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判断、是非判断(下)有没有与立场无关的是非判断?
除了真假判断外,是非判断、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通常是混合在一起的。本文仅仅从是非判断标准的角度进行讨论。
在普通新闻中,首先需要做的是真假判断,然后才会涉及是非判断。
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多数新闻类文章,并不仅仅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也可能附带着媒体或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判断或分析,这个时候,他们的判断或分析就涉及到是非判断。
对于虚假信息,做任何判断都毫无意义!
是非判断,不仅仅是新闻评论,也包括其他类的文章。
是非判断,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判断一个事实的“对与错”,或者说一个行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
(注:本文中“事实”一词采用逻辑学意义上的概念)
那么,是非判断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对与错、正义与非正义,有标准吗?
有人说: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对的,对自己有害的就是错的。这种说法对吗?这就是基于价值标准的判断。
如果一件事和自己无关,又该如何判断?
有人说,高尚(善)的行为是对的,卑鄙(恶)的做法是错的。这种说法是站在道德的立场来判断对与错,这属于基于道德标准的判断。
问题:有没有不依赖于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的是非标准呢?
个人观点,一个事实的对与错,只与这个事实的本质有关,与价值无关,也与道德无关。
经常有人说站在上帝的视角,笔者的理解,“事实的本质决定事实的是非对错正义与否”这个观点就是上帝视角。虽然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利益和道德的限制,也应当相信这个世界有纯粹的正义,即使我们永远达不到这一点。
正如罗翔老师所说,“所以永远伫立的圆月提醒我们,永恒的正义是存在的,虽然在很多时候因为各种环境、各种重担、各种暂时的退步,让我们看不见正义,但是这永远伫立的月亮提醒我们,虽然暂时眼不能见,但是正义永不改变。”(来自:【罗翔】中秋节关于月亮与正义的小思考)
价值和道德都是预先设定的立场,如果用价值和道德的标准来判断是非对错,有可能会铸成大错。
本质上,是非标准也是一种立场,但是这种立场与价值标准、道德标准无关。
在讨论是非标准之前,先看一段罗翔老师的话:
“宽容有两种,一种是虚无主义的伪宽容,一种是确信主义的真宽容。”
“虚无主义的伪宽容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正义没有对错,所以无所谓了,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你有你的价值观我有我的价值观,你不要judge我,我也不judge你。
“你想跟10岁的小姑娘谈恋爱挺好的,我不评判你。你喜欢吃人肉,我也不judge你,因为这是个人口味的问题,就像是有人喜欢吃猪肉羊肉牛肉,而你只是喜欢吃人肉而已。”
“这种虚无主义的宽容失去了判断对错的标准。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对也没有错,没有黑也没有白,没有是也没有非。一切皆有可能。”
“顺着你自己的内心和欲望,想干嘛就干嘛,活出本真就好了”
“可是这是非常可怕的,这会导致整个世界的崩溃。”
“如果没有对错观念,那我喜欢吃人不就是一种口味问题吗?”
抛开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真正意义上的是非判断,只能是以常识、公理、信仰为基础,尊重人类良知(人性中的善),对一个事实所做基于事实本身本质属性的分析和判断。
比如“吃人肉”这件事,我们不需要任何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都必须明确知道,它是错的。
现代文明社会,判断是非对错,还应当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法律。
把法律作为是非标准的基础,是遵循自然法原则。
古罗马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法学家西塞罗的名作《法律篇》,是系统阐述自然法理论的代表作。他不仅给自然法下了定义,而且把它同理性、正义联系起来,并指出理性与正义均源于自然。他认为,自然法永世长存,万古不变,是绝对正确的;而人定法(制定法)则有两种情况:凡符合自然法原则的人定法是正当的法律,否则就不是法律(摘自网络)。
如果您用“某克思主义”的法律概念反驳我的观点,我只能说:您是对的!
例1 环球网〉国内新闻〉各地新闻
贵州省黔西南州委原常委、秘书长张玉龙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该新闻共三个段落,第一段是新闻的主体,通报了张玉龙落马的事实;第二段陈述了该名贪官的违法事实;第三段属于判断或评论以及具体的惩罚措施。
“张玉龙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
其中“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就属于是非判断。
这个判断,有第二段中违法事实作为证据,肯定是对的!
例2 环球网〉国内新闻〉各地新闻
台陆委会竟称“中华民族论述是一个陷阱”,国台办驳斥!
关于这则新闻,首先表态:举双手双脚赞成国台办发言人的驳斥!
下面分析台湾地区陆委会的言论中有哪些错误。
首先,我们看一下“炎黄子孙”这个说法来源。
炎黄子孙,是华人的自称,“炎”指炎帝,“黄”指黄帝。源于传说中,炎帝与黄帝都被视为华夏民族的始祖。
“中华民族”一词的来源
中华民族最早是梁启超在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提出的概念。相关的历史学及人类学理论有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以及许倬云的《我者与他者的转化及混合》,中华民族这一政治概念在清末、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定义。
关于“炎黄子孙”这个词,有趣的是,无意中从知网上看到一篇1998年发表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的论文,题目为《新闻传媒应慎用“炎黄子孙”的提法》
该论文也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建议慎用的理由为:“炎黄子孙”一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习俗称谓,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但仔细考究,这个词并不准确。据历史记载,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的部落首领,这两个部落,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下去,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体。从历史发展的眼光和群众现在的心理习惯看,由"炎黄"二帝延伸出来的“炎黄子孙”一词,显然应该是指汉族。
关于“炎黄子孙”一词的争议,由于上述论文发表于二十多年前,且只是一种学术讨论,是否具现实意义本人无法评价。
笔者郑重声明:坚决支持外交部长王毅的表述!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最后,关于台湾地区陆委会“炎黄子孙只是中国古代传说”和“中华民族论述是一个陷阱”的荒谬说法,孰是孰非,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
最后,简单讨论关于“信仰”的话题。
易中天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说,“严格地说,信仰就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
笔者的水平,没有能力讨论什么是信仰,只想谈谈为什么宗教信仰能成为对与错的标准。
因为所有的宗教教义里面,都有对于人说话做事的指导,这种指导就会成为信仰者的是非判断标准。比如,如果一个人信奉基督教,“神”的话就是他的是非标准。
从这个基础出发,信仰伊斯兰教的那些人,特别是原教旨主义者,他们的那些狂热行为,就不难理解。因为他们的“安拉”告诉他们,凡是不信仰“安拉”的人都是异教徒,都必须死。
哈马斯、塔利班等恐怖组织就是由这种狂热的宗教信仰者组成的。但是他们的信仰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这种信仰中缺少了常识、公理、人类良知(人性中的善)三种东西!这也是信仰和邪教的区别。
中国人的“求神拜佛”是不是一种信仰?
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明确:不是!
中国人的“求神拜佛”本质上是一种“交易”。很多时候,供奉神佛是为了让神佛保佑自己或给予自己一种回报。
为什么中国人的“求神拜佛”不是一种信仰,借用易中天老师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唯一和超功利这种严格意义上的信仰,汉民族没有。”
“当然,汉民族也不是什么都不信。我们也相信一些东西,比如信神信佛信风水。“
“但是汉民族的‘尊信仰’有三大特点:
第一、没有定准。
农村的神龛里,往往供着各路神仙,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妈祖,关公,土地神,灶王爷,还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甚至很多远远不止四套班子。今天信这个,明天信那个,一视同仁地行礼如仪。
其实是谁都信,也谁都不信。
因为多中心即无中心,多信仰即无信仰。这叫“仰而不信”。
第二、实用主义。
中国有句老话,叫“信则灵”。其实翻译过来,就是“灵则信”。有个广东人拜文昌菩萨,交了功德钱又嘀嘀咕咕。因为他拜菩萨,是为了儿子考大学。但,他儿子要上斯坦福,文昌菩萨懂英语吗?要他去拜圣母玛丽亚,他又怕这洋菩萨听不懂广东话。如此功利,也好意思叫信仰?相反,只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是不在乎改换门庭的。这叫“信而不仰”。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问题: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谁对谁错?
写在最后:
对于是非判断的标准,笔者的观点是:从理性出发应当也必须存在着一种“自然标准”: 以常识、公理、信仰为基础,尊重人类良知(人性中的善),结合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原则,从而形成的是非标准。
在进行是非判断时,难免会受到立场的影响,比如价值观、道德观、意识形态等。
现实中,一个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意识形态往往纠缠在一起,难以分辨。特别是价值观、道德观又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同时受到意识形态的极大影响。这些都会影响到对一个具体事实的是非判断。
本文为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阅读更多文章,请在微信搜索“老头和你随便聊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