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食道里被取出的鱼刺 酸菜里藏鱼刺女孩被卡 “一端逼近心脏主动脉,一端紧挨奇静脉” 2021年1月1日中午,小张家特地买了一条3斤的白鲢做成酸菜鱼。“我夹了一坨酸菜,没想到里面藏着鱼刺,当时喉咙就痛得不行。” 小张尝试“土办法”喝醋、喝热水、使劲咳,喉咙却越来越痛。 她连跑了3家医院,做了CT等检查,都没能看好。 当晚9点,小张来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完成胸部CT+CTA后,发现鱼刺卡在其食道25厘米深处,已经到胸口的位置。 医生介绍说,鱼刺两边都牢牢刺入食道中,一端离心脏主动脉不到0.1cm,一端紧挨奇静脉。“左右两边都是大血管,稍有不慎,鱼刺即会刺到两侧大血管,造成破裂大出血,甚至导致休克、死亡。” 小张完全没有想到, 一枚鱼刺竟然有“要命”的可能 ,吓得浑身发抖。 多科室会诊准备“拆弹” “手术精确性要求极高,医生手一抖,病人就没了” 因病情凶险,成都市一医院连夜开展MDT多科会诊。在医务处组织下,医院胸外科、心血管外科、耳鼻喉科、消化内科、血管介入科、麻醉科、放射科、急诊科等多学科进行讨论。 讨论认为,必须马上将鱼刺取出,并拟定方案:首先由内镜下微创取出,如内镜下无法取出则转由耳鼻喉外科医生接手。如耳鼻喉外科医生无法取出,则需要胸外科开胸手术,因为取异物过程中,一旦并发大血管破裂出血,立即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抢救。
↑CT影像 医生介绍,虽然内镜下微创取出,创面小,但鱼刺离主动脉太近,且无法判断具体位置,鱼刺左右两端都有大血管走行,就像定时炸弹红蓝线,如果反方向判断错误,稍有不慎,鱼刺就会戳破主动脉及奇静脉引爆“炸弹”。就算方向没反,对手术的精确性要求也极高,“医生手一抖,病人就没了。”消化内科医生熊星这样描述。 如果直接开胸探查取刺,手术创伤大、费用更高,病人恢复也慢。 “她还是一个年轻女娃娃,胸口留疤对她今后影响太大,哪怕有一丝机会,我们也要为她争取。”熊星和耳鼻喉科医生刘鹤一致认为,虽然鱼刺的一端距离胸主动脉很近,但仍可以先尝试内镜取出。 经过院内多学科专家紧急讨论会诊,做好应急预案,决定通过急诊内镜微创手术取出鱼刺。为保证安全,手术室内,心胸血管外科等科室的医生随时待命,做好鱼刺万一刺破大动脉后进行开胸手术的准备。 沟通后,患者家属理解认可这一方案。 医生用光源定位鱼刺 手术取出 “食管异物致主动脉破裂死亡率极高,此前极少成功” 手术台上,医生们尝试判断“定时炸弹红蓝线”。 医生通过气管镜发现,鱼刺透过食管,把气管也戳到了。于是他们用了一个“开脑洞”的方式——麻醉科和消化内科配合,一位麻醉医生用气管镜从气管照明,另一位医生用食管镜在食管内观察,寻找从气管透过来的光,成功确定了鱼刺的位置和方向。
↑手术中 “精确判断出鱼刺两端与周围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很有信心了。”熊星医生说,他夹住鱼刺,轻轻往气管方向游移,让刺远离主动脉,取出一端后,把刺往下送,顺利游离出另一端,这才把刺顺着食道方向取出。随后,医生给小张被刺穿的食道进行缝合。 手术完成后,小张被送进重症观察室。在医护人员的细心治疗和精心照护下,小张很快转入普通病房。1月4日,饿了3天的小张已经能吃少量食物,并能开口说话了。 据消化内科医生介绍, 食管异物致主动脉破裂死亡率极高,此前国内极少有抢救成功的案例。 小张的成功救治有赖于各学科专业团队的密切配合与协作。 特别提醒: “土方法”治病反而可能误事 不少人相信老一辈传下来的“土方法”,认为可以缓解病痛,但是这些方法没有科学依据,反而可能误事,加重病情。 耳鼻喉科医生介绍,医院经常接诊到吃鱼被刺卡到的病人,但像小张卡得这么深的情况较为少见。 鱼刺卡住喉咙,民间流传一些“土方法”去解决,比如吞饭、喝醋等。这在成都市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医生刘鹤看来, 这些偏方不但不科学,反而非常危险。 因为这样会令不规则或较尖锐的异物更深地插入食管甚至扎进主动脉或胃内,引发不同程度的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刘鹤医生提醒,鱼刺卡喉时不必惊慌,毕竟像小张那样的情况属于特例,“一旦不小心误吞鱼刺,立刻停止进食,可选择咳嗽、催吐,尝试将较小鱼刺咯出。如果这样不成功,应该立即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处理。” 曹一莎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