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故事(12)︱流连秋林公司周边老建筑

绮彤谈旅游 2024-09-09 01:10:35

越来越喜欢去逛哈尔滨的老街区,尽管这些街道起过无数次,但如果你怀着一份了解与欣赏的心情,专程前去感受,看到的建筑与得到的收获是完全不同的。

这天早晨我去的是秋林公司的周边,有果戈里大街、东大直街、阿什河街、花园街、辽阳街等。这片算是我比较熟悉的街道,因为我1991年来到哈尔滨就住在辽阳街,正好住了十年。

那时候逛秋林是一大乐事,记得夏天最热的几天,当时家里没空调,就去秋林逛店加乘凉。离家几百米的几个教堂天天路过,宗教节日的时候门前聚集好多的人,那时没有周边的小广场。

其实走在这些老街上,想了解的既有老建筑中的历史故事,也在回味自己与之曾经有的过往。这些年陆续也记录了一些,但每次的环境和感觉都不不一样。

这是2024年的9月初的记录,在多年以后又将成为历史,那时再回望又该是什么滋味?

从果戈里大街向秋林公司方向,最先进入眼帘的就是阿列克谢耶夫教堂。造型秀美、色彩鲜艳的教堂是这条街上最亮丽的一幢建筑。

但最影响它整体美观的是教堂左边的一个简易舞台,已经在这个广场上停留了十多年,它就那么有必要一直保留在这个广场上吗?

去年冬天索菲亚教堂成为红透天的旅拍网红打卡地,其实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完全可以与之媲美,但周围的环境和氛围所限,影响了它的光芒,在这里拍照还是很出片的。

整座建筑工艺堪称完美,清水红砖砌造,窗额屋檐的曲线造型圆润流畅。

教堂最精致的部分是钟楼的三段式设计,每一段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层次丰富,线条繁复且优美。

这幢教堂经历四年于1935年建成,是沙俄护路队的随军教堂。现为天主教堂使用。

十几年前我曾随朋友来教堂拍过做礼拜的仪式,这次来发现教堂对外开放可以进去参观。

冰城馨子

这个教堂穹顶上的玻璃是贴着白色的窗纸,透着一种别样的庄严肃穆。

2012年我在这个天主教堂记录了复活节弥撒的全过程

教堂的旁边有个果戈里宾馆,据说门前果戈里的雕像与这条街并没关系,但楼房窗子的阳台和遮阳篷还是很欧风的。

果戈里大街上的路灯很有特色,这种造型设计很少见。

这个果戈里往事小串店,让我想起十几年前这里应该是勃莱梅钢琴酒吧,那时上海的朋友来哈尔滨我们曾经在风琴酒吧听《朋友,别哭》,真是果戈里往事啊,而此往事已经不是彼往事。

果戈里大街上这排砖灰相间的建筑虽然饱经风霜,但圆润的特殊造型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女人,当年的风韵依稀可见。

小楼建于1921年,开始是格罗斯基药房,1920年改为环球银行。现在正在修缮,下面围着墙围,希望修整后的这幢建筑能够利用好,重放光彩,成为这条街上的新亮点。

继续向前来到马家沟河两岸的俄罗斯园,这里十几年前是酒吧一条街,里面的彼得堡西餐我来过多次,曾经繁华过一段时间,但不知为什么近些年变得有些萧条。

果戈里大街298号的这个掩映在大树后面非常有特色的小黄楼,现在是黑龙江省政府的外事办公室和对外友好协会,这幢建于1920年的小洋楼是原日本总领事官邸,是建筑师日丹诺夫的代表作。

他将法式穹顶、科林斯柱式门廊、巴洛克式拱券窗集于一身,人们称之为哈尔滨历史建筑典范。只是树高叶茂,把屋顶完全挡住,这个季节无法拍到它的全景。

远远地就可以看到淡绿色的秋林公司,虽然现在秋林周边高楼林立,但无论这些建筑多么高大现代, 都无法夺走秋林公司那片独有的绿意。

1908年,随着秋林洋行的开张,一百多年来,秋林周边的区域既是商业、金融的中心,也是各个时期的政务中心。

秋林公司的历史太深厚,故事太多。1898年中东铁路的修建,大批俄罗斯人来到哈尔滨。建于1900年的秋林洋行,当时就是哈尔滨的时尚中心和城市名片。在那煤油灯时代,秋林公司就开办了自用的发电厂,每当夜色降临,秋林洋行的华灯便照亮了城市,成了都市的繁华中心。秋林商业圈是早在哈尔滨开埠时随着秋林洋行的兴旺而繁荣起来的。

我也是多年没逛秋林了,但去年的某一日走进秋林公司去买秋林食品,那高大绘画的穹顶、创始人的雕像和熟悉的秋林面包、果酱、格瓦斯,似乎一下让我回到了从前。

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叫友谊商场,专门经营高档服装,我的一件灰色羊绒大衣就是在这里买的,将近三千元,当时感觉相当奢侈了。

岁月是无法掩盖秋林公司建筑风采的。墙面简洁典雅,吸人视线的是屋檐下的托檐石,上面布满雕刻的花叶浮雕;屋顶两端女儿墙最突出的是中段的三角形山花,半圆之顶布满花朵,犹如盛满鲜花的花篮。

在大直街与阿什河街的交口往里一走,便看到位于繁华都市中僻静的一隅的秋林西餐厅。我在这里吃过两次,食材、味道、品位都相当的合我意。

前段时间来这里就餐发现二楼的秋林历史博物馆已开放,而且你可以坐在陈列馆里就餐。

这氛围,一走进来就非常有感觉。

在秋林的老洋房里参观完了再品美食,这氛围、这感觉是不一样的。

发现与秋林西餐厅对面的两栋楼也是老建筑,阿什河63号、65号。

据说这是解放后秋林职工住宅,楼上现在仍然有人居住。

饱经沧桑中,从那职台的雕栏中,依然还可以看到曾经繁花。不得不叹服当年建筑的精美,我们现在的阳台都无法与之相比。

阿什河65号大院这幢经过修饰的二层楼,现在是“相声百乐门”,院子里的这个亭子一看也有历史了,有点中西合璧的味道。

转到7点时来到东大直街上,已经是车水马龙了。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两个风格各异的教堂。

如果你站在龙江街与铁岭街大直街的中心朝两边看,一共有三座不同教派的精美教堂、和一座佛家的六合塔。四座来自不同教派的庙堂在400多米的范围内比邻而居,这在任何一个城市里也是少见的吧。

冰城馨子

今年5月PJ来哈尔滨,就走了东大直街

东大直街上的这座红砖圆顶教堂是周围这三个教堂中我最喜欢的,小巧玲珑,充满美感。原圣母帡幪教堂,也称圣母守护教堂,现在是中华东正教哈尔滨教会。

它是全国目前唯一开展宗教活动的东正教堂,PJ来哈尔滨专程到教堂拜谒并将圣像转交给教堂的神职人员作为会面的纪念。

著名的建筑高师日丹诺夫为教堂免费提供了他大学毕业的作品,一套仿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的设计图,并亲自担任监工。。难怪我们在伊斯坦布尔参观尔圣.索菲亚大教堂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1930年12月建成使用,1940年日丹诺夫去世后被葬在教堂身后的墓地。

东正教墓地祈祷亭。墓地在哪里?

三十年前的冬天,大雪之后我路过这里,用一个傻瓜相机拍下雪凇之间的教堂,那大概是我最早期的单纯拍景,至今我再无法突破那张随手拍的冬日里的这个教堂。

圣母教堂东侧的尖顶清水红砖教堂现在是哈尔滨市基督教教会,历史上是德国路德会教堂。

这个教堂于1916年落成,费奥罗布设计,是一座北欧风格的哥特式建筑,简洁质朴,气度内敛。

与这两个老教堂对面的是在原波兰天主堂旧址上新建起的仿歌德式建筑的天主教堂,依稀还记得当时老教堂矮小的身姿。我曾在这里拍摄过两次非常大型的宗教活动。

2009年平安夜,哈尔滨天主教堂圣诞活动。

2011年5月12日,黑龙江天主教会“晋铎典礼”。

从辽阳街口向东走几十步就是这座东大直街151号的张氏墓塔,我在辽阳街住时经常从这里走过,看到省眼科医院的院里有这么小塔,还觉得这个老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有点格格不入。

但如果你了解了它的由来,你会被一个孝子的故事感动。建墓人为山东寿光县人张庭昇,靠兴办实业致富。他为防止子孙变卖家产,将95岁离世的母亲安葬在自家的院落,采用青石历时三年建造了墓塔,极乐寺住持倓虚法师书写碑文。据说张的后代现在还在哈尔滨。

墓塔高12米,直径7米,塔身为六边形,有六节七檐八角,典型的“六合塔”。经历文革它能保存下来,真是不易。

院内的三层小楼是立塔人张庭昇所建,当时对外出租,盈余用于祭祀和贴补家用,现为黑龙江省眼科医院。

继续向秋林方向走,这一排刚刷过不久的米黄、豆绿色的老建筑很鲜明。尽管街道有些窄,牌匾有些多,但依然挡不住它们那流线舒朗的身姿。

左侧挂着“喜家德”、“对青烤鹅”等多个牌子的黄楼,就是美国领事馆的旧址。20世纪的美国刚崛起,驻哈尔滨领事馆的规模比起俄罗斯和日本的领事馆有不小的差距。但美国是第一批在哈尔滨开设领事馆的国家,时间是1907年1月,最初的馆址在果戈里大街与大直街的交口,1931年升级为总领事馆后迁至这栋楼,即东大直街289-293号。

与原美国总领事馆紧挨着的这栋三层楼显然不禁高出一截,而且规模和造型也高出一个档次,开始我一直以为它是美国总领事馆,拍摄的关注力集中在了这里。

据资料说这栋建筑比美国领事馆要早得多,推测时间在1905年。能查到的最早记载是伪满时期,当时中间部分是“佐贺旅馆”。

这幢楼上世纪末是黑龙江省轻工业厅的办公室,后出租商用,现在的门市店估计得有十几个,不知道楼上现作何使用。

窗檐的设计雕饰真是很美,立面凹凸有致,简洁大气。

右边的这栋米色三楼是原波兰侨民的宿舍

大直街上有好多栋这样的楼房,很有年代感,每一幢楼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在查找资料的时候,看到有辽阳街7号、5号历史院落的简介。我在辽阳街21号住了十年,也经常去这个方向但这个地方一片空白,这天专门去看看。

高墙密集,庭院深深,只看到这一角,相当神秘。这三栋楼建筑的背景和用途均不为人知。有资料介绍的是1946年曾是林彪的住所和指挥部。

还有人说,门前的两棵树是林彪当年为女儿的生日而种。

从秋林西餐厅穿过大直街到阿什河街的35号,看到的是一幢新焕然一新的黄白相间的一组小楼,令人眼前一亮。

上面刻着省直机关的第二幼儿园的字样,但它是原葡萄牙领事馆。这是大名鼎鼎的犹太巨商斯基德尔斯基兄弟的私家宅邸,同时兼用为葡萄牙领事馆。落成于1912年,也曾临时用于家族旗下的穆棱煤矿公司办事处。

在幼儿园黄房子的对面,有座二层深灰色的老房子,门紧闭着,电线半腰围绕,墙上不知为什么涂着一块块的白灰,一副不堪的样子。

往前走了几步回头一看原来这个老建筑的正面是在院子里,是花园小学的图书馆,这是德国驻哈尔滨领事馆的旧址。

德国1909年8月在哈尔滨开办领事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德断交领事馆关闭。1920年7月领事馆恢复办公,20年代末迁至现址。

小灰楼被花园小学的铁栅栏圈在院子里,外人无法进入,我拍的时候是把手机伸进去拍的,不明白的是院子内的一面修旧如旧,但靠阿什河街的那面墙却与前脸很不一致,不知道花园小学为什么这么处理,实在遗憾。

转到了花园街上,过去常来的图片社现在已经成了洗衣房,但侧面的这面墙我还是很喜欢。

前面就是黑龙江省的政治中心省委办公大院,二十多年前常来旁边的省委俱乐部看电影。

庄重、典雅、大气。

花园街最让我惦记的是二十多年前经常经过有一个爬满了啤酒花的小院子,隐约的可以看到里面是一个苏联房,充满了神秘。这个早晨走在花园街上,我一直寻找这个小院子,开始以为被拆掉了,但后来发现这个叫“伊润年拉”的墙上的“历史建筑”牌子,才知道这里就是当年的那个小洋房住宅,花园街221-1号。

如今它面目全非的变成了兰州拉面馆,原来的铁栅栏不见了,换成了西北的院墙中式门,这感觉真是让人无语了,看到这情景我都想哭。好不容易保留下来的老建筑,现在改头换面成了这个样子,保留的意义又何在?

与秋林公司斜对的亚细亚电影院,在果戈里大街上也是一幢特色鲜明的老建筑,特意前来看看但正在修缮。它的前身叫基干特影院,初建于1908年重建于1925年6月,是乌克兰人的俱乐部。

去往颐园街路过这个酒店,显然是新建筑,欧风格。

穿过喧嚣的松雷和远大商业中心来到颐园街上,那种闹中取静的感觉很难得。早期这条街叫病院街,1950年根据谐音和附近园林特点更名为颐园街,彰显了它的恰如其分。

颐园街3号这个院子过去是原斯基德尔斯基的住宅,1915年用于法国领事馆,现在是黑龙江省直属老干部活动中心。

阿唐老师在《留住城市的记忆中》说:“整座建筑庄严精致,气质高贵,就像是一座总统府。” 是的,虽然建时是一幢住宅,但它的严谨端庄似乎更适合公务。

1950年毛主席访苏归来住在颐园街1号,陪同的周恩来和胡志明就下榻在颐园街3号。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颐园街1号,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波兰裔俄国木材商葛瓦里斯基的原住宅。

这幢古典主义兼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意大利建筑师贝伦纳提设计的,采用的是东北的楸木、核桃木,建设期长达三年之久。

除了它雅致大气的外观,它的室内是全木制装修,典雅豪华。据说当年毛主席本打算在哈尔滨休息几个小时就返京,但住进这里改变了主意住了一夜。而且主席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等题词。

现在颐园街1号是供游人免费参观的展馆,但前两年去过,不知为什么让室内拍照,这里只是一个老建筑而已,连故宫的文物都可以拍,来到这里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又有什么不安全的因素呢?

漫步在秋林公司周边,再一次感受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这里不仅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生活的气息。这些老建筑如同一座座时光的见证者,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那些未曾触及的历史。

冰城馨子文中照片全部手机拍摄记录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