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第268窟:禅修是源于古印度婆罗门的苦行

杞棠鉴藏 2024-08-27 10:12:15

佛教的基本教义“苦、集、灭、道”四谛,其“苦”与“集”是对人生的认识,“灭”乃是人生的目标,而作为人生之行为的“道”则是具体的,是必须付诸实践的。成佛的“道”有很多种,从莫高窟最早的洞窟——北凉第268窟来看,当时佛教徒选择的“道”主要是坐禅苦修。

【北凉】第268窟:禅修是源于古印度婆罗门的苦行 第268窟是由窄长的通道式柱窟和左右两侧壁各两个禅窟组成。禅窟起源于印度的毗诃罗窟,“毗诃罗”为梵文的音译,其含义为“精舍”“僧房”等,主要是供僧侣坐禅修行使用。

第268窟中的四个禅室很小,每个面积大约为1平方米,高约1.3米,正好供人弯腰进去盘腿坐着修禅。禅室地面距主室地面有的高约十几厘米,有的高约30厘米;通道式主室高约2米,虽然不高,但坐在禅室里面或走出禅室时,会有深邃高远的感觉。特别是通道式主室窟顶所绘的平棋藻井图案,采用四方岔角套叠形式,共画有三个大小相异的藻井纹样,逐层缩小叠涩幅度,形成三个向上升腾的视觉空间,冲破了洞窟建筑内界面的空间限制,减少了由洞窟低矮造成的压抑感;而正中莲花的圆形,周围套叠的方形,方形错位叠压而成的三角形,构成渐次展开的丰富变化;旋转飞舞的飞天,则给静态的几何形以强烈的动感,不仅使禅修后的僧侣心胸豁然开朗,同时其心灵也会随着层层往上的藻井图案而向上升腾,并在想象的天国世界中得到净化。

佛教的禅修实际上源于古印度婆罗门的苦行,与中国道教的辟谷、导引、服丹等修炼方法类似,也和中国儒家的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磨砺心志的修身方法类似。修禅的目的是为了成佛,但当时成佛的境界并不只是辞典中解释的觉悟而已。佛教进入中国的初期,人们把“佛”看作是神。成佛的目的实际是为了成神,这与中国传统道教修炼的目的类似,也是佛教为中国广大民众所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高僧传》卷11《玄高传》中所述玄高率徒众三百居于河北林堂山,是“群仙所宅”“禅慧弥新,忠诚冥感,多有灵异”,“应真仙士,往往来游”,而玄高的“学徒之中,游刃六门者,百有余人”。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