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三解之:理想汽车

正时说车啊 2024-10-30 08:58:47

编者按:

首款车型胎死腹中,一款车卖3年,被人戏称8个油的新能源。一路风波走过来的理想汽车成功交付超100万辆,从质疑理想,学习理想,到成为理想,不少车企开始学习和模仿创造幸福的家的理想汽车。在交付100万辆车后,站在十字路口的理想汽车,未来何去何从?

作为新势力造车企业,理想汽车于23年顺利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为118.1亿元,近日理想汽车也完成了第100万辆汽车的交付,成绩斐然。但风光背后,理想汽车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人说,理想汽车是靠着油箱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有人说,理想汽车只是个组装厂,三大件只有冰箱彩电大沙发。

流言蜚语的背后,理想汽车也在努力改变自己“没有技术”的印象。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发布了首款纯电MPV车型理想MEGA,超大尺寸的车身具备优秀的风阻系数,同时为了避免续航焦虑,还配备了102度5C充电倍率的电池,尽管产品力不错,但在多重因素影响下,李想的纯电战略第一步并不理想,MEGA上市后销量远不及预期,这次失利,也使得理想汽车大幅放缓了纯电车型的推出时间。

一路坎坷,理想汽车如何脱颖而出?

从汽车之家出来后,李想创办了车和家,涉足造车业务。2017年,车和家的首款车型——SEV亮相。与其说它是一款纯电微型汽车,更不如说它是“老头乐”。

SEV定位于城市中短途小型低速电动车,主要用于解决0-20公里的城市短途出行,拥有前后双座的纵置布局,国内售价约几万元。相比国内的低速代步车,SEV可以说相当先进,四轮盘刹、电折叠后视镜,还有冷暖空调。

李想作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打造的SEV接地气,满足百姓需求,市场前景也不错,可错就错在SEV处于政策模糊地带,汽车牌上不了,低速电动车没有法规,这意味着SEV不可能大范围的推广,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最后SEV项目不了了之。

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及人力物力后,到了2019年,理想汽车终于推出了旗下第二款产品,也是首款上市销售的车型——理想ONE。此时距离蔚来推出ES8,小鹏推出G3已经过去了1-2年的时间。

但后发不一定是劣势,相比其他两家纯电车型不同,理想ONE采用增程式技术路线,这对于当时的消费者甚至车圈,可谓是一个大胆的计划。

增程式电动汽车,虽然是电动汽车,但能源却采用发动机烧油发电,部分人也调侃理想ONE是百公里8个油的“新能源”。

但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理想ONE车辆采用全电推进,纯电车型优异的行驶品质全部保留;可油可电,从根本上缓解了补能焦虑;即使东安的三缸发动机效率较差,但能说始终在高效区间工作,配合大电池的辅助,理想ONE依然具备不错的能耗水平。而市场不会说谎,优秀的产品终究会有消费者买单。

同时,理想ONE的产品开拓了一个新的细分产品市场,就是那些渴望大空间但又担心里程焦虑的家庭用户。理想ONE针对二胎家庭用户,车辆兼备大空间+舒适性+智能化,六座设计,扩大了二三排的空间,能满足更多实际需求,实用性更高。而以往的七座车虽然体积相仿,但整体实用性却不如理想ONE。再配合当时较为主流的L2级辅助驾驶配置,具备高速NOA和AEB功能,一举帮助理想在3年内交付20万辆,对于一个新势力造车企业来说,理想ONE显然十分成功。

扩大长板,补足短板。理想ONE上市3年后,换代的L系列车型同样延续了增程式的技术路线。不过这一次,理想换上了功率更大、NVH更好、更高效的4缸增程器,降低油耗的同时,还进一步提高了动力水平,让理想汽车在面对友商大功率纯电车型时不至于被拉下太多。

同时,新车还增加了以往百万级豪车的选装配置,冰箱、彩电、小桌板,这些能实实在在满足用车场景,提高用车质量的配置,进一步满足家用消费者的需求。再加上空气悬架的下放,双叉臂、五连杆的悬架配置,理想L系列以几近完美的配置进一步扎实市场地位。在2022年9月L9首个自然月就交付过万,后来的L8和L7也都做到了这个成绩。

李想在分享创业心得时表示:"蔚小理"在2021年走过了"从0到1"的验证期,下一阶段是"从1到10"的成长期。李想认为,这个阶段是保持特有优势前提下的综合竞赛,实现年收入超万亿元才算"交作业",也相当于拿到"决赛圈门票"。

但对李想来说,理想的成功和增程式技术的走红,也为自己树立了更强大的竞争对手。

对手强大,理想汽车如何突出重围?

质疑/学习/成为理想。正当理想一路高歌猛进,通讯领域的巨头华为也悄然涉足造车业务。

在和赛力斯进行深度绑定后,问界品牌诞生了。和理想一样,问界系列也采用增程式技术路线,同时也推出了纯电车型。车机系统、智驾平台都采用华为自研的算法和硬件,更关键的是,华为亲自下场为其开发布会,甚至车辆也放在自家的展厅销售。

摆在理想汽车面前的困难不少:“没有纯电车型、技术路线单一、智驾技术没有优势等”。在理想汽车首款车型发布时,就被冠以“没有技术”的标签,再加上李想“一帮搞臭技术的”言论,进一步助推了标签。

在消费者的认知里

你的技术,别人也有=大家都一样

但别人有的技术,理想没有=理想没技术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而理想汽车,似乎没有什么是独门绝技,只有“冰箱、彩电、大沙发”。再加上理想有着“抠厂”的绰号,包括理想自己的员工都表示理想对于宣发表现的比较抠门,舍不得在营销上花钱,以至于出现“肉都埋饭里”的调侃,明明是有技术了,却被人说成没技术。

但李想本人也意识到这一点。今年,理想汽车明显加速了智驾的技术升级迭代,7月份,理想发布会宣布了全新智驾系统的设想和架构,通过机器模拟直觉反应和逻辑思考反应实现更高阶的智驾能力。系统一是传感器输入输出轨迹的端到端,系统二是一个具备一定逻辑思考能力的视觉语言模型,与系统一是并行工作。而近日,随着理想汽车OTA6.4版本的推送,这套智驾系统已经落地使用,进一步提升的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在线上,理想汽车发布了多个理想高管的账号,从研发到生产,从产品到安全,让高管和研发团队站到台前,讲述理想汽车的技术,不再把“肉埋在饭里”。线下,理想的宣发也多了起来,从产品性能到安全测试,再到实际的智驾研发,让消费者了解理想,认识理想,接受理想。

100万辆车只是起点,未来理想何去何从?

理想汽车交付量过百万,不仅代表理想汽车的成功,也是消费者对国产汽车的认可。理想2023年实现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全年净利润达到118.1亿元。这一业绩让理想汽车成为中国第一家年营收突破千亿元的新势力车企。尽管成绩斐然,但理想汽车依然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耕厚植,笃行致远

9月,理想汽车实现交付5.3万辆,在新势力车企中遥遥领先,连续6个月稳坐新势力销量冠军。但这个成绩几乎全靠增程式车型得来的。也就是说,理想还在自己的舒适圈中。

但当市面上的增程式车辆越来越多,理想汽车需要找到新的突破点,实现自身价值的延续。

摆脱“没有技术”的标签

低级卷价格,高级卷技术。纯电车型是展示车企“肌肉”的,电驱的功率密度和额定功率是体现电驱产品的硬指标,而电池技术更是如此。此外,纯电车型的续航能力,热管理水平都将决定车辆的综合能耗,能耗、续航则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车企的技术水平。而理想汽车尚未在纯电领域证明实力,如果纯电车型销量不佳,将影响其估值水平。

除了纯电整车外,理想汽车也需要在零部件领域有所建树,才能摆脱上述标签。

加码智驾研发,涵盖机器人业务

如果说汽车是每个家庭一辆,那么未来机器人可能会像手机一样人手一台。老龄化、少子化等趋势下,机器人或者迅速普及到每个家庭。汽车的智能驾驶赛道同样也能移植到机器人之上。机器人为人工智能核心载体,能通过软件算法的迭代持续提升性能,将拥有较为广泛的产业应用。

据国金证券研报,以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为例,规模化市场成熟后,预计产品需求接近6800万台量级,市场前景美好。马斯克表示,人形机器人具备一定程度智能化,可以替代体力劳动,有望在3-5年后实现量产,量产后将达到数百万台,其价格可能低至于2万美元。

编后语

另辟蹊径,错位竞争是理想成功的关键因素。李想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化解了当前电动汽车最难接受的补能问题,帮助理想汽车站稳了脚步。在交付了100万辆车以后,不夸张的说,理想汽车已经完成了上岸,但在激烈竞争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理想汽车要走的路还很长。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