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在瑞士银行存400亿,2008年去世,至今子女取不出这一笔钱

嘉志阅览过去 2024-11-02 17:12:44

台湾商界传奇王永庆,曾将一生积累的巨额财富存入瑞士银行,为家族留下一笔坚固的财产保障。2008年他骤然去世,按照瑞士银行的政策,这笔遗产的继承过程变得复杂异常。

王永庆的子女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获得继承权,却在瑞士和台湾之间的政策限制下屡屡碰壁,台湾当局提出需缴纳300亿新台币的高额遗产税才能介入,一时间进退两难。

贫寒出身的王永庆

20世纪初,王永庆出生在台湾嘉义县,家庭普通且贫困。当时台湾正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经济发展滞后、社会阶层分明,普通百姓难以摆脱贫穷的束缚。

王永庆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艰辛,童年时期的他经常帮助父母干农活,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因经济条件限制,王永庆也没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初中时期便从学校退学,而后回到家里投身劳动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学一门手艺,便送他去嘉义的一家米店做学徒,也正是在这间小米店里王永庆开始接触商界,为后来的人生埋下伏笔。

每天的工作辛苦而单调,他却从中看到不一样的机会,后来便开了自己的米店,向父亲借了200元开作为启动资金。这个举动在当时大胆而激进,毕竟当时的台湾处处都是米店。

王永庆却并非盲目冒险,观察到许多米店因服务不到位或米质不佳,失去一批又一批的顾客,自己可以通过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他还在新开的米店内设置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服务,比如为顾客免费清理米缸,定期检查米的品质,甚至亲自送米上门,凭借优质的服务赢得顾客的认可。

最初米店每天只能售出少量大米,后来生意逐渐扩大,勤劳和真诚获得回报,生意日渐兴隆。几年间便积累大量的稳定客户,20多岁时就有了一定的积蓄。

米店生意逐渐稳定后,王永庆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开始寻找新的发展领域。彼时二战刚刚结束,台湾社会逐渐恢复正常生产,基础建设和日常用品的需求急剧上升。

战争期间各地资源紧张,战后社会重建、家庭恢复需要大量木材作为原材料,价格迅速上涨,王永庆很快就洞察到木材市场的巨大潜力,果断地进入木材行业。

凭借多年积攒的资本购入一批优质木材,台湾和平的社会环境以及市场需求的急剧上升,使得他的木材生意很快取得成效。

25岁时,王永庆的个人财富大幅增加,具备进一步扩张的资本实力。

1954年,台湾政府希望通过工业发展加快经济进步,政府官员主动找到王永庆,希望能创办一家塑料公司,为新兴产业提供原材料。

对塑料行业进行多方面的调研,王永庆发现塑料行业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但市场潜力巨大,再加上台湾的塑料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大量空白的市场需求。

毫不犹豫敌将资金投入塑料行业,成立福懋塑料公司,次年就正式投入生产。起初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生产PVC塑料产品,但市场需求不明确,产品销路一度遇到瓶颈。

王永庆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积极调整生产策略,逐步开拓销售渠道。他对市场的需求变化保持高度敏锐,不断优化生产线、提升产品质量,逐步打响公司品牌。

60年代末,福懋塑料公司已发展成台湾规模最大的塑料企业之一,王永庆也拥有了别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财富。

投资医疗

随着事业不断扩展,王永庆的追求也变得不同,积累财富的同时也秉持着回馈社会的信念。

除此之外,他始终记得父亲早年因贫病未能得到救治而去世,深刻认识到台湾医疗资源匮乏的现状。

1976年他投资创立长庚医院,希望以较低成本为更多家庭提供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长庚医院的建成,极大地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公益理念得以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庚医院逐渐发展为台湾最大的医疗服务机构之一,成为王永庆公益事业的代表,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商业声誉,也为家族积累良好的社会形象。

70年代末至80年代,全球化不断推进,台湾经济加速增长。王永庆察觉到电子和石油领域的潜力,将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这些新兴行业中,并迅速获得成功。

台湾塑料公司逐渐演变成涵盖石化、电子、医疗等多元化产业的集团,形成王氏企业的独特品牌和影响力,王永庆的家族财产不断增值。

随着年事渐长,王永庆开始担心,到如何确保家族财富平稳传承。王氏家族庞大,公开的婚姻关系便有三段,分别为童养媳郭月兰、第二任妻子杨娇以及第三任妻子李宝珠。

三位妻子为他共育有9名子女,家庭结构的复杂性给他的财富传承带来巨大挑战,也让王永庆生前早早开始筹划财产分配。

确定财产如何分配的过程中,王永庆为避免直接分割财产引发的争端,便在海外设立家族信托基金,同时将部分资金存入瑞士银行,以确保家族成员能够享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我们都知道,瑞士自1815年《维也纳会议宣言》后确立永久中立国的地位,其金融业因此不受国际纷争的影响,瑞士的银行制度也因此成为全球富豪资产存放的首选。

瑞士银行以其严格的保密制度和安全性著称,客户信息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不会轻易向其他国家政府披露客户信息,甚至在户死亡后也不会直接将资产转移给继承人。

王永庆的巨额财富选择存放于瑞士银行,正是看重其稳定的政治立场和金融制度的高安全性。

这种制度对避免信息泄露和防止财产风险十分有效,但对那些未在生前做好妥善安排的客户而言,也可能带来麻烦。

遗产的困境

2008年王永庆突然离世,生前他对自己的财产做了谨慎的安排,不曾想却导致存放在瑞士银行的400亿台币,未能及时传给家族继承人。

王永庆去世后,家族迅速展开财产继承工作,特别是400亿台币的瑞士银行存款引起家族成员的广泛关注。

家族子女原本希望提供继承证明,来顺利提取这笔存款,但瑞士银行根据当时的法律制度,拒绝直接向家属提供财产。

王永庆去世的2008年,瑞士银行尚未实行自动交换客户信息的国际协议,瑞士金融机构对客户信息的保密仍然非常严格,为继承人获取存款增加不少难度。

为了打破僵局,王永庆的子女们曾尝试通过法律手段与瑞士银行交涉,试图以血缘关系证据来取得继承权。

瑞士银行对此的回应依旧严格,根据银行制度,他们无法直接向继承人提供账户资金。

很显然,仅依靠血缘关系证明在瑞士银行的制度面前是行不通的,更复杂的法律程序则会拖延时间,甚至有可能导致资产被冻结长达数十年,成为无法使用的遗产。

多次与瑞士银行沟通无果后,王家子女转而寻求台湾当局的帮助,希望通过政府途径来获取瑞士银行的支持。

台湾当局在接到家族请求后,提出另一项条件,要协助取回存款,家族需要缴纳300亿台币的遗产税,这一要求让王永庆的子女再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他们希望获取父亲留下的400亿台币资产,可高昂的遗产税几乎是资产金额的四分之三,甚至即便缴纳这笔遗产税,也无法完全确保瑞士银行方面会顺利释放资产。

除此之外,家族成员担心一旦缴纳巨额遗产税后无法提取存款,将面临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王永庆子女内部出现分歧,部分家族成员认为可以通过台湾当局的协助取得存款,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支付300亿的遗产税过于昂贵,且无法保证成功提取风险极高。

每位家族成员的资产状况不同,尤其是大房、二房、三房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是否缴纳遗产税的问题上迟迟未能达成一致。

这种分歧加剧家族之间的关系紧张,使得提取存款的事情陷入僵局,由于家族内部未能形成统一意见,双方在此问题上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现如今,这件事情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多年,存款仍然被冻结在瑞士银行中,自己的钱却拿不回来不得不让人唏嘘。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王永庆:一粒米带来的成功 - CNKI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