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54亿,减重50斤,大火后销声匿迹,而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心酸

星渊谈娱乐八卦 2024-11-12 17:03:17

谁能想到,曾经在春节档上演"票房奇迹"的贾玲,会突然消失在大众视野?

2021年春节档,贾玲凭借处女作《你好,李焕英》一举斩获54亿票房,力压《唐探3》等强劲对手,成为当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

从小品演员到"内娱第一喜剧女导演",这个看似完美的逆袭故事,却在爆红后迎来意想不到的转折。

"又是一个消费亡母的套路"

"不就是在炒作吗?"

"史上最烂的电影"

网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从最初的好评如潮,到后来的争议不断,这个转变来得猝不及防。有人开始质疑票房的真实性,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营销。

面对纷纷扰扰的争议,贾玲选择了沉默。渐渐地,她开始淡出公众视野,就连一些重要的娱乐活动都很少看到她的身影。

"是不是被骂到退圈了?"

"会不是怀孕了?"

"难道真的被网暴跑路了?"

正当所有人都在猜测她的去向时,2024年4月,一组出现在张小斐社交平台的照片,让所有人惊呆了。照片里的贾玲,身形明显消瘦,与之前圆润的形象判若两人。

"她这是兑现当初的承诺了?"不少网友回想起她曾说过,如果票房超30亿就要减肥的玩笑话。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热辣滚烫》的导演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贾玲正在为新电影完成一个减重100斤的目标。这个消息一出,再次震惊了所有人。

50斤只是开始,为了新作品,她还要继续挑战自我。也许,这才是贾玲选择暂时隐退的真正原因 - 为了带给观众更好的作品,她宁愿在默默无闻处坚持蜕变。

这个曾经靠"胖"出圈的喜剧女王,正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什么叫做专业。在娱乐圈里,有些人活在热搜里,而有些人,选择活在作品里。

有人说,贾玲拍《你好,李焕英》是在消费亡母,可谁又知道,这个故事在她心里埋藏了多少年?

回到那个令她痛彻心扉的时刻。刚考入中戏一个月,贾玲接到了姐姐的电话,电话那头的抽泣声让她心里一沉。等她急匆匆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在火葬场了。

姐姐哭喊着让她"快去见妈妈最后一面",可一切都太迟了。

那一刻,18岁的贾玲懂得了什么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

从小,妈妈就是她最坚强的后盾。记得小时候,当她对着电视机模仿演员时,妈妈总是笑着说:"你以后一定能成为最优秀的演员。

"可如今,妈妈再也看不到她实现梦想的样子了。

这个遗憾成了贾玲心中永远的痛。为了纪念母亲,她先是创作了小品《你好,李焕英》。但这远远不够,她想要把这份思念搬上大银幕,让更多人认识她的妈妈。

从筹备到完成,整整用了3年时间。

"我是第一次当导演,知道自己在技术上肯定有不足。"贾玲坦言,"所以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感情的表达上。

"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封迟到二十多年的家书。

在电影杀青那天,她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条动态:"我厉害不?"简单的三个字,问的是天上的妈妈,更是问着自己。

她知道不会有人回应,可她就是想让妈妈知道:您看,我真的做到了。

当《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档上映时,无数观众被她们母女的情感打动。从影院里走出来的人,没有一个是笑着离开的。

因为每个人都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和妈妈的影子。

"票房能有54亿,说明大家都懂这份思念。"面对质疑,贾玲选择沉默。因为她知道,这部电影的意义,从来就不是票房数字。

它是一个女儿对母亲最深情的告白,是一个未完成的约定,更是一场迟到的告别。

那些说她"消费亡母"的人,大概永远也理解不了,思念是什么味道。

谁能想到,贾玲成为喜剧演员,竟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当年考上中戏后,招生办打电话来确认专业。结果因为口音问题,工作人员把"戏剧"听成了"喜剧",阴差阳错把她分到了相声班。

这个消息让贾玲一度很失落,但老天爷好像早就给她安排好了路。在中国广播艺术团,她遇到了改变她命运的人 - 冯巩。

从此,贾玲成了冯巩的徒弟,开始系统学习相声艺术。师父很看好她的喜剧天分,带着她参加各种演出,一点点打开知名度。

转机出现在2010年。那年春晚,贾玲和搭档白凯南带来的《大话捧哏》让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个能说会道的胖姑娘。

从此,她频繁出现在各大晚会舞台,在喜剧圈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可你知道吗?在喜剧界,女演员本来就少,能成功的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因为搞笑是要放下包袱的,很多女演员都过不了"美"这一关。

但贾玲不一样。

她从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她的体重,也不在意把自己打扮得很搞笑。"女演员不怕丑,只怕不敢丑",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即便后来爆红,她依然不在乎形象,把观众的笑声放在第一位。

就这样,靠着"豁得出去"的劲头,她成了观众最喜欢的喜剧演员之一。在综艺节目里,她能和各路男神谈笑自若,甚至还传出过绯闻。

但她没有满足于此。从小品演员到相声演员,再到导演,贾玲一直在突破自己。当她决定转型导演时,质疑声不断。

可她用《你好,李焕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如今的贾玲,早已不是那个只会逗人笑的胖姑娘。她是一个敢于挑战自我、勇于创新的创作者。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个听错的美丽误会。

这不就是人生吗?有时候,看似的错误,可能是通往更好未来的转机。

说起贾玲的北漂岁月,真的是一把辛酸泪。

1982年,她出生在湖北襄樊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当地工厂的工人,家里就她和姐姐两个孩子。虽然家境贫寒,但在父母的呵护下,童年的她活泼开朗,整天爬树掏鸟蛋,活脱脱一个假小子。

18岁那年,满怀梦想的她第一次报考中戏,结果差那么一点点就没考上。这对贾玲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但让人感动的是,姐姐二话没说就放弃了自己的学业机会:"你先去复读,我不上学了。"就这样,姐姐的无私成就了妹妹的梦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贾玲第二年成功考入中戏。

可毕业后的生活,比想象中艰难太多。

那时的贾玲,连400块钱的房租都觉得是天价。她自己说过:"别人的20岁都在谈恋爱,而我却只能天天躲房东。

"压力大的时候,她开始暴饮暴食,用吃来麻痹自己。

姐姐心疼她,劝她回家,还给她找了份高速收费员的工作。但倔强的贾玲就是不肯放弃,执意要留在北京。她先后做过主持人、助理,只要能赚钱的工作都干。

"当时觉得,只要能在北京待着就行。"贾玲后来说。

那段日子虽然苦,但她从没放弃过梦想。直到遇见冯巩,她的生活才开始有了转机。

这些年,娱乐圈里的北漂故事听了太多。但贾玲的故事让人感动,不是因为她多么惨,而是因为她在最难的日子里,也没有向生活低头。

有人说:"成功的背后,都是一段你难以想象的辛苦经历。"贾玲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这些年,贾玲的每一次改变,都让人惊掉下巴。

还记得那个靠"胖"走红的喜剧女王吗?曾经的她,把暴饮暴食当作缓解压力的方式,用自嘲来博君一笑。可如今,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人生处处是起点。

从默默无闻到春晚舞台,从喜剧演员到票房导演,贾玲一次次突破自己。当《你好,李焕英》遭遇质疑时,她没有和网友争论,而是选择用作品说话。

这部处女作,她准备了整整3年。

"我知道自己是新手导演,所以在技术上可能会有不足。"但她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情感的表达上。最终,54亿的票房证明:真诚是最好的回答。

如今,为了新电影《热辣滚烫》,她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疯狂的目标:减重100斤。

这对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人来说,真的有必要吗?

但这就是贾玲,永远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从最初的50斤到最终的100斤目标,她用行动证明:梦想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圈内人都说:"贾玲是个拼命三娘,为了作品,她总是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

从喜剧演员到创作者,从胖姑娘到自我蜕变,贾玲的每一步改变都不是偶然。这个曾经在北京街头躲房东的姑娘,如今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一面旗帜。

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人生没有永远的定义,当你决定改变的那一刻,就是重生的开始。

或许,这就是贾玲最了不起的地方。她不仅仅是在创造作品,更是在创造一个更好的自己。从默默无闻到万众瞩目,从自我怀疑到破茧成蝶,这一路走来,她用汗水浇灌出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这就是贾玲,一个永远在成长,永远在突破的斗士。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