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迁都吗?北京因“大城市病”已经不堪重负了

北斗维斟酌历史 2024-11-21 16:10:55

最近,印度尼西亚宣布将首都迁移到加里曼丹岛。印尼之所以迁都,一是雅加达的人口太多,交通拥堵,“大城市病”十分严重;二是地下水超采严重,地层下沉严重;三是印尼经济地域发展不平衡,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相对发达,而加里曼丹岛和新几内亚岛却比较落后,地广人稀。为了带动东部地区的发展,印尼最终选择迁都。

在二战之后,已经有了多个国家选择迁都,例如巴西、缅甸、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其中哈萨克斯坦、巴西迁都都和带动腹地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有迁都的言论,那么中国应该迁都吗?

中国是否迁都,首先要看中国的首都具有什么职能。一般来说,首都的第一职能就是政治职能,比如美国的华盛顿、巴西的巴西利亚、澳大利亚的堪培兰等都是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经济职能相对弱化。这样的好处就是首都职能专一,不会形成超级大城市,很少出现“大城市病”。

但绝大部分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都是重合的。比如俄罗斯的莫斯科,既是首都,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日本的东京、韩国的首尔、印度的新德里等都是这样的城市。而北京呢,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第二大城市,北方的经济中心,因此是一个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以及文化中心合一的城市。

这种多重职能合一的城市,一定的选择在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丰富、地形平坦、交通方便的地方,如此才能够应对人口的大量集中。但北京的位置却比较尴尬。在地理位置上,北京地处于华北的北部,其经济只能辐射东北和华北,辐射能力十分有限。北京没有大江大河,水资源缺乏,因此需要专门从汉江调水北上来供应城市用水,用水成本较高。北京不沿海、不沿江,天然的交通是不利的,不适合产业的聚集。

如果不是首都设置在北京,北京就不可能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城市,更不可能成为中国第二大城市。但通过各种行政力量强行将产业、人口聚集在北京,一定就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消耗和浪费,同时也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比如堵车、空气污染、水资源不足等。而目前采取的应对方法都是简单粗暴的“以禁代管”,例如限制外地牌照的车辆进入北京、限制河北的重工业发展等。

而强行将北京发展成为经济中心,那必然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压力、天津的地理位置比北京优越,但是经济实力远不如北京。河北也是沿海省份,但太多资源分配给了北京,导致河北的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甚至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2023年,河北的人均GDP排名全国27位,和贵州省差不多。要知道,贵州只是一个不沿海、不沿江、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贫困省,而河北沿海、有大片平原。

一个正常的经济中心,应该是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和周边城市争夺资源。比如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都是星光熠熠的城市。以广州为中心,形成了珠三角城市群,有深圳、香港、佛山、澳门、珠海、东莞等国内外著名的城市。而这些城市都具有自己的地理优势,不是完全依靠行政力量发展起来的。

北京城市的膨胀和上海、广州的发展是不同的。上海是长江口,广州是珠江口,这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堪称得天独厚,而北京最大的优势就是首都。不仅仅是经济方面如此,教育资源方面也是如此。北京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使得北京地区的考生考上大学的难度远远低于其他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正因为如此,才有大量的人想涌入北京,获得北京的户口,使得北京的人口进一步膨胀。

在21世纪,北京的“大城市病”就非常严重了,于是有人提出了迁都。不过,国家选择的思路是疏散北京的其他职能,例如将首都钢铁厂迁徙到了河北唐山。不过,这些都是些零敲碎打,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全局。后来,又居全国之力开发了雄安新区,试图将北京的经济职能转移到雄安新区。不过我认为,雄安新区只能变成北京的“卫星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想真正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等问题,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迁都。迁都的地点必须要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而且要深入中国腹地。传统的洛阳、西安等城市的水资源都不足,其区位优势还不如北京,根本不适合定都。而南京、广州等城市偏居沿海,无法带动内陆的发展。总体来看,首都的最佳位置应该是在武汉,这里地处长江、汉江交汇处,供水便利,交通四通八达、地势平坦。

第二个选择,那就是实现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分离。北京首先应该去除经济职能,将大型的企业全部搬走,而且尽量搬迁到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文化方面,应该将学校大规模疏散到全国,让优越的教育资源得以分配到全国。经过大规模的疏散后,北京就成为一个行政中心,人口大规模减少,城市压力得以减轻。

当然,迁都也好,疏散首都职能也好,这都不是小事,需要慎重考虑,谨慎实行。这两大决策,必然也会引发许多人的反对,因而都需要一个国家有强烈的决心和魄力。但我认为,任何事情都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建国之初,选择北京为都,那是在当时历史条件做出的最佳选择。几十年过去了,时过境迁,一切又需要重新思考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