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攻宋过程中突然去世。最关键的问题来了,蒙哥在去世之前并未指定自己的继承人。按照蒙古汗国的基本规则,应该由蒙哥的儿子继承汗位,到底是由谁来继承则需要召开忽里台大会决定。然而,蒙哥的儿子无尺寸之功,于是蒙哥的弟弟们成为了角逐汗位的主角。
蒙哥有三位弟弟,分别是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蒙哥发动攻宋战争时,旭烈兀正带领军队对西亚发动第三次西征,无暇东顾。因此争夺汗位的主要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传统,因而蒙哥出征时,让阿里不哥镇守漠北,并担任监国,处理政务。
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试图迎接蒙哥的灵柩,以此来获得大汗的玉玺,并接收蒙哥的部队。然而,军团的最高指挥官是蒙哥的儿子阿速带,他带领军队返回了大漠,将玉玺交给了阿里不哥。这时候,阿里不哥即位算是名正言顺了。
很快,阿里不哥就邀请蒙哥各宗王到和林召开大会,意图让大家推举自己为大汗。同时,阿里不哥还派遣人员四处接收军队。阿里不哥的想法的就是在称汗之前先掌握军队,接着趁忽里台大会的机会将忽必烈控制,如此就稳操胜券了。
可忽必烈也是有野心的人。他得知蒙哥去世后,就立即和南宋方面讲和,接受了南宋缴纳岁币的条件,然后撤回到燕京。在燕京,忽必烈获得了东道诸王和部分西道诸王的支持,抢先在开平举办忽里台大会,并被推举为大汗,并建年号为“中统”,也就是宣布继承中原王朝的大统。忽必烈的抢先称汗完全打乱了阿里不哥的计划,阿里不哥也匆匆在漠北召开忽里台大会,另一部分贵族的支持下称汗。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称汗了,那必然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内战了。阿里不哥虽然得到的支持势力更多,但是真正能够在军事上和经济上获得援助少得可怜。例如钦察、察合台和窝阔台系诸王都表示支持阿里不哥,但钦察汗国早已独立发展,对东亚事务并不关心。察合台、窝阔台系被蒙哥打击后,力量衰微,他们正好利用这次内乱的机会来恢复元气。
旭烈兀表示支持支持忽必烈,但是他远征在西亚,也无心过问草原事务。因此,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战争就变成了两个人硬碰硬的战争。
1260年7月,阿里不哥兵分两路对忽必烈发动了进攻。东路大军从和林出发,准备攻入开平。西路大军由阿兰答儿统领,向关陇、四川挺进,目的在于接应蒙哥留在四川前线和六盘山的大军。
1260年初期的局势
面对阿里不哥来势汹汹的攻势,忽必烈决定亲征漠北,直接拿下蒙古本部。忽必烈久经沙场,因而轻而易举地击败了阿里不哥的东路大军,并很快攻入了哈拉和林。阿里不哥溃败后,向西翻越了萨彦岭,逃回了自己的封地吉里吉思。就这样,漠北草原就基本被忽必烈控制了。
西路方面,忽必烈任命汉人廉希宪镇守关中,廉希宪曾经在关中担任过官职,对这里比较熟悉,他到达后得到这里汉人豪强的支持。在此之前,阿里不哥已经派遣刘太平、霍鲁怀等重要的官员进入关中,以收集钱粮,联络川蜀。而驻扎在六盘山的蒙古军由浑都海统领,他等待阿里不哥的军队到来后再攻入关内。
廉希宪到达关中后,当机立断,捕杀刘太平、霍鲁怀,将关中的阿里不哥势力铲除。浑都海听闻关中有动静,认为关中肯定有重兵镇守,于是“重装北归,以应和林”。浑都海和阿兰答儿会师后,又再次南下关陇。双方初战,忽必烈方战败,“河右大震”。忽必烈见势不妙,又派遣合丹、哈必赤等增援关陇,最终击败了阿里不哥的西路大军,关陇遂安。
阿里不哥逃到吉利吉思修养一年,元气有所恢复,于是在1261年的秋天再次出兵,袭击漠北,导致和林失守。不久后,忽必烈再次亲征漠北,双方在昔木土脑儿大战,阿里不哥再次溃败而撤兵。阿速台的增援部队到达后,阿里不哥回军再战,阿里不哥右翼被击败,左、中两翼则和忽必烈军僵持不下。到了冬天,忽必烈选择放弃漠北。
但是占据漠北的阿里不哥就犯了难,因为漠北没有足够的粮食。在经过几次大战后,和林一带已经残破不堪,阿里不哥的补给已经非常困难。雪上加霜的是察合台后王阿鲁忽表面支持阿里不哥,实际上暗中阻断从西方到达蒙古草原的补给,意图自立。而忽必烈坐拥汉地,物资补给那是完全没有问题。长期耗下去,阿里不哥定会不战而亡。
哈拉和林
1262年,阿里不哥出兵向西征讨阿鲁忽、阿里不哥一走,镇守和林的贵族们就纷纷投降于忽必烈。这年冬季,阿里不哥击败了阿力麻里(伊犁)的阿鲁忽,他在此肆行杀掠,导致富饶的伊犁河流域也残破不堪。攻破阿鲁忽并没有解决军队的粮草问题。1264年,伊犁爆发了饥荒,阿里不哥的军队军心涣散,阿里不哥被迫投降于忽必烈。就这样,汗位之争暂时结束。
汗位之争,是蒙古帝国正式分裂的标志。早在1242年,术赤之子拔都就建立了钦察汗国,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蒙哥上台后,为了防范蒙古帝国进一步分裂,于是派遣宗王出镇各地,并血洗察合台、窝阔台封地,使得中亚暂时无法独立。汗位之争爆发后,察合台和窝阔台的封地就趁机走向了独立。
阿里不哥失败后,原本支持阿里不哥的窝阔台后王海都继续反对忽必烈。他以中亚为核心,建立了窝阔台汗国。阿里不哥派遣到中亚征收粮草的阿鲁忽则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察合台和窝阔台汗国为了争夺中亚长期战争,最终在1269年达成一致,瓜分了中亚的版图,并推举海都为盟主。
随后,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对元朝发动了战争,但是多次被元朝军队击溃。1301年,元朝军队击溃了两国盟军,都哇中箭受伤,海都亦受伤致死。此后,察合台和窝阔台才被迫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到1310年,窝阔台汗国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瓜分。
在西亚方面,旭烈兀西征攻陷巴格达,灭阿拔斯王朝,并征服了叙利亚。在得知蒙哥去世后,旭烈兀退守波斯,以观望形势发展。在得知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发生内战后,旭烈兀决定不再东返。当时,钦察汗国支持的是阿里不哥,钦察汗国又想夺取旭烈兀控制的阿塞拜疆地区,于是旭烈兀选择支持忽必烈。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忽必烈封为伊利汗,“统治阿姆河直至叙利亚和密昔儿间疆土”,于是伊尔汗国建立起来。
元朝和四大汗国
汗位之争也是蒙古传统和汉化道路的斗争。经过这场斗争,汉化道路最终取得了胜利。忽必烈成为了蒙古大汗后,就大规模推行汉化政策,建立年号,重用汉人,迁都燕京。在1271年,忽必烈将“元”作为了国号。虽然元朝的汉化远没有之前的北魏、辽金深入,也远不及后来的清朝,但毕竟代表了汉化道路的胜利,历史影响十分深远。
忽必烈本就是造反才夺取的汗位!当时蒙古很多贵族都非常不爽!按照蒙古传统是贵族开大会推举,你忽必烈直接杀人抢夺!所以元朝灭亡的时候其他蒙古汗国都不救!
然后元朝,跟殖民一样,疯狂榨取中土的资源财富,不发展经济,最后怒而反抗,完犊子了,退回老家待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