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阳明论探释

皇铭安康 2024-05-31 02:33:07

太阴阳明论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讲理论,包括三焦谷道论、太阴阳明论等;下篇主要讲应用,包括三焦两仪辨证法、太阴阳明用药法以及答疑篇。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什么是道呢?道是天地之纲纪,中气之父母。“中气”是什么?“中气”在地是土,在人应脾胃。中气运转,分为两仪(阴阳),阴阳升降,三焦乃成。所以说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这是中气的问题。

太阴阳明论(上)一、三焦谷道论在中医传统的理论中,从《黄帝内经》到《难经》,关于“三焦”的问题,主要有三种学说:第一种认为“三焦”是水道,津液运行的通道;第二种认为“三焦”是谷道,食物通过的道路;第三种认为“三焦”是气道,元气运行的通道。这三种学说都见于《黄帝内经》和《难经》,但是它们所指的内容实际上是相同的。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三焦为谷道的问题。《难经·三十一难》里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灵枢经·营卫生会》中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一直到“下焦者…成糟柏而俱下大肠,而成下焦”,这里讲的是食物在三焦中通过的过程。

(七冲门)

《难经·四十四难》中还提出来:“七冲门何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上口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见图14-1)。从飞门到贲门(口、咽、食管)属上焦,为太阴肺所主,主受纳,水谷由此入而不出。从贲门到阑门(胃、小肠)属中焦,为阳明胃与太阴脾所主,主腐熟运化与升清降浊。其中贲门到幽门(胃),为阳明胃所主,主腐熟通降;从幽门到阑门(小肠),为太阴脾所主,主运化升清,也就是说胃的功能主要是有形谷物的消化,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水谷精微的吸收。阑门到魄门(大肠、肛门),属下焦,为阳明大肠所主,主传导,糟粕由此出而不入。

为么飞门到贲门(口、咽、食管)属上焦,为太阴肺所主呢?《难经·三十—难》说“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灵枢经·营卫生会》中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由此可见口、咽、食管皆属上焦。在治疗口、咽、食管的疾病,包括口腔癌、口腔溃疡、咽部肿瘤,以及食管的肿瘤、胃食管反流病等,很多时候使用太阴肺的药物会有效果。为什么小肠为太阴脾所主呢?西医所指的脾是引进中国的,在翻译上借用了中医所说的脾,实际上如果从中医传统的文献去考究它的话,小肠是属于中医的脾的,大家可以去参考《黄帝内经》等文献,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

二、太阴阳明论(下)1.太阴阳明,阴阳易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1.1阴阳易位:太阴阳明在生理上第一个特点是太阴阳明、阴阳易位。为什么叫“阴阳易位”呢?消化道由口到肛门分别为太阴肺(口、咽、食管)、阳明胃(胃)、太阴脾(小肠)、阳明大肠(大肠、肛门)所主,所以叫“阴阳易位”。

1.2更虚更实:第二个特点是虚实相更,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从西医角度看或许更好理解,胃肠的运动是分段序贯发生的运动,每一段由一系列的活动过程组成(包括运动与分泌),前一段的消化道活动可影响后一段消化道的活动。食物的消化活动,不仅取决于食物现处的消化道的活动,而且取决于上段与下段消化道的消化运动(包括运动与分泌)。上一段消化道的消化活动(实),促进下一段消化道的排空(虚),下一段消化道的消化活动(实),抑制上一段消化道的消化活动(虚),就导致了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更虚更实。

1.3更逆更从:最后一个特点是升降相因而更逆更从。清阳自下而升,转肺归心(与吸收活动密切相关),升者为逆,自下而上。浊阴自上而降,传化而出(与消化活动密切相关),降者为从,自上而下,所以叫“更逆更从”。升与降相互影响,清阳不升致浊阴不降,浊阴不降又影响清阳上升,所以叫“升降相因”。

2.太阴阳明,阴阳异性,体用不同

2.1阴土阳土,升降纳运有别:五行也是分阴阳的,因此土有阴土与阳土的区别。阳明是阳土,太阴是阴土,阴土阳土之升降纳运有别。胃主纳食,脾主运化。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阴土为病,清阳不升;阳土为病,浊阴不降。但是太阴之病也有降极反升者,阳明之病也有升极反降者。

2.2阴土阳土,润燥喜恶不同:阳明阳土喜润而恶燥,润则受纳通降,燥则关格不入。太阴阴土,喜燥而恶湿,燥则运化升清,湿则腹满自利。润燥喜恶不同,主要是因为太阴阳明有表里中见的关系,《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少阳太阴从本…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这句话很重要,阳明不从标本,从乎中也,中见太阴。

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之间实际上有三种关系。第一是燥湿混杂;第二是燥湿互化;第三是燥湿同形,即燥极似湿,湿极似燥。燥极似湿,这种情况在结、直肠癌可以看到,临床多见舌红苔腻、纳呆眩晕,用芳香苦燥淡渗之法都不见效。湿极似燥,比如五苓散证,明明是水湿停留,却表现出便秘、小便短少、发热、口渴等症状。

阳明喜润而恶燥,必赖中气太阴湿化,故“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如果中气不足,就要燥化,成为阳明腑实证。如果中气太过,就可以见湿证,即寒湿证和湿热证。阳明湿热证与寒湿证常表现为便秘、腑气不通,所以治疗时一定要注意阳明的问题。阳明从本会出现阳明腑实证(燥屎),从标会出现阳明经热证(大渴),即大承气汤(芒硝)与白虎汤(知母)的应用问题。

2.3阴土阳土,寒热虚实不同:阳土为病,多实多热,即阳明胃和阳明大肠,多实证、热证。阴土为病,多虚多寒。所以说“实则阳明,阳道实也;虚则太阴,阴道虚也”。主要是因为少火生土,有君相之别。阳土生在君火,君火易动生实热,故胃火宜弱不宜强。《伤寒论》中的泻心汤治胃火心下痞,泻的就是心中君火。阴土生在相火,相火易衰而生虚寒,故脾阳宜强不宜弱。《伤寒论》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讲的就是阳道实和阴道虚的表现。所以后天太阴脾虚,每每伤及先天肾阳而传入少阴,可用四逆汤或附子理中丸治疗。

2.4阴土阳土,气血多少不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素问·血气形志》上说:“阳明常多气多血…太阴常多气少血”。所以阳明胃与大肠为病,乃多气多血之腑病。阳土之病,日久由气入血,出现固定的疼痛、呕血、便血、血瘀癥瘕、舌紫暗、脉涩。结、直肠癌就和这些有关系。而小肠(太阴脾)就很少发生癥瘕。阴土之病,日久生化乏源,出现唇甲苍白、面色无华、心悸失眠、舌淡、细弱,缺铁性贫血与之有关。

2.5大阴阳明,体用相济:“体用相济”是什么意思呢?“用”见之于外而容易被大家观察到,“体”藏于内而容易被大家忽略。太阴体阴而用阳,阳明体阳而用阴。脾用为阳而主运化升清,胃用为阴而主受纳腐熟,这是因为脾的运化升清需要脾阳温煦推动,胃的受纳腐熟也需要胃阴滋润。但是体不足者,其用也乏。化谷以气,既有脾阳之气,又有胃阳之气。现代医学所谓消化道动力,既包括肠动力,又包括胃动力。化谷以汁,既有胃阴之汁,又有脾阴之汁。现代医学所谓之消化腺分泌,既有胃液分泌,又有肠液、胰液的分泌。同时脾胃也互为体用。胃阳腐熟,实赖脾阳运化;脾阴升清,也赖胃阴滋润。脾阳不足,日久胃阳亦乏,胃阴不足,日久脾阴亦枯,故临床每多补脾阳以通胃阳,滋胃阴以养脾阴,此即医家每重脾阳、胃阴而忽略脾阴、胃阳之由来。

3.太阴阳明,升降之枢,气化之本阴阳者,升降之枢纽。从贲门以上是上焦,与心肺一起,为太阴肺所主,主受纳,水谷由此入。贲门到幽门是胃,属于中医的阳明胃;幽门到阑门是小肠,属于中医的太阴脾。这两个属于中焦,一个主腐熟运化,一个主升清降浊。阑门到魄门是大肠、肛门,属于下焦,为阳明大肠所主,主传导,糟粕由此出。所以,太阴脾主升,阳明胃主降,太阴阳明就是一个升降的枢纽。

三焦者,升降之道路。胃降,则上焦的火金下潜;脾升,则下焦的水木蒸腾。中焦运转,贝咬通上下。所以人身上的升降受中焦的影响很大,胃降脾升,导致上焦心肺下沉,下焦肝肾上升,所以中焦运转则交通上下。可以归纳为两句话,“阴阳者,升降之枢纽”,太阴与阳明一个主升,一个主降;“三焦者,升降之道路”,脾胃升降,沟通上下,即心肺与肝肾。

(脾胃升降图)

4.太阴阳明,内寓胃神为什么说太阴阳明内寓胃神呢?人体有两个神--心神和胃神。心脏有自主神经,浦肯野氏纤维就是它的自主神经,如果把心脏拿出来,自己就可以跳。胃(包括胃、肠)有胃神,胃在消化道也有内在的神经丛。消化道内在的神经丛可以控制自己的运动,如果把肠子剪下来,在体外自己也可以蠕动。人体可以控制自身运动的脏器只有心脏和消化道,所以中医说有心神、胃神。胃神指谷神,可以影响心神,消化道通过脑肠肽来影响大脑,所以说谷神不死,是有道理的。

(三纲总图)

胃神或谷神与消化道的关系,有阴和阳两个方面。阴包括胃阴、脾阴,跟消化道的分泌功能有关系;阳包括胃阳、脾阳,与消化道的动力有关系。阴,受消化道的分泌影响;阳,受消化道的动力影响。

一、三焦两仪辨证法概要人体的气化是以中气脾胃为根,以阴阳(太阴与阳明)为本,以三焦为道。分而言之是三焦,合而言之就是阴阳;分而言之是阴阳,合而言之无非就是中气的变化(见图14-3)。我们的辨证以中气为核心,把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熔为一炉,用阴阳去定性,三焦去定位(即阴阳定病性,三焦定病位),从而阐明人体的气化,用寒热温凉来调其阴阳润燥,以升降浮沉复其三焦气化,这就是所谓的“三焦两仪辨证法”。以前叫“三纲两常辨证法”,以三焦为纲,阴阳为常,为方便大家理解,改为三焦两仪辨证法。它可以使阴阳辨证更为具体明晰,使三焦辨证更为完善可法,使气化学说更为切实可用。

三焦具体划分为:飞门到贲门(口、咽、食管),属上焦太阴肺所主,主受纳,水谷由此入;贲门到阑门(胃和小肠),属中焦阳明胃与太阴脾所主,主腐熟运化与升清降浊,其中贲门到幽门(胃),阳明胃所主,主腐熟通降,幽门到阑门(小肠),太阴脾所主,主运化升清;阑门到魄门(大肠)属下焦阳明大肠所主,主传导,糟粕由此出。

补脾阳,宜甘温;通胃阳,宜甘辛(辛甘可通阳,腑宜通,通即是补):滋胃阴,宜甘寒(胃阴易亏,胃火易动,甘养其阴,寒苒其火);养脾阴,宜甘淡(脾阳易亏,纵有阴伤亦不可妄用寒凉,以太阴本湿标阴,从本无真热,热者气虚生大热,且脾病每多挟湿,总宜少佐淡渗)。故理中丸、四君子汤,为补脾阳之方;半苓汤、平胃散,为通胃阳之方;养胃散、益胃散,为滋胃阴之方;参苓白术散,为养脾阴之方。《温病条辨》说“上焦如雾”,非轻不挙,所以有上焦宣痹汤;“中焦如沤”,非平不安,所以有半夏泻心汤;“下焦如渎”,非重不沉,所以有承气汤。

二、太阴阳明用药法

1.口腔疾病用药法(飞门-户门)见图14-4。我们先讲口腔疾病用药,口腔疾病的首选处方用什么?用导赤散。简单地讲,口腔的溃疡、炎症,无论寒热,都可以用导赤散,但必须兼顾寒热、随证化裁。如阳虚患者使用导赤散,轻者加细辛,甚者加附片。使用一个处方,根据病性的阴阳寒热去加减化裁,这是最便捷的方法,往往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对于口腔疾病,扶阳派发展出来很多温阳的方药,比如潜阳丹、封髓丹等,都是有效果的。

2.咽喉用药法(吸门)第二个部位是咽,《素问·阴阳别论》中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者,少阴;一阳者,少阳。咽喉部位的疾病,用小柴胡汤加细辛,基本上没有问题。因为小柴胡汤是少阳方,细辛是少阴药,小柴胡汤加细辛是从少阳、少阴同时用药、截断传变。如果伴有很明显的阳虚,还可以加桂枝,即合了半夏散及汤--半夏、桂枝、甘草。半夏散及汤与四逆汤,两方中都有甘草,半夏散及汤是治少阴心的处方,温少阴心用桂枝,温阳明用半夏;四逆汤是治少阴肾的处方,温少阴肾用附子,温太阴用干姜。

咽喉淋巴滤泡增生很多见,这是B细胞活化的缘故。细辛配黄芩,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免疫抑制剂。小柴胡汤里面的黄芩是个典型的免疫抑制药物,细辛也是典型的免疫抑制药物,两者配伍一寒一温,治疗免疫系统疾病有特殊疗效,包括由于B细胞活化、淋巴滤泡增生引起的诸多咽喉的症状。咽部的(血液)循环不好时,常常加桂枝,这种加法可见于麻黄升麻汤。即使是外感热病,咽喉部位的细菌感染,也容易导致病情的逆传,引发诸如慢性肾炎、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具体参看截断法中的相关内容。(既知“扶阳派”,当知“口咽少实火”而用白通汤之理--通治虚性牙痛、口腔及舌溃疡、咽痛。)

3.食道病用药法(吸门-贲门)食道上段的疾病,用小青龙去麻黄加附子汤。小青龙汤条文中,“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就是说小青龙去麻黄加附子汤可治疗噎嗝,常用于食道癌。食道炎症导致的食道狭窄很少出现噎嗝,因为食道很有弹性,可以扩张,甚至鸡蛋都能吞下去。一旦出现噎嗝,说明食道环形平滑肌细胞至少有2/3受到了累及。当患者吃一点干的,甚至连流食都不能吞下去时,说明2/3的食道环形平滑肌细胞已经被浸润。食管上段的疾病常有食道烧灼,多见热证,可用《温病条辨·上焦篇》的宣痹汤和三香汤,两方都是治疗热证的。

对于食道下段的疾病,我们列了两个处方:栀子干姜汤和栀子豉汤。如果脾阳虚,便有微溏者,用栀子干姜汤;如果是纯粹的热证,用栀子豉汤。治疗食道疾病,也可以用小青龙去麻黄加附子汤合栀子干姜汤。如果在上焦,可以用宣痹汤或三香汤合栀子豉汤。临床上如果不考虑寒与热、不考虑是否用宣痹汤,就用栀子干姜汤或栀子豉汤都会有效。食道炎症所导致的症状有一个特点,就是《伤寒论》说的“反复颠倒”,在我们看来这是食道的反流。“反复颠倒”的原因,一是食道下段的括约肌易受情绪影响,患者大多情绪不好、烦躁;二是反流刺激。可以选栀子干姜汤或者栀子豉汤。

4.贲门用药法

再往下走,就到了贲门。治疗贲门处的疾病,也给大家列了两个处方,一寒一热。偏热的患者用小陷胸汤,这是小结胸证;偏寒的患者用栝蒌薤白半夏汤,按胸痹处理。这两个处方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如把栝蒌薤白半夏汤中的薤白换成黄连,就是小陷胸汤;把小陷胸汤中的黄连换成薤白,就是栝蒌薤白半夏汤。

小结胸证的特点是什么呢?正心下按之痛。正心下按之痛就是剑突下按之痛,那里就是西医讲的贲门。《温病条辨》又对小陷胸汤进行了发展,加了枳实。为什么加枳实呢?为了保持大便通畅。贲门之所以发炎,大多是由于反流的刺激。由于下段消化道的食物没有及时排空,使下段消化道的压力增加,从而导致食物反流,即“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反流的患者进食后不能躺,要走1小时左右促进胃排空,下段的排空有助于上段食物的下行,所以治疗时要保持大便通畅。这就是《温病条辨》中小陷胸汤加枳实的原因。

(脾胃病用药法)

5.胃体用药法胃部主要包括贲门、胃体和幽门,贲门和胃底用药法已经讲了,现在讲胃体用药法。治疗胃体疾病的经典处方是半夏泻心汤。我们讲三焦两仪辨证法时,讲过贲门和幽门分别属于阳和阴,胃体是阴阳相交的地方,所以胃体疾病常见寒热错杂。水火学说里面讲火有君相之分,少火生土。唐宗海说“心下为阳明之部分,乃心火宣布其化之地也”,所以半夏泻心汤里面用黄连、黄芩,大家都知道这是《伤寒论》泻心火的一个非常典型的配伍。由于病在胃体、寒热错杂,所以又用半夏、干姜。6.幽门用药法幽门的主要问题是食物不能正常地通降,饮食停留于胃,导致噫。噫指打嗝,伴有食物在胃里腐熟后的酸腐味,典型的处方用旋覆代赭石汤,帮助食物通过幽门。

7.十二指肠用药法十二指肠的炎症或溃疡多发于球部,其疼痛有个很典型的特点:节律性空腹痛、夜间痛,也就是饥饿痛、夜间痛。这就是《伤寒论》讲的“时腹自痛”,这种疼痛的患者多喜按、喜热饮,即虚痛。时腹自痛,喜温喜按,这是很典型的小建中汤证。因此,十二指肠疾病多用小建中汤,《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详细的描述。

8.空回肠用药法空肠和回肠绕脐而盘曲,空肠和回肠疾病的特点是下利,即小肠性腹泻,可以用理中汤治疗,理中汤可治疗空肠和回肠的寒性疾病。由于空肠和回肠蠕动功能降低,除了能导致腹泻,还可导致腹胀或者呕吐。此类疾病的特点是:呕吐物都是经过充分消化而没有吸收的东西,这与旋覆代赭汤噫气的酸腐味是不同的。

小肠和大肠交界的这个部位很容易发生肠套叠,占肠套叠的80%。肠套叠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即中医讲的大建中汤证。大建中汤是厥阴病的处方,这里用它是基于木克土,因为这个部位在腹部至深之处、厥阴肝经走过的地方。

总结一下,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的处方是小建中汤,中间部分空肠和回肠的处方是理中汤,小肠与结肠交接部位的处方是大建中汤。

9.阑尾用药法(阑门)从小肠与结肠交界的部位再往下,是阑尾。《伤寒论》有两个经典的处方:一个是大黄牡丹皮汤,治疗急性阑尾炎;一个是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可以用大黄牡丹汤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煎水不拘时服,该方的剂量要大,类似于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可根据患者的大便情况,来调整大黄的用量。

10.结肠用药法(阑门-魄门)升结肠的特点是,它的运动方向与地心引力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升结肠向上蠕动的特点是违背重力原理的,主要依赖于消化道的输送功能,推动食物由下往上走。所以升结肠的食物停留,大部分都由于阳虚、推动无力所致,代表处方用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其中附子、细辛用来推动肠道的运动。如果患者没有疼痛,可把细辛改成人参。

沿着升结肠往上走就到了结肠肝曲,由于这个部位受肝的影响,本经而兼腑,所以结肠肝曲部位的代表处方是大柴胡汤。肝曲再往前走,又到了“心下”,就是紧贴着胃的部位,横结肠紧贴着胃的部位,这里又体现了寒热错杂的病机,代表处方是附子泻心汤。横结肠再往下就到了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降结肠用小承气汤,乙状结肠用大承气汤或者芍药汤。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大便还没有成形,大便中的水分是在乙状结肠被吸收的,所以大便是在乙状结肠成形的。如果在降结肠大便不通,此时大便尚未成形,可以用小承气汤。如果大便不在乙状结肠停留过久,就不会形成燥屎。

如果大便在乙状结肠停留过久,就会形成燥屎,即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坚”,治疗时需用芒硝,代表方用大承气汤,也可用芍药汤。为什么可以用芍药汤呢?因为大便到了乙状结肠和肛门,容易引起肛门刺激征,出现里急后重,患者老想解大便,这时就可以用芍药汤。到了肛门口可以用倒换散或者槐角丸,痔疮、肛裂都可以用。

作者/鬼隐抚州中医

2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