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初立淮南时,陶谦才是他的首要大敌,中原三强的战略局面

熠彤说历史 2023-09-16 02:42:02

193年袁术赶走扬州刺史陈瑀,得以在淮南成功立足之时,徐州牧陶谦已取代了他曾在豫州的影响力,成为了长江、黄河之间比谁都强的霸主。

(陶谦成为中原一时之霸)

然而此时北部的曹操已完成了兖州的整合,南方九江的袁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有强大的实力。

于是三方势力即将上演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原大乱战。

而横在中间的陶谦势力,自然而然地成为袁术、曹操都必须首先打击的对象。

(中原三大势力局势)

陶谦的作死之路

陶谦的作死,根源于他低估了袁术这小强的生存能力,落井下石以为袁术必亡,结果还没等袁术死透,就又主动出手挑起了对曹操的战争。

结果袁小强不但没死,还在九江站稳了脚,又把北面的曹操得罪了,一下子成为了两大势力共同的复仇对象。

话说陶谦本是袁术盟友公孙瓒的盟友,有着共同的敌人袁绍、曹操集团,本来属于一个阵营的。

在192年底,在徐州别驾赵昱、治中王朗的帮助下,他从徐州刺史升为了徐州牧,统治力从北徐州的东海、琅琊、彭城三国,扩张到了南徐州的下邳国和广陵郡,即整个徐州。

其中广陵太守正是朝廷晋升的赵昱,而下邳相是陶谦的丹阳小老乡笮融,自己人。

(陶谦实质很强势)

陶谦非但不是很多人认为的自守之主,他的进取心还不是一般的强。

同在192年底,他利用在中牟的朱儁,效仿当初的反董卓联盟,也拉了一个反李傕的联盟,挖中原其它州的墙角。

其中参加者就有豫州的汝南太守徐璆、沛相袁忠,兖州的泰山太守应劭,青州的北海太守孔融。

到193年早先,袁术北上陈留被曹操、袁绍联军大败,千里逃到淮南。

陶谦看准时机,迅速对原属于袁术的豫州下手了。

利用徐州大族下邳陈氏,让陈瑀阻挡袁术到淮南,起用陈珪夺取沛相。天下仅次于南阳的大郡汝南,也在太守徐璆的带领下站在了陶谦一边。

刚好此时下邳人阙宣聚众叛乱,陶谦以为袁术在淮南要被陈氏兄弟围堵死无疑了,就借势联合阙宣,同时从山阳、任城和泰山两路入侵曹操的兖州,准备独霸中原。

(陶谦想灭曹操独霸中原)

之所以这场进攻雷声大雨点小,打得并不猛烈,可能有想迫使加入了他的联盟的泰山太守应劭选择站队因素。

但主要原因绝对是南边的袁术居然赶走了陈瑀,活过来了。

自己这样搞袁术,袁术不报仇是不可能的,陶谦就对曹操的入侵收了手,杀了阙宣。

毕竟同时挑两家,是战略大忌。

但想打别人就打,看到形势不对,就想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瞬间陷入战略困境,让之前意气风发、宏图大略的陶谦心理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在小人的唆使下,干下了越来越多的蠢事。

(袁术立住脚让陶谦陷入两面受敌局势)

陶谦的战争准备

曾经的陶谦驱逐徐州黄巾,知人善任,从谏如流,礼遇名士,短短时间就让徐州成为了流浪士族、百姓的向往之地,是何等英明。

但此时南北两面的压力,让他在非常之时,行了非常之举。

如果按照投到徐州的许子将(许劭)的说法,危难时刻这才暴露出了陶谦“心术不正”的本性。

陶谦不但亲小人远贤臣,疏远了赵昱这样品德高尚,有大才的大名士。

要知道赵昱的广陵郡,那是对抗袁术的重要前线之一啊!

(广陵太守赵昱有大才德)

他还对投奔徐州的士人采取了不信任的态度,猜疑他们是曹操、袁术的内鬼。

比如尚仅十八九岁孙策,陶谦都因其父孙坚曾是袁术大将,而想谋害他。

这样的战争准备,简直就是白色恐怖,将徐州好不容易得来的人才资源,大量地逼到了南方。

而他重用的是曹宏等谗佞小人,为提防又不激怒曹操,聚兵于靠内的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没敢在前沿沛国北部建立坚固的防御体系。

在对抗袁术的南部,疏远赵昱却又不更换太守。因陶谦的核心利益在北徐州三国,南方战线基本就是让赵昱、笮融、下邳陈氏、徐璆各自守土的状态。

然后委派的是笮融这样的恶人,督运三郡粮草,为即将爆发的大战做粮草准备。

不知几成落入了笮融私人的腰包。

(笮融后来祸害了南徐州)

典型的no作no die,难怪后来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无人可用,难怪后来徐州人才贫乏,难怪他从极盛到灭亡就这么一两年的事!

袁术的战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袁术的战备和陶谦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首先袁术攻打陶谦为复仇,本就是出师有名。但这还不够,他还要占领徐州的地盘,这就需要一个正当性。

于是他给自己封了一个徐州伯。(《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

千里之外设方伯,八州八伯。然则牧、伯一也。伯者,主一州之长;牧者,言牧养下民。--《礼记·王制》

州伯和州牧是一样的,只是称呼不同。

(袁术自称徐州伯即向陶谦宣战)

这个称呼一公布,就表示袁术一定要攻打陶谦的徐州,并且还要合法合规地占领并统治徐州的土地。

陶谦就是他当前非打不可的首要敌人。

当然,此时的陶谦很强大,袁术之前差点彻底灭亡,现在也只是新郡初立,想打陶谦还是有难度的。而且实力连和曹操比,都远远不如。

所以,陶谦把主要力量还是用在北方防守曹操,南方有四个郡国和袁术接壤,四防一还是优势很大的。

刚开始,袁术并没有立即大规模和陶谦开战,但不排除有些小打小闹。

让曹操误以为双方已经开战,所以后来率先对陶谦发动了进攻,推到了多米诺骨片的前一块。

(曹操在袁术之前对陶谦发起大举进攻)

从曹操先动手来说,袁术就取得了三方较量的战略优势地位。

所以后来的三方的结局是,陶谦死徐州易主分裂,曹操的兖州老家都差点丢了,只有袁术成了大大的受益者,得以趁机东山再起,再次成为中原霸主。

第三方面,袁术的主力在九江郡枕戈待旦,派出偏师吴景带着部分孙家军,攻取了后方的丹阳郡。

这不仅保证了能有个稳定的后方,增加补给来源,还能征到优秀的丹阳兵,增强战斗力。

另外,还能削弱丹阳对陶谦的支持。

陶谦在家乡丹阳很有声望,在徐州就有不少的丹阳兵跟随征战,又有笮融等丹阳士族跟随。

不取下丹阳郡,难保丹阳不继续对其支援。特别是原丹阳太守周昕是袁绍的人,必然会趁袁术和陶谦交战,背刺袁术,支援陶谦。

(袁术攻打扬州不服从的势力)

还有就是袁术把背后的扬州,当成了自己的物资提供基地。

后来袁术全面攻打陶谦,向庐江太守陆康“借”粮,陆康不肯,就派孙策将他灭了。

扬州的其他郡,袁术必定也找他们要过东西,摄于袁术相对于他们的强大,及没有类似庐江的事件发生,大概率袁术是得手了的。

正是因为袁术做出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很快曹操一对陶谦动手,袁术就迎来了他全面北进,迅速扩张的良机。

总结

历史事件环环相扣,很多人没注意到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关于袁术的成功,史料写得很隐晦。我们先从关联事件中,看出当时中原三强的战略局面,后面再看他们是怎样各自捉对厮杀的。

此时的袁小强同学,全力以赴备战,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到来,便要疯狂地全面扑向大敌陶谦。

1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