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封建王朝。宋朝从建立开始,就裁减冗官、精简机构,但直到南宋末年,官员队伍达到30000多人,数倍于宋朝全盛之时。那么为什么宋朝越裁减官员,官僚队伍反而越来越庞大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杯酒释兵权埋下制度设计的病因
公元960年正月,后周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在谋士赵普的建议下,策划了一场陈桥兵变,在喝醉酒“糊里糊涂”的情况下,被部下强行把黄袍披在了身上,他“不得不”登上皇位,改国号为宋。从此,宋朝正式建立。赵匡胤上台后很快发现了新朝廷面对的困局——自唐末以来直至五代十国形成的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过大。赵匡胤自己也是从节度使做到殿前都点检,然后上位的,若此问题不解决,其他人也会效仿他,他这样他的地位就不稳了。
宋太祖赵匡胤
节度使拥兵自重,掌握地方军、民、财权三大政,可以不经皇帝批准自行任免官员、财政收入不上交中央,属于封疆大吏。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赵匡胤定下了“杯酒释兵权”的大计。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的一个晚上,赵匡胤邀请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禁军主要将领在一起喝酒。喝着喝着,他们慢慢发现皇上面有忧色,于是都问皇上怎么回事?赵匡胤就对他们说:如果有朝一日黄袍披在你们身上,这皇帝你们是做还是不做?石守信等人明白了赵匡胤的意思,第二天都称病,主动要求解除兵权。
于是,赵匡胤将他们都调到外地去当节度使,使其,脱离原来掌握的军队,另一方面取消殿前都点检和殿前副都点检这两个职务,由殿前都指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布军都指挥使,分别率领禁军,合称“三衙”,互不统属。
紧接着,解决的是节度使权力过大的问题,赵匡胤采取两步走的措施,他首先将所属地方的赋税全部运到中央,仅留一小部分维持地方日常开支,节度使的财权被剥夺了;其次削兵权,赵匡胤下令各州府挑选精兵充实禁军,以此削弱节度使的军事实力。
节度使权力过大的问题基本解决后,赵匡胤着手解决宰相权力过大的问题。有一次赵匡胤在接见宰相的时候,他利用宰相范质、王溥呈递奏折未及落座的时候,暗示手下将其座位撤走。从此,宰相只能站着向皇帝奏事了。赵匡胤又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掌实权,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又设枢密院管国防军事,三司(盐铁、度支、户部)管财政。
宰相赵普
二、花钱买稳定
无论哪一层级的收职权、财权和兵权,赵匡胤及后面的统治者需要“花钱买稳定”,冗官的结构性成因,最初便来自这里。节度、团练、防御使和观察、留后、刺史等原来在地方上掌握重权的职务,需要由中央直接派出的权判知州、知府、通判等来处理。原来由州府长官一人负责的事务,需由一名知州(或知府)与一两名通判一起处理。
三、特奏名:养冗官买稳定
“特奏名”是区别于“正奏名”的不按分数线录取。只要够年头和科考次数都有望进入组织队伍。终两宋时期,科举共取士约11万人,其中正奏名占有6万人,特奏名5万人。宋朝时期,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虎视眈眈,特有的国情也让特奏名现实存在的基础。宋仁宗时,两个落榜生张元、吴昊跑到西夏去效力,让朝廷颇为头疼,因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将其二人倚为左膀右臂,频繁进攻宋朝,为祸十余年。笼络天下英雄,使得数量庞大的体制外人士都有觊觎官途之心,不再有心思犯上作乱。
四、恩荫制度
恩荫制是指组织内高层官员的子弟可以不经科场考试或其他选拔程序直接做官的制度。通过这一项制度进入官僚组织的人数又远高于科举取士中正奏名和特奏名的数量之和。
总而言之,尽管宋朝统治者不断裁减冗官、精简组织架构,但是由于以上4种原因,导致最终官僚队伍越来越庞大。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和评论。
宋太宗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