艰难,要实现真正的太平盛世还路途漫漫。

1425年,励精图治的宣宗即位。杨士奇劝说他要广布爱民之德,施行宽恤百姓的政策。在他的推动下,百姓得以安居,人才大量涌现,贪官污吏也遭到严查……

1435年,年仅九岁的英宗即位。主少国疑之际,杨士奇和大臣杨荣、杨溥肩负起辅佐幼帝的重任,并且解除了种种危局,使明朝的清明景象得以延续。

纵观杨士奇的一生,他沉默三十年,有真才实学,这是他遇见伯乐的基础。他一心为公,处事公道,所以才能在面对职场种种艰难、陷阱的时候处理的恰到好处,又不至于得罪人。他不贪恋职场权力,才让他能成为五朝元老,在而立之年进入官后辉煌四十年。

把此时当作黄金期的起点,时时刻刻准备迎接自己的职场黄金期,在起步之后用尽全力,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此时的起点,更是丈量自己职业黄金期的终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