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业生产者长期面临着诸多难题,“种得好” 与 “收入高” 仿佛是鱼与熊掌难以兼得。传统农业模式下,种植技术落后是一大硬伤。许多农户依旧凭借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经验进行耕种,缺乏对现代化种植技术的了解与应用,导致农作物产量受限,品质也难以提升。就拿施肥来说,不少农民不清楚不同作物在各个生长阶段对养分的精准需求,只是盲目地按照习惯施肥,既浪费资源,又可能影响作物生长。
市场信息滞后更是让农户们吃尽苦头。由于地处偏远,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他们往往只能依据上一年的市场行情来决定今年的种植品种与规模。如此一来,极易出现跟风种植的现象,农产品的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去年某种蔬菜价格高涨,农户们一拥而上大面积种植,结果今年供过于求,价格暴跌,大家只能望着堆积如山的蔬菜欲哭无泪。
销售渠道单一也是横亘在农户增收路上的巨石。大部分农户依赖批发商上门收购,在价格谈判中毫无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低价。而且一旦批发商因市场波动减少收购量,农户们就面临农产品滞销的困境,眼睁睁看着心血烂在地里。偏远山区的果农,辛苦一年种出的水果,因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找不到买家,只能任由其掉落、腐烂,一年的劳作付诸东流,家庭收入大打折扣。
平台之力:打破壁垒,赋能生产(一)信息共享:搭建产销 “高速路”在农业发展的浪潮中,各类平台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农业生产者铺就一条通往丰收与富裕的康庄大道。信息共享是平台助力农业的关键一招。许多电商平台整合农产品供需信息,打破地域与信息阻隔,让生产者与市场紧密相连。以一亩田 APP 为例,它汇聚了超过3000万农业经营者,其中1000万是来自全国原产地的供应商,覆盖全国2830个县,涉及1.5万种农产品。通过智能匹配系统,依据供应商及采购商两端的标签数据库,结合后台行情信息、产品分类数据等,运用千人千面的算法推荐技术,精准连接买卖双方。北京的超市老板和广东的批发商同时搜索 “苹果”,呈现出来的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SKU,真正实现了 “货找人”。让产地生产者能便捷地对接全国采购商,提升生产效率与抗风险能力,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二)技术输出:智慧农业进田间技术输出则为农业生产注入强大动力。一些农业科技平台致力于将先进的种植技术引入田间地头。农业公司可以为种植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以优化灌溉策略和提高产量,在种植区域选定农作物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气候和植物生长数据,如空气湿度、温度、植物的养分吸收情况等,并传输到数据库。技术人员能据此进行灌溉监测、气候数据分析、卫星图像分析,运用专业模型确定并规划灌溉计划,将农产品生产解决方案推送到数据平台,种植者通过手机、平板等在线移动设备就能查看,依此科学种植,减少生产成本,降低风险,提升农作物产量与品质。
(三)金融扶持:资金 “活水” 润农桑金融扶持更是解了农业生产者的燃眉之急。部分涉农平台联合金融机构,依据农产品交易数据为生产者提供信贷、保险等服务。像中华联合肇庆中心支公司携手农联中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 “农业保险 + 经营贷” 综合金融服务产品,封开县杏花鸡养殖户享有904万元保险保障的同时,能快速获得30万元扩产经营贷款。投保农户凭借保单申请无抵押生产经营贷款,自申请到放款仅需1小时,有效解决中小农户因抵押物不足导致的 “贷款难”、放款时间长等问题,为农业生产注入资金活力,缓解资金压力,降低生产风险,让农户安心搞生产。
企业担当:产业深耕,联农带富(一)订单农业:稳销路,促生产企业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在助力农业生产者 “种得好、收入高” 方面有着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订单农业模式为农户吃下 “定心丸”。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提前锁定农产品销售价格与数量,让农户不再为销路发愁,能依据订单安心规划种植。毕节胜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 “公司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模式,在毕节七星关区发展高粱产业,与农户签订高粱收购订单,规划种植酒用糯小高粱8万亩,年收购、加工优质高粱1万余吨。农户按照公司标准种植高粱,收获后公司以合理价格收购,保障农户收益。像小吉场镇种植户肖明才,去年尝试种植高粱积累经验后,今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750亩,因有订单保障,预计收入可达70万元左右,种植积极性大幅提升。
(二)农资赋能:精供给,助丰收农资企业的精准赋能为农业丰收筑牢根基。它们深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与农资需求,为农户提供定制化的农资产品与服务。润民滴灌带厂专注于滴灌带研发生产,依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水特点、土壤条件等,开发出适配多种作物的滴灌带产品,精准控制灌溉水量与频率,既能满足作物生长水分需求,又避免水资源浪费,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同时,企业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滴灌带的耐用性与稳定性,减少农户使用过程中的损耗与维修成本,从农资供应端助力农户实现增产增收。
(三)产业融合:延链条,增效益产业融合是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进阶之路。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深加工,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商品,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红利。一些水果加工企业,把新鲜水果制成罐头、果脯、果汁等,不仅延长水果保鲜期,还提升产品附加值。乡村旅游企业则依托农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开发农家乐、民宿、农事体验等项目,吸引游客,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一些乡村旅游示范点,农户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服务,农产品也成为游客喜爱的伴手礼,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维度增加农民收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甜头的职业。
协同共进:打造农业新生态平台与企业并非孤立存在,二者唯有协同发力,才能奏响农业发展的最强音。一方面,平台应与企业加强数据共享,电商平台将农产品市场需求、价格走势等信息精准传递给企业,企业据此优化生产计划与产品布局,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另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携手共进,共同攻克农业领域的难题,如研发更高效的农产品保鲜技术、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设备等,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政府、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也应融入其中,构建起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政府出台政策引导资金流向农业领域,鼓励科技创新;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助力解决农业技术瓶颈;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充足资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农业将呈现出科技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全新面貌,农业生产者将彻底摆脱困境,迎来种得好、收入高的美好明天,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筑牢坚实根基,让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稳固、最具活力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