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官员疑惑:欧盟对华汽车加税比美国低,为何中国态度如此不同

江卿曻啊 2024-11-14 09:28:44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随着对中国加征关税问题,中欧贸易关系再次成为焦点,近日,一位欧洲官员向中方记者抛出了一个颇具目的性的问题:“欧盟对华汽车加税比美国低,为什么中国不反制美国?”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决定,也是引起了国际上的动荡,为什么欧盟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中国为何对美欧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欧盟加征关税

2023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代表投票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终裁草案。

表面上看,欧盟此举似乎是为了保护本土汽车产业,但实际上,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说法,他们认为中国对本国电动汽车企业进行了大量补贴,扭曲了市场竞争,导致欧洲传统燃油车企业失去了竞争力。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也被视为一个因素,欧盟认为中国支持俄罗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欧洲的“敌人”。

然而这个决定在欧盟内部并非一致赞同,事实上,它引发了严重的分歧,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国家明确表示反对这一决定。

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他们“坚决反对”这一措施,匈牙利国家经济部工业事务副国务秘书纳吉·亚当更是直言不讳地称这是一个“误导性的保护主义行为”,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些反对声音并非无的放矢,加征关税可能会给欧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它可能会打击欧盟的“绿色雄心”。

欧盟一直致力于成为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设定了到203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在1990年水平基础上减少至少55%的目标。

然而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无疑会提高电动汽车的价格,减缓欧洲的电动化进程,与欧盟的碳减排目标背道而驰。

舒曼警告,这一决定恐将对欧洲经济造成连锁反应,不仅本土车企可能遭受打击,普通消费者也将面临更高的购车成本,最终可能导致整体经济增长放缓。

欧洲消费者可能需要以近乎翻倍的价格购买替代车型,这直接损害了欧洲人民的福祉。

更重要的是,许多欧洲企业已经与中国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销往欧洲的。

如果征收反补贴税,实际上是在征收欧洲自己企业的税,这无疑会打击欧洲企业的发展。

在当前欧洲经济低迷的背景下,这一决定的负面影响更加令人担忧,预计德国今年的经济可能会衰退0.2%,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的汽车产业链辐射整个欧洲。

例如西班牙是德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国之一,反补贴税不仅无法解决欧洲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多麻烦。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要问:欧盟的这一决定是否真的能够保护欧洲汽车产业?还是说,它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甚至可能引发一场中欧之间的贸易战?

中国的应对之道

事实上,中国对美欧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对美国,中国似乎更倾向于谈判和让步,例如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中国曾承诺进口约3000亿美元的美国物资。

而对欧盟,中国的态度则相对强硬,这种差异化策略的背后,是中国对美欧实力差距的清晰认知。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中国一贯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对外经贸关系,我们的政策是基于对全球经济形势和双边关系的综合考量,”

这番话虽然外交而谨慎,但也暗示了中国的策略性思考,对美国,中国更多地是在谈“前景”。

只要美国不在台海问题上挑衅,中国就愿意在某些领域与美国合作,这种策略既有利于维护中美关系的大局,也能为中国赢得发展空间。

而对欧盟,中国则更多地在谈“交易”,欧洲距离亚太较远,双方的交集主要集中在经贸领域,这给了中国更多的操作空间。

中国的这种差异化策略也反映了其对国际形势的精准把握,中国不是在单纯地应对贸易摩擦,而是在塑造有利于自身的国际经济秩序。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对欧盟的加征关税坐视不理,相反中国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首先中国将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终裁措施起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国正考虑对欧盟的某些产品,如法国的白兰地和西班牙的猪肉,采取反制措施。

这些反制措施的选择颇具策略性,它们主要针对欧盟的农产品,这不仅能对欧盟造成经济压力,还能在欧盟内部制造分歧。

因为农民在欧洲各国都有较强的政治影响力,他们的利益受损可能会影响各国政府的决策。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反制措施巧妙地避开了对德国的直接影响,这一策略可能会在欧盟内部造成更大的分歧。

因为德国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在这次加征关税中似乎获益最多,却没有直接承担反制的后果。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反制措施已初见成效,今年前八个月,中国对欧出口仅微降0.7%,而欧盟对华出口却骤减15.4%,这一趋势凸显了中国在贸易博弈中的优势地位。

这表明中国正在逐步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而欧洲可能正在失去中国这个重要的海外市场和利润来源。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反制措施会给欧盟带来哪些深远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这场贸易博弈中,谁才是最终的赢家?或者说,是否存在一种双赢的可能?

中欧贸易的挑战与机遇

欧盟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俄乌冲突的持续不仅导致能源价格高企,还严重影响了欧洲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预计今年经济可能萎缩0.2%,这种经济低迷不仅影响欧盟的整体实力,还可能加剧内部矛盾。

欧盟内部在对华政策上存在严重分歧,虽然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但这一决定在欧盟内部遭到了多个国家的反对。

这种分歧不仅影响欧盟的决策效率,还可能削弱其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更值得关注的是,欧盟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压力。

随着2024年美国大选的临近,特朗普重返白宫的预期给欧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正如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所言:“欧洲需要找到一个公平且适当的平衡点,既能够让欧洲消费者接触到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技术,同时也能保持欧洲本土的产业优势和产能,”

对中国而言,未来4个月是一个关键期,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加征关税决定是一个临时性措施,有效期为4个月。

未来四个月是关键期,中国或将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让欧盟深刻认识到贸易战的潜在风险,这一策略旨在促使欧盟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寻求更为平衡的贸易关系。

尽管面临挑战,中欧双方的谈判大门并未关闭,11月2日至7日,中欧技术团队在北京进行了5轮磋商,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这表明双方都在寻求一种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中欧双方如果能够本着这样一个原则,尤其是在技术等层面,找到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双方又都能接受的方式。

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弭欧洲对华征收反补贴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对双边来讲,是一种双赢。

事实上,中欧合作的潜力远未被充分挖掘,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中欧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加强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特别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中欧合作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此外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等全球性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加强合作不仅能够为双方带来经济利益,还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结语

欧洲官员的那个问题——“为什么不反制美国”——恰恰揭示了国际贸易关系的微妙之处。

当然现在欧盟的经济已经在走下坡路,如果在中国交流之后,仍然质疑跟中国“打”贸易战的话,那么中国市场只能对欧盟关闭。

参考文章

观察者网2024年11月11日《法比安·祖莱格: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的关税比美国低,为什么中国态度如此不同?》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