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华为人的荣耀历程

菊厂基地打工仔 2024-10-23 04:29:02

大家都是从“新兵蛋子”时期过来的,不同的是,有的人半路“出家”了,有的人在一条道上不断驰骋,越钻越深,世界上本没有“老兵”,走的路长了,就成了“老兵”。

2008年,我怀着初出校园的满腔热血入职华为,没想到这条路一走就是16年,在BSS(面向运营商业务与服务支撑系统)软件领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万里长征路。

摄于墨西哥月亮金字塔

十年磨一剑

2019年,电信运营商2C业务发展到了天花板,2B业务越发重要。CRM(客户关系管理)是运营商获取客户和变现的核心系统,是2B投资的重中之重。麻烦的是,当时我们的CRM产品Commerce系统在2B领域的基线能力较弱,产品功能单一,交付成本高、周期长。大T项目投标时,Commerce答标满足度不足60%,产品竞争力跟不上运营商2B业务发展的需求。

2019年9月,部门安排我组建设计团队,进行端到端核心2B基线能力从0到1的规划和构建。为啥是我?入职以来,我成功交付过当时全球移动用户数最多的J局点、海外用户量最大的A国M局点,以及与运营商2B联合创新的C国H局点等,对2B业务交付很熟。我当时自信满满,觉得这事应该不难,只需要把各项目的2B公共特性提炼出来放到基线版本就行。当我拿着团队整理的功能和特性规划去汇报时,基线的领导和专家们用一连串问题把我打蒙了:

“运营商对2B业务发展最大的诉求是什么?你的规划如何匹配?”

“我们和友商的差距在哪?如何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基线构建的这些特性如何在局点快速、低成本地交付?”

“2B的特性如何才能长期演进、向下兼容?”

……

这时我才意识到,基线能力构建与项目交付完全不同,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得尽快转换思维模式。部门领导给了我充分的信任和丰富的资源,让2B设计团队边实战边学习。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向有基线构建经验的同事请教,同时恶补了业务洞察、架构设计、业务领导力等课程。我组织团队分析近期2B项目标书,查阅了大量行业分析报告,同时向产品管理、行销的同事取经,校正分析结果,确定了2B架构和功能MVP(最简可行产品),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深知后面的工作才是重头戏,为了防止闭门造车,我们需要走向客户第一线。

当时,很多运营商提出“云+网+SAAS(软件即服务)应用”的“融合2B”业务模式,为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我们选取了当时2B业务发展最好的T运营商,拜访了其在三个关键省份的IT部门和客户经理,客户经理告诉我们,“不同企业客户的需求差异较大,需要单独设计方案;方案构成复杂,无法一笔订单完成全部交易,服务开通时间长”。IT部门反映,2B业务建设中存在SAAS产品迭代快、新的融合包上线周期长、单笔订单受理数量有限等难点。对此,我们提炼出多种商品融合订购的方案,运营商只需把要订购的商品放入购物车即可,不用再针对不同场景发布新的打包商品,提升了售卖的灵活度。同时,我们提供了针对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库,减少客户经理定制化设计解决方案的难度,提升销售效率。

2B业务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比如,设计融合订购方案时,我们最开始用了2C的购物车模式,虽然能满足客户选择不同商品一起下单的要求,但无法保存为草稿态,一旦客户需要对复杂解决方案反复修改,就要重头来过。经过多轮研讨,我们增加了单独的集团客户草稿订单模型。后来我们又发现,单次请求不能超过50个订购实例,否则组装报文会超长,无法传输。对此我们设计了批量融合订单,让单个订单最多可支持订购一百个不同商品和一万个订购实例,完全满足了2B的使用场景。

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审视和刷新整体架构和特性清单,2B在持续的批判、否定、改进、再否定的过程中构建成型,在三年中新增了CPQ(配置、定价,报价)、SalesAutomation(销售自动化)、SLA(服务质量协议)管理、合同管理、融合订购等关键功能和100多个基线OOTB(原厂功能)的业务流程。

看着一点点孵化成型的2B能力,我迫不及待地想带着它上“战场”,去接受市场的检验。

老兵只身走墨城

2022年初春,大明湖畔,春寒料峭,而我的内心却热血沸腾,就像一辆加满油的赛车,准备全力冲刺。我带上早就打包好的行李,从济南研究所出发,登上飞往墨西哥城的航班。

这次出差是去支撑墨西哥T项目,负责2B业务交付和新业务的需求调研,该项目是BSS大颗粒解决方案,业务复杂度高,交付难度大,作为交付关键一环的SA(解决方案架构师)团队却面临团队不稳定、成员能力欠缺等困难。于是,我主动请缨去一线承担SA团队的领导工作,也想亲自验证一下自己主导构建的2B业务能力。

到项目不久,有一天,我突然收到公司系统部发来的预警:X友商计划通过A集团在T项目推广其全渠道能力,承担所有2B的portal(门户),力图取代华为在T项目中的2B业务。虽然还在意向阶段,我却隐隐感到有些不安。我和同事对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把我们都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友商拿下2B业务的前台portal,将会影响华为全栈解决方案,导致集团业务合同难以履行,最终可能影响Commerce在拉美的布局。

一方面,X友商在拉美企业市场有很高的认可度,和T运营商的母公司A集团也维持着良好的客户关系,A集团的CIO(首席信息官)对其非常推崇,在各个子网不遗余力地推广。另一方面,虽然华为在T项目中完成了2C的商用和部分割接工作,进展和质量超出预期,但客户对于华为的Commerce的2B产品了解不多,信心不足。

作为在2B领域深耕多年的老兵,面对突如其来的“警报”,我告诉自己:有我在,这个阵地绝对不能丢!

一线和机关团队快速反应,马上召开了战略反攻会议,全球跨越多个时区的同事同时在线。会议刚开始,没有人发言,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压迫感。刚到一线的我,虽然屁股都没坐热,但我知道,必须有人主动担起责任。我率先打破沉寂,阐述了我的破局思路:“基于对Commerce产品换代演进的了解,首先我对我们的产品有信心,与友商相比,我们的产品在质量和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这些都是助力我们守阵地的利刃。其次,我们了解客户现网系统,知道当前系统的痛点,因此可以精准抓住客户需求,尽最大可能满足客户的期望。”

我的发言给会议气氛松了松土,越来越多的声音涌现:“我负责2B业务的整体梳理”“我负责2B售货业务,突出业务的智能推荐”“我负责2B开户业务,突出业务的性能”……大家纷纷出谋献策,力争拿下这场格局保卫战。最后,领导问了我一句:“有没有信心搞定?”“有!”我坚定地回答,我知道,这次的使命一定要达成。

夜深人静时,我突然想起离家之前收拾行李,儿子跑过来问我:“爸爸,你去国外干什么呀?”之前我都简单回答“去工作啊”,这一次我想说,爸爸在做一件大事,就像奥运健儿上赛场一样,尽全力守住公司的“阵地”。

“我们的产品一点都不差”

要打好这场保卫战,我们首先要找到正确的盟友。T运营商的CIO和他的IT部门是第一选择。我让本地同事找CIO探探口风,CIO有点犹豫,想先看下华为的2B解决方案和系统能力。我们深知,要打动CIO,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

在项目组的帮助下,我们找到客户侧解决方案负责人J,深入了解客户现网系统和使用时的痛点:跨系统人工操作、效率低、流程时间长、出错率高等等,然后精心设计了贴合客户业务场景的Demo,呈现华为端到端自动化解决方案。

“2B业务是你们刚孵化的能力,还没有经过实战考验。”第一次给IT部门演示方案,就有客户直接对我们的产品提出质疑。

我听完压力倍增,但演示会议已经开始,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打开做好的Demo场景,逐个详细讲解并演示,还展示了异常场景下的系统处理方案,结合会议开始时客户的质疑,我在过程中不断丰富提前写好的讲稿。演示环节过半,我发现客户对我的Demo慢慢产生了兴趣,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屏幕上,这使我更有底气讲下去。快结束的时候,CIO表示:“你们产品的能力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我支持华为!”这一刻我知道,我们的产品一点都不差!

撬动IT部门后,接下来就是业务部门。支持X友商的声音主要来自业务部门高层,所以这次交流挑战更大。为了更好地控制节奏,我建议从下向上逐层沟通,以IT部门为支点,先找一些直接使用系统的友好部门进行交流,获取更多一手信息,既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的实际业务,也能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周后,我们开始了第二轮的演示准备,结合IT客户提出的问题和想法对方案和Demo进行完善,突出华为全栈解决方案采用的先进技术架构,以及相对于友商的成本优势,并基于我们有多年的Commerce产品经验为T项目打造更优的演进方案。经过与业务部门客户小范围的多次演示和优化,客户对我们的产品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到了第三轮业务部门高层演示,我们给客户呈现了华为CPQ自动化的新方案,全面阐述了我们对2B业务的未来规划。由于前期准备工作扎实,业务部门高层很认可华为的解决方案。最终,T运营商对我们的全栈解决方案非常感兴趣,并同意把CPQ作为年费的重要特性,成功推进了年费合同签署。

走过四季,一路花开

在与友商正面比拼的过程中,我对产品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也看到我们的产品在配置化和智能化方面的短板。我把这些记录下来,与机关设计团队一起规划到基线能力当中。2023年,我们成功落地了Commerce产品可配置化视图等能力,引入AI技术,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让Commerce这艘大船运行得更稳。

与此同时,我来墨城的另一个任务——项目需求调研却停滞不前,一个任务安排下来,半个月都没进展,反复催也没见得到几次完整答复,怎么回事?经过观察,我发现项目SA团队有点问题:首先,成员组成复杂,有代表处的、大区的、机关的,有本地自有员工、中方自有员工和外包。加上疫情原因,大家已经做了一年多“网友”,彼此默契度和信任度不高,整体效率很低,团队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我想先把员工的情况摸个底,但由于大家都居家办公,很难聚在一起,于是我把每个同事单独约到人少的咖啡厅,聊聊他们工作经历、知识背景、职业规划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困难。我求助机关经验丰富的ATL(解决方案架构师团队组长),制定了SA的岗位要求、知识地图,识别出关键岗位和人员,制定了团队作战阵型。然后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和他们一对一沟通确定岗位,明确工作要求和成长路径,这样一来,大家的目标清晰了,劲往一处使。

工作之余,我还是团队的“氛围担当”,经常组织聚餐,给大家提供更多互相了解的机会。有一次,本地同事H主动找到我,一开口就是:“我在追求一个中国女孩,能不能教教我怎么才能追上她?”听完,我心想这次我要当“媒婆”了,也知道他们是真的把我这个老大哥当成了自己人。“下次我们一起出去时,我叫上你一起来,你可以给对方带束花,我再教你几道中国菜”。每隔几天我就跟H交流一次经验,后来他和那位中国姑娘竟然真的在一起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也乐开了花。

和SA团队一起聚餐(右上为作者)

安定了团队,我又开始思考和客户的关系,当时我们与客户的接触基本都是线上会议,很少有面对面的机会。为了多刷存在感,提升客户信任度,我求助到项目组,计划与客户IT部门的关键人员进行一场实地交流。见面前,我特意准备了一些中国风的小礼物,京剧脸谱、剪纸、兔年挂件等。在喝咖啡时,我主动介绍我在华为的工作经历、对产品能力的了解以及在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让客户能够信任我。

慢慢地,我们与IT部门的关系越来越亲密,与客户的距离也拉近了。对于客户的需求和问题,SA团队快速反应,而且会尽量多往前走一步。比如,T运营商现网配置的商品多、乱、杂,客户有意让IT部门主导梳理整合,我带领SA团队主动承担起这部分工作,协助IT部门一起推动,给系统带来了一次高效“瘦身”,客户对我们的工作赞不绝口。

2023年7月,我在济南同事的朋友圈刷到大明湖的荷花又开了,又是一年盛夏,在墨城的日子就这样走过了四季,道路不平,但是一路花开。

写在最后

从墨西哥回国后,我继续主导设计团队建设和需求调研,努力建设好2B业务的能力基线,忙到飞起的时候,我常回想起紧张刺激的一线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唯一确定的是每当我帮助客户解决好问题,客户立马会给我竖起大拇指,这是对我的工作最好的肯定。

我也常常和家人讲起在拉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墨西哥地标日月金字塔感受古代城邦文明的繁荣辉煌;在坎昆踩着洁白柔软的沙滩,体会拉美特有的悠闲与舒适;我也参加了墨西哥的亡灵节游行,在奇思妙想、五彩斑斓的alebrije(彩色扎纸,墨西哥人把他们当做守护神兽)中,有了对生命不一样的理解……

老兵不老,热血青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