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都不可能真正的爱民如子

乡间历史 2024-07-28 22:36:42

在阐述这个结论之前,先给大家看一下曹老板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那叫一个感人肺腑,看到老百姓的惨状,曹老板是痛断肝肠。但他在屠杀几十万徐州手无寸铁的百姓时,心里没有一丝的波澜和怜悯

影视剧中的曹操

这样的情况很矛盾吗?其实一点也不矛盾,曹老板说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时候,不是在说谎。他是真的很痛心,是真的在同情老百姓,没有真正的怜悯写不出这样的句子。但这不妨碍他屠城,为什么呢?举一个例子

大部分人都吃过牛肉,在吃肉的时候,不排除真的有人会心痛,但多数的人只会觉得这肉好香。然而当刷到老牛一生勤勤恳恳为人们耕地、耕田,最后还要被吃掉的视频后,大部分人也会感到很难受,对老牛产生同情。同情老牛的心是真的,但吃肉的时候觉得真香,也是真的

而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他的子民们就是这样,这也解释了皇帝派大臣去地方,为什么叫守牧一方,其中的牧就是放牧的意思。在封建统治者的眼里,百姓就是他牧养的牛羊,大臣相当于他的牧羊犬,所以大臣去地方也叫代天巡狩,巡狩的意思就是皇帝的鹰犬巡狩皇帝的牛羊

耕地的老牛

封建统治者

封建统治者对百姓如果有爱,那也相当于是农场主对自家牛羊的爱,而不是对他宝贝儿子的那种爱。在封建社会什么样的统治者叫明君呢?就是给牛羊好吃好喝、把牛羊养的肥肥胖胖、牛羊生病了他给牛羊花钱看病,牛羊被狼威胁了,他会养只牧羊犬来保护牛羊

牛羊被杀的那一刻,他也会感到痛心,这就叫明君。但这并不妨碍他或者他的孩子,在饿的时候杀了这些牛羊来充饥,这就是封建统治者和百姓真实关系的写照。所以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不可能真的爱民如子,这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决定的。他对百姓再好,也赶不上他对自己儿子的好

当然了,对于牛羊而言能遇到英明的农场主已经很不错了,因为在历史上多的是那种昏庸的农场主,不仅经营无方、给牛羊吃的也差,养的瘦瘦小小的还没有本事防狼,甚至为人贪婪,在不饿的时候也要杀牛宰羊,只为取乐,这就是历史上的那些昏聩统治者

农场主和牛羊

古代百姓

所以明君也好,昏君也罢,这些封建统治者的区别只是对待百姓的方式不一样,他们不会爱上百姓,就像农场主不会爱上自己家的牛羊一样。当然事无绝对,有些农场主会特别喜欢家里的某一个牛或者羊,把他当做“家人”一样的宠物

但封建统治者是有千千万“牛羊”的“农场主”,他不可能爱上所有的“牛羊”,更不可能将他们和自己的儿子同等对待。所以说封建统治者不可能做到爱民如子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