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终于迈出第一步

蓝白侃楼市 2023-11-18 17:18:01

大家好,我是蓝白。

摆脱土地财政的依赖,似乎看到了曙光。

这两天,有个容易被忽视的事。

衡阳发了个公告,出让政务数据资源和智慧城市特许经营权,资产评估价是18.02亿。

细看一下:是智慧城市或其他财政投资信息化系统建成后,所产生数据资源的特许经营权限。

也就是说,地方靠卖数据也能挣钱了!

这是全国第一个把公共数据拿出来挂牌交易的案例,有人把这件事,和36年前深圳首次土地使用权拍卖相提并论,并得出结论:

替代土地财政,新的“数据财政”正式拉开序幕。

好家伙,这帽子戴的挺高啊。

但事情好像又没那么简单,11月15号,衡阳又发了公告,拍卖暂停了,具体原因没说。

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里分析,“公共数据突出公益性,把公益资源通过市场变现,决策还没有明朗化,可能是叫停因素之一。”

不管第一个吃螃蟹的最后成没成吧,都是极具探索意义的大事。

这一期既然要聊,索性就聊明白,先从土地财政的前世今生讲起,再聊聊所谓“数据财政”的来龙去脉。

1987年底,深圳首次公开拍卖一块土地,创造了“以土地为信用基础的城市化扩张”思路。

94年的分税制改革,虽然极大压缩了地方税收分成比例,却把土地收入留给了地方。

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也就是平时老是被大家挂在嘴边的“房改”,确立了住房商品化,和房地产的支柱行业地位。

到了2003年,对,就是非典那一年,为了杜绝土地市场暗箱操作、写条子,土地招拍挂制度落地,招标、拍卖、挂牌,确定“价高者得”的规则。

你看,一个即将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足以影响千百个城市、亿万人命运的重大事件,从发芽到结果,从1987年一点一点的尝试,到2003年制度框架形成,竞过去了近二十年之久。

应了《漫长的季节》里那句诗: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面前的人们尚不知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据财政想形成规模,短时间别抱太高的期待。

我们只看土拍,土地财政似乎只是通过卖地获得收入。

财政四本账,狭义的土地财政,指的是第二本账“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第一本账的“房地产五税”,也就是(契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加起来的收入。

2022年,这个数字是82,952亿。

但这只是小意思,把土地注入地方融资平台来撬动资金,为城市建设融资,就能以土地作为抵押物获取债务收入。

“注入土地-土地抵押-城市建设-土地升值-土地出让-还债”。

把地方城投公司以土地为抵押或依托地方信用所举借的城投债、银行贷款都算上,这才是广义上的土地财政。

银河证券的测算,当前城投公司整体有息债务规模大概是70万亿。

这样一比,土地出让金的规模,是不是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插上金融的翅膀,就如同施加了辉煌光环一般的魔法。

这个链条,是把土地作为“信用放大器”,进一步蜕变成城市驱动器。

基建狂魔的名号,高铁站、学校、医院、高速公路、暖气天然气管道、通信基站,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但,这种模式,有个软肋是什么呢?

得有开发商去拍地啊。

如果开发商这一环崩掉了,期房停工了,居民不买房了,带动房价与地价下跌,土地金融化所形成的债务,就没法做到“借新还旧”。

广发固收11月13号有个关于土地出让金的统计,可以看看:

1-10月,出让金28629亿元,比2022年同期下滑26%,比2021年同期下滑幅度高达48%。

扣除城投拿地后,1-10月出让金是18737亿,比2022年降了6%,比2021年同期降了56%。

假设,2023年11-12月全口径出让金的同比降幅,跟1-10月份一样,那么,2023年全口径出让金能大概估算出来是:

40800亿。

这个数字,在2021年,是8.7万亿。

多的就不说了,这方面的研究,我推荐两个专家,一个是赵燕菁,一个是罗志恒,网上也都能搜到他们的文章。

形势已经摆在这了,土地出让金可能要缩水50%以上,不少中西部地区开始清理编外人员,教师医生欠薪,公交停运之类的事也不新鲜。

日子还要过,城市还要运转,债要还,三保支出要稳住,房地产一时半会起不来(也有可能再也起不来),接下来靠什么?

网络造词能力是很强的,比如今年冒出来的一个词:股权财政。

可能是合肥最牛风投城市之类的网文传播太多了,这个模式,听起来很迷人。

所谓的“股权财政”,其实是地方既要解决创投企业的融资失灵,又不能直接给财政补贴,然后就产生了“政府引导基金模式”。

典型的有合肥风投模式、前几天给万科站台的深圳国资入股模式,还有被全国效仿苏州产业园区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一直都有,罗志恒的文章说:

市场讨论的“股权财政”,实际上是想表达从“以地引资”的模式,过渡到“政府引导基金重塑税基”。

想法很美好,可惜,真把项目捋一遍,这钱敢乱花吗?

要么投不准,不敢投,要么实际效益很低,跟卖地收入没办法相提并论。

这么看来,“数据财政”似乎更靠谱一点。(当然,这也是网上造的词)

1,和土地市场经历入市、住房商品化、确定招拍挂漫长的时间不同,数据市场的制度框架进展很快。

看下时间线。

2022年12月,“数据二十条”出台。

8月23号,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数据作为一项资产“入表”。

10月25号,国家数据局挂牌。

11月9号开了座谈会,提到了“数字化发展的公共数据,按政府指导定价有偿使用”。

11月10日,提出北京探索数据“三权”分置制度。

同一天,衡阳出让公共数据特许经营权,11月15日发公告暂停,看有没有后续了,就算要拍,也得是国企来拍。

2,数据,已经成为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一样的第五大生产要素。

数据要素性质,其实等同于国有产权、排污权、林权。

现在有的中西部小城市降薪欠薪,很多地方的景区、停车位、矿产、甚至公共单位餐饮,特许经营权都转让了,实在没什么资源可挖。

但是,搞了这么多年的数字政务,积淀了海量的公共数据(注意是公共,不是个人数据)。

连张雪峰都说,公务员很容易上岸的专业就是计算机,所有城市都在往数字化转型。

举个例子,大量的城市摄像头,用来监控治安,用来测速闯红灯拍照。

如果充分利用采集到的数据,会发现哪些小区人流量大,哪些商圈更繁华,哪些路段适合搞自动驾驶。

开店选址,公共服务布局,还有AI大模型算法训练所需要的巨量数据,正好符合企业的需求。

这只是摄像头而已,长期积淀下来的人口数据、环境数据、空气质量数据、气象、医疗、税务社保物流,能应用的数据太多了。

如果把一座城市积累下来的数据特许经营权出让,再作为一项资产打包再融资。

这不就跟土地财政“信用扩张”的特征一样了嘛!

我搜了一些资料,成都和海南,代表了目前两种典型的收益分配模式。

成都是国有资产运营模式下的利益反哺模式,海南是特许经营模式下的收益分成。

国君计算机的报告,数据资产化意味着:

拉动GDP,地方财政有了“数据特许经营权出让”收入,数据抵押融资完成“信用派生”。

同时,会出现一个新的行业,叫“数据开发商”。

我觉得,既然是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性质应该类似目前的城投,不会私有化。

东北证券的测算,假设3年运营权、每年10%收益率预设,根据衡阳2022年GDP反算,全国共计293个地级市,可得:

全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市场在一万亿左右。

当然了,券商总是乐观的,拍计算器的事嘛,蓝图画起来一套一套的,听个乐呵得了。

蓝白觉得,“数据财政”这个提法还是过于宏大了,官方也从来没有说过这个词。

低情商的说法,这是没有外贸出口制造业基础的中西部地市,创收的新路子。

高情商的说法,这是探索摆脱房地产依赖,极具象征意义的一步。

不是土地玩不起,而是数据更有性价比。

形势比人强,不走不行啊。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