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就业大摸底,建筑工人微减600万,汽车产业暴增5万人!

科技咨云不计算 2025-01-17 05:38:31

对中国而言,过去几年里最重要的数据是什么?

不是消费、不是进出口,而是就业、就业、还是就业!

作为民生和经济之本,就业是许多问题的根源,消费萎靡的本质是就业萎靡,经济停滞的本质是就业停滞,想要理清中国过去几年里面临的诸多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就业数据入手。

上个月,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了第五次经济普查结果,除了将2023年的GDP数值进行了上调3.4万亿的修正外,普查还对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从业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透过这些数据,我们或许能来解读一些过去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

近两年的互联网寒冬,对就业的影响真的有舆论说的那么大吗?

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们,最终流向了哪个行业?

什么就业方向当下最受欢迎?哪个行业正处隆冬?体制内人员和全国就业人数的比例,又是多少呢?

只讲你听得懂的商业故事,大家好,我是咨云君。

01

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由反垄断催生而出的这场互联网寒冬,对就业实际的影响并没有舆论说的那么大。

以这次的五普数据来看,截止2023年末,我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的从业人员数为242.2万人,相较2018年增长了97.9万,增幅达67.84%,互联网行业近两年的增长势头或许略有放缓,但把时间维度拉长到普查区间来看的话,其增幅足以在诸多行业中名列前茅。

但从绝对值来看,242.2万别说是放在14亿人面前,就算是在每年新增的1000多万应届毕业生面前都是杯水车薪,那些刚步入职场就年入三十四万的互联网神话,实际上和99%的国人都没有什么关系。

而互联网寒冬之所以搅动起如此大的风云,恐怕还有着从业者本身就是社媒平台高频使用者的原因。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统计局概念中的互联网企业,更多是指类似腾讯、字节、阿里这类的平台型企业,而诸如电信、游戏、APP软件开发、MCN、直播等大家理解中的互联网,则统一归属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8年时就业人员为678万人,2023年增长至1107万人。

整个IT行业,就业人数从2018年的1007万增长到了1672.1万人,增幅达58.42%,是过去五年里我国人员增幅最大的5个行业之一,其对就业人口的吸纳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低。

近两年就业形势之所以严峻,一个原因是每年新增毕业生人数不断上升,从2018年的820万人增长至2023年的1158万人,与此同时,原本能够消纳众多就业的产业进入周期低谷,这更进一步的加剧了就业压力。

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性行业就是建筑业与金融业。

在五普数据中,建筑业相较2018年的从业人数,减少了693万人,是过去五年里中国从业人员减少最多的行业,对应了本轮周期中房地产衰弱而带来的基建投资、项目开工数的减少。

金融业方面,从业人数相较2018年减少了583.2万人,降幅高达31.84%,意味着过去五年里,每10位金融从业者中有3位转行离开,这组数据对应了我国近几年里在金融行业展开的一系列监管、整顿动作。

02

把视角维度再进一步拉长,从整个第二、第三产业的视角来看,还能看到我国经济当下的发展趋势。

通常来说,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又统称为非农就业,是重要的经济数据,在以往的统计中,以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为主的工业蓝领人数,都比以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产业为主的服务业蓝领人数要高的。

但在这次的五普中,服务业蓝领以2.2亿的就业人数首次超过了1.93亿的工业蓝领,这其中最显著变化的就是服务业蓝领,相较2018年增长了4273万人,对应了快递、外卖骑手、摆地摊等现象的爆发性增长。

在工业蓝领领域,除掉我们前面提到过锐减680万的建筑业外,制造业在过去五年里的就业人数也减少了127.9万人,具体到细分产业上,金属制品、废弃资源再利用、仪器仪表等7个工业产业就业人数增长了10%,对应了十四五期间的双碳与绿色经济发展目标。

而包括电力、造纸、纺织和重化工在内的13个工业行业出现了从业人数减少,其中以纺织业下降为最,就业人员流失87.2万人,对应了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产业现状。

最后,来到大家最关注的一个环节。

2023年,全国体制内人员较2018年增长了836.1万。

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增加了272万人,教育行业体制内人员增加了371万人,卫生行业体制内人员增加了194万人,科研行业体制内人员减少27万人,文娱行业减少2万人,水利行业增加5万人。

从人员增幅数量的角度来看,全国体制内过去五年里的增量,在全行业增量榜中,位列第三名,仅次于3000万的批发零售和1800万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消纳了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但,体制内这一就业方向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很难在保持这样快速的增长了。

截止2023年末全国体制内人员总量来到了6214.4万人,基于农业税减免政策,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二三产业,截止2023年末,非农就业总人口为6.05亿人,以此作为对照来看,供养比接近10:1。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殷剑峰团队在2020年曾发布过这样一组数据,在国家财政中,向体制内职工支付劳动报酬占政府可支付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33%提到了到2019年的50%。

而截止2020年,政府雇员的劳动报酬开支,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高达34%。

2019年,发改委发文表示要对收缩型中小城市瘦身强体,2020年后,小县缩编试点在山西全面铺开,山西河曲县36个党政机关缩减为22个,1964名事业编制核减为659名。

2023年3月,国务院发布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对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24年8月,山东省10部门统一印发省属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决定。

在缩编的大风向前,考编的竞争程度无疑将更上一个台阶,甚至,即使上岸了也未必安稳。

03

结合过去五年的就业情况和今年的经济、产业情况,当下的就业市场,用一句前途光明看不见,道路曲折走不完来形容也不为过。

一方面金融、地产、建筑行业仍然处于周期低谷,这意味着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为消纳就业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当前大力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似乎很难直接在就业数据上进行体现,以汽车产业为例,2023年末全行业就业人数557.6万人,相较于2018年仅增长了5万人。

高端科技产业并非人力密集型产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光是建筑业,过去五年就对外输出了693万的劳动力,是汽车产业新增就业岗位的138倍!

当然,这不是说发展高端产业无用,而是它们对周边产业的辐射带动需要一定时间,这也意味着,想要消解当下就业紧张的局势,恐怕还尚需些时日。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只讲你听得懂的商业故事,我是咨云君,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