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深夜致电中方,言辞恳切长谈近一小时,欧盟团队或将赴华谈判

李典谈国际 2024-10-29 04:19:40

随着欧盟指定的电动车终裁日期日渐临近,中欧双方的谈判仍在紧张进行,就在此时,欧盟方面深夜向中国打来电话,双方谈了一个来小时。

本次中欧双方都具体说了一些什么?中国和欧盟的这次纷争能顺利结束吗?

欧洲方面这次十分着急找中国

要想理解欧盟这次的动作,我们就得先看看欧盟之前都做了些什么事,就在本月4日,欧盟方面开启了对华新能源汽车的制裁草案的投票。

条款十分简单,征收高额税收,有接近5成,时间也非常长,长达五年,这意味着这个草案一旦落地生效,中国车企在欧洲的市场大幅萎缩。

说白了,在品质相同的情况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订更高的价格才能免于亏损,这势必将使得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大幅降低。

而且,中国方面也不是没有做出努力,在欧洲开启投票之前,中国车企就向欧洲方面让步,可以以3万欧元作为最低售价,以牺牲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为妥协,遭到了欧洲方面的拒绝。

欧盟对此给出的理由也是相当可笑,原因是为了避免廉价汽车充斥欧洲市场,4万欧元才是欧洲的最低预期。

而蹊跷的是,作为欧洲汽车大国的德国却在本次投票中投下了反对票,这大大超出了欧盟方面的预估。

德国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欧盟本次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的制裁本质上就是一个双输的政策,这将会使得欧洲的消费者选择空间大幅度降低,同时也让“低碳欧洲”的构想成为泡影。

最重要的是,如果此裁决正式落地,一向宣扬自由贸易的欧洲将彻底不复存在,欧洲的贸易信誉将大打折扣。

可欧盟方面似乎完全不在乎这种代价,继续推进投票,连一向和中国交好的法国也选择在本次投票当中投下赞成票。

中国方面也是丝毫不惯着,迅速针对法国的白兰地产业开展制裁措施,同时进一步向外界说明,如果欧盟选择在新能源汽车问题上步步紧逼,无理取闹,中国还将进一步提上制裁力度和广度。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选择进一步加强和欧洲之间的谈判。

中间断断续续谈了几周,中间甚至出现了中国方面和欧盟开大会,欧盟方面悄悄拉着中国部分企业开小会的场景,中方也及时向我方企业做出提醒,在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做出正确选择,保持团结一致,不要被一点蝇头小利所迷惑。这才掐断了欧盟方面的企图。

而实在没办法的欧盟方面,终于在本月25日给中国打来电话,而且是视频通话,中方也选择了赴约。

从官方公布的谈话结果来看,中欧还是谈出了一些结果,中欧可以继续深入谈,

欧洲方面的意思很简单,即便最后10月30号关税决议真落地了,中欧双方也能继续谈,不代表决议一落地,中欧双方就彻底没得谈了。

欧盟自己也知道,中欧之间不管怎么谈,汽车价格是核心议题,但是由于本来自己就理亏,继续狡辩下去只会让欧洲脸面扫地。

中国方面的态度则非常清晰,价格问题双方可以谈,但是中国必将继续坚定不移地维护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

但是欧洲必须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和中国继续谈,这一席话很明显指的是欧洲找中企开小会的行为。

在会议最后,中国方面也给欧盟指出了一条路,中方愿意继续谈,欧洲可以直接派人来谈。

那么,本次欧洲的找茬,到底是为了什么?

欧洲到底有何打算?

我们从今年下半年对欧洲对中国的动作当中不难看出,“对华强硬”成为了欧盟对待中国的关键词,不论是在中国的内政上,还是经济贸易上,欧洲正在想尽办法给中国添麻烦。

就在最近欧洲理事会主席在金砖峰会落幕不久后发言,认为欧盟需要停止对其他国家的说教,才能继续对抗中国。

这一席话道尽了本次中欧关税谈判的本质,就是欧洲正在调整对华路线,从合作转向对抗。

而实际上,欧洲本次找事的背后,还有另一层面的考量,根据英媒的预测,欧洲实际盯上的并不仅仅是中企在欧洲的市场,而是中国车企的超前技术。

随着欧盟逐渐在波兰、罗马尼亚、立陶宛等地建立汽车工厂,欧洲想将中国车企彻底“赶出”欧洲市场。

但是由于中国车企强劲的技术,使得欧洲又不得不将中企引入欧洲,在欧盟的构想当中,一旦有中企选择在关税问题上妥协,欧盟就可以顺势将在东欧地区的工厂“借给”中国使用,届时,欧盟再掠夺中国车企的技术就非常简单了。

因此,本次谈判的关键一方面在于争取更大的市场,而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要守住底线,不给欧盟可乘之机。

不论如何,本次中欧关税谈判只是欧洲对抗中国战略的一个缩影,中国面对这一状况还是要选择谨慎面对,不仅仅要自身有着超强的战略定力,也要让我们的企业不被蝇头小利冲昏头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