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金钏跳井自尽,薛宝钗赶来安慰,王夫人为何再三欺骗?

居士不红爱红楼 2025-01-09 20:46:34

金钏儿之死是《红楼梦》情节承接的重要一步,无论是后来的贾宝玉挨打,视为“不肖种种大承笞挞”,还是之后的“白玉钏亲尝莲叶羹”,甚至延伸到第四十三回“不了情暂撮土为香”,这些大章回中都萦绕着金钏儿的影子。

就解读而言,金钏儿之死引发了读者对王夫人、贾宝玉、薛宝钗三人的评判,贾宝玉和金钏调戏,王夫人撵走金钏,这两人不必细说,薛宝钗则因对金钏儿跳井的负面评价,引起不小的争论。

金钏跳井自尽

具体可见第三十二回,薛宝钗、花袭人二人正在聊史湘云在家作针线活的事,突然一个婆子走来,道出金钏儿尸首被发现在贾府东南角的井里,宝钗立刻前往王夫人住处,如此安慰了一番: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蒙侧批:善劝人大见解!惜乎?不知其情,虽精美玉之言不中,奈何?】——第三十二回

让读者产生争论的是宝钗末尾一句,金钏儿已经去世了,常言道“死者为大”,宝钗却说金钏: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宝钗口中评价金钏儿,又是“糊涂人”,又是“不为可惜”,完全违背了“人死为大”的人文关怀,无怪乎读者以此认为宝钗太过冷血无情,但这种判断是基于朦胧的道德评判,如果立足原著,薛宝钗这番评价存在很大的信息差。

首先,王夫人并没有告知薛宝钗实情,当宝钗听闻金钏去世,前来王夫人处安慰时,王夫人耍了点小心机,修改了撵走金钏儿的经过,原著记: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宝钗便不好提这事,只得一旁坐了。王夫人便问:“你从那里来?”宝钗道:“从园里来。”王夫人道:“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宝钗道:“才倒看见了。他穿了衣服出去了,不知那里去。”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第三十二回

这段文字其实非常有意思,王夫人见到宝钗,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

贾宝玉、金钏言语调戏

王夫人这一句话,直接点出了金钏儿之死的罪魁祸首,如果前天不是贾宝玉主动来调戏金钏儿,也不会造成今天这个后果,所以蒙府本此处有批语写道:世人多是凡事欲瞒人,偏不意中将要着开露,理之所无,事则多有,何也?

随后王夫人编了一个理由,说之前撵走金钏儿是因为她打坏了东西,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贾宝玉和金钏儿的言语嬉戏无法拿到台面上说,尤其对着自己的外甥女薛宝钗,王夫人没办法实话实说,如果来者是薛姨妈,王夫人还有可能实话实话,向亲妹妹倾诉一番衷肠。

因此,薛宝钗得到的信息是完全封闭的,她刚刚从婆子那里得到的消息,只知道金钏儿前天被撵走,今天被发现跳井自尽,其余一概不知。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另有第三十三回,贾环在贾政跟前进谗言,添油加醋描述金钏儿之死的原因,说的也是:父亲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房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

足可见金钏儿被撵走后,王夫人知道这件事有损贾宝玉的名声,所以严格封锁信息,但王夫人屋内有赵姨娘的亲信,也就是彩霞(一说彩云,书中二者名称混乱),所以大概率是彩霞偷偷告诉了赵姨娘,赵姨娘又告诉了儿子贾环。

之所以分析这些内容,是想证明薛宝钗确实存在信息差,她根本不清楚金钏儿被撵的真实原因,在这种情况下,王夫人所说的“金钏儿打坏了东西”,就成了她进行事件判断的唯一信息来源。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一旦我们能看到这一层,立足薛宝钗的视角,金钏儿的死就显得很偶然。

荣国府内经常有丫鬟被撵,比如茜雪、晴雯、司棋、入画、芳官、四儿、坠儿等等,单以前八十回为据,这些人中除了晴雯被撵走后病死,其他人都没有出现自尽的情况,甚至被发现私藏男人信物的司棋,都没有在前八十回自尽,金钏儿仅仅是打坏了东西,如此小之又小的一件事,怎么可能去自尽?

基于这样的理性判断,薛宝钗认为金钏儿不是自尽,而是在井边贪玩,不小心失脚掉进了井里,而如果金钏儿因为打坏东西这种小事,就气冲冲地自尽,把如此珍贵的生命弃之如敝屣,这样的人当真是个糊涂人。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蒙府本石头记里,薛宝钗这段话旁有一句蒙侧批,写的是:善劝人,大见解!惜乎,不知其情,虽精美玉之言,不中奈何?

批书人一面肯定薛宝钗的安慰,认为是“善劝人,大见解”;一面又认为薛宝钗的话根本起不到安慰王夫人的作用,因为她“不知其情”。

反过来,如果薛宝钗得知了事实的真相,以她“三从四德”的女性价值观,一定会明白金钏儿之死的必然性,自然也不会作出“糊涂人”这样的评价,宝钗基于信息差误判了金钏儿之死,我等读者虽站在上帝视角,却也有信息差,导致对薛宝钗的评价产生反感情绪,可见读书要细,才不会被道德情绪所欺,不红君在此与诸君共勉。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