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文|临川
编辑|t
引言最近,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超过80%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态度。而同样的话题要是换在中国,不少中国人恐怕也会给出“差评”。
在美国,对中国的看法似乎总是“有剧本”;而在中国,拜登对中国一系列“带刺”的政策早让大家好感降到冰点。
美国人怎么看中国?中国人又怎么看美国?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彼此看不顺眼”的有趣现象。
是民意?还是“制造”民意?皮尤研究中心的这份报告称,80%的美国人对中国没什么好感,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不喜欢、不信任甚至敌视。80%,这是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美国10个人里,至少8个人都对中国抱有负面情绪。可是问题来了,真有这么多美国人心里不爽吗?实际上,这些数据背后,恐怕并不只是美国普通人简单的想法那么简单。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方式是问卷式的,看起来很公平。可是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谁来回答、怎么回答、怎么解读,背后其实有很多“玄机”。
比如,他们的问题可能设计得很有“艺术性”,你会发现提问方式暗含了各种潜台词:如果一个问题问得是“你认为中国对美国的经济影响是积极的还是负面的?”或者“你觉得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安全是否有威胁?”
那么,回答不“消极”的那位美国人反而显得不“正常”了。
这样一来,这种民调结果基本上是“保底负面”。你能指望回答这种问题的人对中国产生正面情绪吗?
再加上,美国的各种媒体、专家、政客都来添油加醋,一边倒地描述“中国威胁论”“中国经济剥削”之类的故事,这些美国人天天被灌输,自然觉得中国好像真的“危机四伏”。所以,所谓80%美国人对中国持敌对态度,也不难理解了。
就像一位美国学者调侃的:“皮尤问我怎么看中国,嗯……说得坏了些都觉得对。”
再深入看,这样的调查不光反映美国民众的情绪,很多时候是政客推动的结果。毕竟,对政客来说,“中国威胁论”既是一个能加分的选项,又是一个能掩盖自己问题的好借口。
经济增长缓慢?怪中国的市场垄断。社会分裂严重?甩锅中国的“经济操控”。当问题都能“怪别人”,美国民众自然会觉得中国是个敌人。
从“羡慕”到“厌烦”,中国人怎么看美国?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在中国搞一个民调,结果会是什么?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已经从过去的“遥不可及的模范”变成了“令人失望的邻居”。
根据莫宁咨询公司发布的数据,中国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已经降到了17%。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
中国曾经对美国有很深的“憧憬”。在很多中国人心中,美国是那个科技先进、教育强大、机会多多的“现代化天堂”。
小时候看的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美剧,一切都显得那么“高大上”。当时很多人都觉得,学习美国就是走向富强的捷径。然而,现实打破了不少人的幻想。
从贸易战到疫情期间的“甩锅”,再到科技封锁与经济打压,美国似乎在处处针对中国。曾经向往的“美式自由”不再吸引人了,而那些不断施压的政治举措,则让很多中国人觉得不舒服。
美国越是打压,中国人对它的好感就越低。毕竟,这种接连不断的施压,不禁让人觉得美国对中国并非出于竞争,而是带着敌意的“扼杀”。
再看看那些直接影响民众生活的科技限制,美国禁止了华为、禁止了芯片出口,打压中国的科技企业。许多中国人认为,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让人觉得美国是“忌惮中国的崛起”。
比如一位网民打趣道:“美国老是扮演着‘教练’的角色,看到我们表现好,先是一阵冷笑,然后突然改口:‘啊,你这家伙有两下子,但有点危险,不能放任自流了。’”
再一个原因是文化冲突。中国人本来就比较低调内敛,不喜欢高调的对抗,但美国的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却崇尚冲突和对抗。
美国的政客们动不动就把中国推上风口浪尖,仿佛不把中国当成“假想敌”就没办法讲道理。这种方式让很多中国人对美国的政客产生反感,甚至觉得对方在“找茬”。
于是,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度一跌再跌。按现在的趋势,再搞一次民调,“不喜欢”的比例可能还会再创新高。这种转变,说到底是中美关系恶化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中国民众对美国行为的反感与不满。
误解的“雪球”,越滚越大如今,这种彼此不满的情绪似乎成了两国关系的“常态”。对于中美这两个世界大国来说,民众的敌对情绪就像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冲击着双方的关系。
要知道,中美民间的误解和敌对情绪,早已超出了政治范围,开始蔓延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旅游、留学、贸易,乃至网络评论,处处可见这种情绪的“余波”。
就拿留学来说,以前有很多中国学生想去美国读书,觉得那里的教育资源丰富,充满机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开始观望甚至放弃美国,转而考虑其他国家。
因为不仅签证越来越难申请,去了之后的生活也面临种种不便。就在今年,一位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抱怨道:“签证办了一整年,到了美国还处处被盘问,弄得我都不想留了。”
同样,在美国,很多人对“中国制造”的态度也出现了“变形”。明明是买到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却还要在心里给自己找一个“买中国货是支持敌人”的说法。甚至连商家都免不了受到影响,很多美国商家不得不绕道第三国采购,生怕直接进口中国商品会带来麻烦。
这样的恶性循环无疑加剧了中美之间的隔阂,也让人们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偏见”。这些负面的刻板印象,仿佛为中美民众之间建起了一道“情绪高墙”。
这种墙一旦形成,就很难推倒。中美民众的互动和理解越来越少,误解和敌意却与日俱增,仿佛一场“敌意培养大赛”,双方都在较劲“谁不喜欢谁更厉害”。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美两国的关系恐怕会越来越疏远。两国本可以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科研共享实现互利共赢,但在误解和敌意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好机会被错失。
总之,这份80%的民调不仅反映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情绪,更揭示了美国政客和媒体引导的力量。
而在中国,对美国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两国民众的敌对情绪日渐加深。这种趋势不容乐观,但也提醒人们,国家之间需要冷静思考、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而不是相互指责、增添隔阂。
参考资料
新华时评:“民意调查”——美国操纵民意的工具.新华每日电讯.2024-05-23参考快评 | 中国人民的态度,美国政客能看懂吗?.参考消息网.202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