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窜台之后,两岸局势风云变幻。面对台独势力的蠢蠢欲动,大陆不再一味“和统”,而是另辟蹊径,逐步形成“逼统”策略。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正悄悄改变台海的力量格局,让台独势力无处遁形。
正文要说如今的台海局势,那可是一天一个样。过去“和统”喊得响,“武统”说得狠,然而如今的台海大棋局,“逼统”这第三种方式逐渐浮出水面。别小看这个新名词,它不仅改变了游戏规则,更让台独分子感受到了什么叫“冰火两重天”。
“逼统”,说白了就是既不高举“和统”的橄榄枝,也不直接动刀动枪“武统”。大陆的策略变得更加精明,通过一系列高压手段,让台湾自己意识到“与其死撑着不如早点认命”。从佩洛西窜台后,解放军的军事巡航不再局限于某些时段,而是常态化、系统化;海警的执法行动更是逐步扩大,从金门到马祖,搞得台岛内外风声鹤唳。台独分子这回是真的开始觉得,可能命运已难自主。
解放军的常态化巡航,说得直白点,就是“随时打个招呼,看你怕不怕”。台东、台西这些“昔日安全地”,如今频繁被解放军舰机光顾,搞得台军一阵阵虚汗。而大陆海警在金门、马祖等地频繁执法,不仅是捍卫主权,更是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把执法权从台当局的手中一寸寸夺回来。外岛的渔民,现在可是“过上了大陆的日子”,船只要接受检查不说,连捕鱼都得遵守大陆的规定。
台独分子不是没有想过万一情况不对,赶紧“撤退保存实力”。台东原本是他们“最后的退路”,可眼下也不安全了。解放军的频繁巡航,加上海警的执法,让台东的所谓“避风港”也变成了“风暴眼”。台当局本想着在这里“静待美军救援”,可如今大陆随时能封锁这里的事实,让他们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除了军事施压,大陆还在经济上给台湾来了个“釜底抽薪”。惠台政策说取消就取消,关税减免也不再谈。这对台湾的打击无异于“敲骨吸髓”,尤其是在大陆市场占台岛外贸总值一半以上的情况下。没有了大陆的支持,台湾经济面临的绝不是“皮肉之痛”,而是“命根子被割”。更不用提那些外资企业了,谁愿意在一个随时可能战火连天的地方开厂?一时间,撤资的撤资,转移的转移,台当局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逼统”的妙处还在于,它并不刻意激化冲突,却能让对手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威胁。解放军的巡航动作对台独分子来说可不是“巡逻那么简单”,那是在向台岛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我随时都能来”。这种持续的心理高压,让台独分子开始怀疑自己曾经的选择。久而久之,台岛内部的民意自然会从“抗中保台”转向“尽早求和”,心理防线的瓦解,其实比一场正面战争的摧毁更彻底。
当前台独分子真是里外不是人,搞“台独”吧,怕大陆“动真格”,搞不好就是给自己挖坑;不搞吧,那些被“洗脑”的支持者也不会放过他们。这叫一个“进退维谷”。事实上,大陆的“逼统”策略正是要把他们逼到“非降不可”的地步,不断削弱其所谓“反抗”的空间。
有人或许会问,大陆为什么不继续坚持“和统”政策?要知道,“和统”看似温和,却让台当局有了利用政策的空间,一边享受大陆的惠台政策红利,一边大肆采购美制武器。这种“吃饭砸锅”的事儿,大陆显然不愿再继续纵容下去。因此,“逼统”策略的逐步实施,是对“台独”的强力回应,更是大陆统一战略的必然选择。
“逼统”的实施意味着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台当局面对日益加剧的压力,可能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大陆的态度。要么“认清形势”,寻找台海问题的和平解决途径,要么继续顽固对抗,最终可能只能在大陆强力施压下“被动接受”统一。台海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内部政治生态的变化,以及岛内民众能否正视日益恶化的经济和安全形势。
结语说到底,台海的博弈是一场“势”的较量。大陆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全面压制,正是以“势”取胜的策略。如今的“逼统”策略无疑是一种新尝试,也是大陆对台政策的又一次调整。从长远看,持续的围困必然会动摇台独分子的意志。台海局势,已然不再是昔日的“保台论”能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