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理工大学,两次落选双一流,背后的原因令人感慨良多?

凡尔赛百态 2024-10-18 22:54:34

在贴吧里,经常可以看到有人为西安理工大学打抱不平,将其与成都理工相提并论,甚至时常与毗邻的西建进行对比。

那么,西安理工大学究竟实力如何呢?

西安理工大学在双非院校中实力不俗,虽然缺少A类学科,但拥有11个B类学科,其中3个达到B+水平。

不过,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双非院校,面临的资金有限,城市的吸引力亦相对不足。

西安理工大学拥有金花、曲江、莲湖三大校区及一所大学科技园,构建了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提供68个本科专业。

学校建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这些学科横跨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艺术学等八大领域,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以及12个陕西省优势学科。

在ESI全球学科排名中,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农业科学等多个学科均跻身前1%。

在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及工商管理均获B+评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评为B级;电气工程则获得B-。

总体而言,西安理工大学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

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是最佳证明,工科211的西电拥有15个,长安大学9个,江南大学7个;从学科评估来看,已达到中下211水平,与长大旗鼓相当。

在读研究生9000人,陕西哪个本一能养这么多研究生?所以西理一直都很不服气。

尽管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国重,却未跻身双一流行列;而曾经的双非院校成都理工、西南石油、南京邮电与南京信息,却成功进入了双一流的行列。

这大概是西安理工大学不甘心的原因吧?

在60年代,西安理工大学曾被称为北京机械学院,其当时的实力非常强大,在北京地区仅次于北大和清华。

然而,由于文革的影响,这些学校被迁至西安。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从北京迁往西安的学校都努力寻求返回北京的机会。

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些学校成功回到了北京,而其他一些学校,如理工大,由于原校址已遭占用,无法返回。

当这些人再次关注这些学校时,学校的综合实力已经逐渐下降,不再处于一流大学的行列。

因此,你知道为什么理工大自称为“小清华”吗?这是因为在60年代,在某些方面,它甚至与清华有过一较高下的实力。

那么,何以两次未能入围双一流呢?

“双一流”的评选标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二等奖及以上、上一轮学科评估前两名且成绩在80分以上、ESI排名前千分之一。

然而,西安理工大学并未满足这些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若某位学者携带重要成果加入某校,并在该校任职期间获得相应奖项,即使该校专业排名并不靠前,甚至并非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该学科依然能被评为一流。

此外,大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费支持,而西安的省属高校获得的经费往往不如发达地区的二三本院校。

曾经辉煌的水利工程,如今却步入夕阳产业,其发展前景黯淡无光,自然竞争力亦显不足。

加之理工大在基础设施环境上表现平平,缺乏强有力的硬件支撑,这无疑加剧了其落选的命运。

尽管如此,该校作为双非院校中录取线颇高的学府,各省考生需高出一本线50至100分才能跻身其列,足见其学术声誉与教育质量仍受广泛认可。

目前,学校已拥有2个国二项目及国家重点实验室、杰出青年基金等荣誉,其中水电、电子、自动化领域表现不俗,拥有多个B级学科。

然而,在国家级奖项方面,尚有二等奖项的空缺,这也成为了学校未来努力的方向之一。

其次,陕西的学科布局重叠严重,西交、西工大、西电覆盖了绝大多数工科领域,西理与之相比缺乏优势。

因此,估计在下一轮竞争中也难以获得机会,仅作为一所性价比极高的双非院校存在。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