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给苏北的泰州带来滔天巨浪,暴风骤雨之后,百废待兴的泰州逐步进入民主共和的新时期。
首先是各种管理机构相继改组、创建。
改组教育会。泰州教育会,是成立时间较早,也是州改县之后最先改组的管理组织。“教育会改组成立泰县教育会”。教育会始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创建之初,推举刘法曾、王贻年为正副会长,议定规则二十八条。宣统元年改选,以王諶谋、王以铭为正副会长,到这个时候,教育会的会员日益增多,现在依法改组成立泰县教育会,推举单毓元、夏唯然为正副会长。后来各区也相应改组成立了区教育会。
在此以后,成立了泰县临时议会,重新委任了典狱官,重新验契,成立泰县盐务稽核,创立贫儿院,创建了振泰电灯厂,泰报发行,筹备县农会,归并警察区……
成立县教育局。泰县教育行政过去都是由县公署第三科管教育经费收支,由款产处管理。__年__月(应该是难以确定时间)教育经费独立,遵照通令成立劝学所,陈恩洽、严恩荣先后任劝学所长。十二年(1923年)八月,通令改劝学所为教育局,委任徐藻为局长,八月六日改组成立。其时,海安属泰县,说起来,这也是海安教育局首次成立。寻根溯源,海安教育局的源头应该在这里。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筹办公园。公园者,公众游览休憩之园林也。修建公园,是民主气象的一道霞光,深受百姓欢迎。然而修建不易,管理更难,斥巨资建成的景色优美的公园,最终只能交予地方,由教育局接收后,划归其下属的民众教育馆管理。
县署西隙地,相传为旧时官廨,仅存马神庙破屋一间,瓦砾丛积,凹凸殊壮,高墩隆起数丈,洼下之穴间积丈许。以前这里由*(姓氏难以辨别)九松负责带人除草整地,栽植桑树、榆树、杨柳之类的树木,并勤加管理,施以灌溉。官方疏浚荷花池由西往东到达广塘,这里是古浮香亭旧址,知事郑辅东委托警佐陈职殳筹办公园,预算定银币三千元,就利用储氏植树的老基址辟作公园,大半为俞氏鱼庄园中的旧物。施工建筑了厅事三间,作为办公室。又建六角亭,仍取名“浮香”,又建造了一座三折虹桥,通往桥南的高坡。坡上种植的梅树数百株,已经蔚然成林。东北角的一块空地上老早的时候种的二十多株冬青树,也已经成林了。
这块园地的四周种植杨柳树、桃花树数百棵,以修竹点缀其间。园子里面又种植了牡丹、芍药、紫藤、丹桂、蔷薇、芭蕉及四时草木冬青,夹道两边经常加以修剪。又购买了大大小的假山石数百块,将之砌筑为山顶平台。迎门有一块酷似山峰的巨石,高约一丈多,夭(傲)娇如同一朵云彩,又有一块石头,高约五尺,上面镌刻着“亦知点”三个字,没有书写者的姓名和书写的时间。
园子的西北有一个浅塘,水很浅,就雇了民工挑浚,挖出的土堆到西南角成为一座小土山,高约三米多,盘旋而上,山顶放置了石桌石凳,旁边种植了文竹松柏,别有天趣。
将马神庙移到路的南边,园门就利用了这座庙旧址的南面,用废弃的城砖砌筑成围墙,呈凹字形。
东南后门靠近以前的教育局东北后门,与东边的虹桥相通连,直到通俗教育馆,在前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旧址,馆门由园内出入。这座公园从开始建造到最后竣工建成,用了一年(自民国十二年冬到十四年春)多时间。又由教育局出资四百多块钱,在厅事西偏,又建了三间屋子,款不足的,由董县长任内在预算外支持了五百多元。
这座新建的公园规模初具,民国十六年(1927年)改名为“泰县中山公园”,同年改由地方的社会教育管理,由教育局接收。后来这里又建了茶社,搭建了灶间。民国十八年七月,教育局又将整座公园划归民众教育馆管理。
中学学生冲击县议会。也是在民国初年,教育上还闹了一次“学潮”。民国十二年,劝学所刚刚改为教育局,当年的十一月就发生学生聚众冲击县议会的事件,起因是当年县议会议决减去县财政给第一省代用中学的补助款,引发学校师生不满,十一月二十五日,代用中学学生一百多人,还有几个老师,一起涌入县议会,将议长王培芸、议员曹学曾绑上拉到街上游行,警察竟然无法制止。郑知事听到消息后,带领警备队追到登仙桥才将两人解救回来。后来事情报省,省里下令严肃处理。校长陈请宽宥,未获批准,愤而辞职,后来上任的校长,处分了几个学生,将涉事的三个老师做了撤换,此事才算了结。
省议会选举,曲塘罗毓桐等四人当选为省议员。民国十年七月初选,有八十八人当选。八月复选,四人当选为省议员。当选的四人中,名为罗毓桐者,大约就是曲塘镇士绅罗尔柏。抗战时期成立的新四军联抗部队,司令部就在罗尔柏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