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鲁迅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19年后才发现先生的高明

阿皮虾说历史 2024-11-11 18:03:08

引言:

世人皆知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却鲜有人知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曾发表过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番言论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人认为鲁迅先生是在否定中华文化的根基。然而,19年后的1955年,当新中国开展文字改革运动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鲁迅先生早已洞察了文字改革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看看这位文学巨匠为何会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他究竟看到了什么?而19年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民国时期的文字之困

在1930年代的中国,识字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根据当时教育部的统计数据,全国识字率仅为15%左右,这意味着在约4亿人口中,能够真正读懂文字的人不足六千万。在农村地区,这一数字更是低至惊人的5%以下。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便是繁体字的复杂性和文言文的晦涩难懂。当时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一个普通农民要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至少需要认识两千个汉字。而这些汉字中,许多都是笔画繁多的繁体字,比如"鬱"字有29画,"籲"字有27画。即便是受过几年教育的人,在面对这些复杂的字形时也常常望而生畏。

更为严重的是,当时的官方文书和重要文献仍然使用文言文。1934年,北京一家报社做过一项调查:在收到的1000份读者来信中,有超过80%的读者表示看不懂报纸上的公文通告。这种情况在司法系统中尤为突出,许多民众因为看不懂法律文书而蒙受损失。

在教育领域,文字的困境更是令人担忧。根据当时北平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一个小学生要掌握基本的书写能力,平均需要四年时间。而在这四年中,约有40%的学生因为汉字难度过大而中途辍学。这种情况在农村地区更为普遍,很多孩子刚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就不得不放弃学业。

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文字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1920年,北京大学的一群学者发起了"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的讨论。这场讨论很快在知识界引发了激烈争论。支持者认为,只有简化文字才能提高识字率;反对者则担心,抛弃传统文字会导致文化断层。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民间文字改革方案纷纷出现。1922年,上海的一些报社开始试用简化字;1924年,广东省教育厅推出了一套"识字快速法";1928年,南京政府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然而,这些尝试都因为缺乏统一标准和官方支持而收效甚微。

这种文字困境不仅影响了教育和文化传播,还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时的工厂中,很多工人因为看不懂操作说明而造成事故;在商业领域,许多小商贩因为不能准确记账而难以经营。这种状况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为后来的文字改革埋下了伏笔。

二、鲁迅的深谋远虑

1934年,鲁迅在上海发表《汉字与拉丁化》一文,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中国文化》杂志上。文章一经刊出,立即在知识界掀起轩然大波。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提出了一个引发广泛争议的问题:"我们是应该为汉字而牺牲,还是应该让汉字为我们牺牲?"

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偶然。在此之前,鲁迅已经进行了大量实践工作。1927年至1933年间,他翻译了近二十部外国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他频繁遇到汉字表达的局限性。例如,在翻译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作品时,仅一个"围巾"的概念就让他费尽周折,最终不得不用长达数十字的说明才能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1935年春,鲁迅在给瞿秋白的一封信中详细阐述了他对文字改革的看法。他认为,汉字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字形上,更体现在它与现代生活的脱节。他举例说,当时上海街头已经出现了电灯、电车等新事物,但在传统汉字中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只能生硬地用"电"字加上其他偏旁来造字。

到了1936年,面对《救亡情报》记者的采访,鲁迅提出了更加激进的主张。他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一些传统文人立即发表文章抨击他,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背叛。但鲁迅并未因此改变立场,反而在随后的演讲中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鲁迅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农民的孩子,从识字到能够阅读基本的报纸,至少需要三到四年时间。而在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这个过程通常只需要几个月。这种教育效率的巨大差距,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速度。

鲁迅的主张并非完全否定汉字,而是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他建议采用"分级制":在保留部分传统汉字的同时,推广简化字和拼音文字。这个建议包含三个层面:首先,对现有汉字进行简化;其次,推广拼音作为辅助工具;最后,逐步扩大拼音的使用范围。

为了证明这个方案的可行性,鲁迅还在自己主编的《语丝》杂志上做了实验。他在每期杂志中都附加一份拼音版的文章,并邀请读者反馈阅读体验。这个实验持续了半年,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其中不少人表示拼音确实便于学习和记忆。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鲁迅仍在为文字改革奔走。他多次参加文字改革研讨会,与其他学者探讨具体的改革方案。他提出的"三步走"策略:即"急用先改、稳步推进、循序渐进",为后来的文字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民间的文字革新尝试

在1930年代末至1940年代初,尽管政府尚未开展全面的文字改革,但民间已经开始了各种自发的革新尝试。这些尝试虽然规模不大,却为后来的全国性文字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上海商务印书馆率先在1935年展开了一项大胆的实验。该馆编辑部决定在新版《小学国文课本》中采用部分简化字。这套教材选取了当时民间常用的100个简化字,如将"華"简化为"华",将"東"简化为"东"。这个尝试在上海的部分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试点,结果显示学生的识字速度提高了约30%。

杭州一所私立小学的校长张明远在1936年创造了"连环识字法"。这种方法将汉字按照结构相似度分类,先教授基础部件,再逐步过渡到复杂字形。例如,先教"木"字,再教"林"、"森"等字。这种教学方法在杭州市区推广后,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从原来的300字提高到了500字。

1937年,广州岭南大学的一群教授发起了"简字运动"。他们组织了一个民间研究小组,系统整理了广东地区常用的简化字写法。这个小组收集到了近200个在当地流传已久的简化字,并将这些字整理成册,印制了《简字手册》分发给学校和商铺。

天津的印刷工人也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简化方案。1938年,天津最大的印刷厂"永丰印务"的工人发现,将一些繁体字的偏旁简化后,不仅能节省铅字的制作时间,还能提高印刷效率。他们自发将这些简化的写法整理成表格,在同业间传播,很快在天津的印刷业中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范。

北平师范大学的语文教研室在1939年开展了一项独特的实验。他们在课堂上引入了"拼音辅助教学法",即在教授生僻字时,同时标注拼音。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多音字的教学。例如,"行"字在不同语境下的读音,通过拼音标注可以一目了然。这个实验持续了三个学期,参与实验的班级在识字测试中的成绩明显优于其他班级。

重庆的《大公报》在1940年尝试在报纸上使用部分简化字。编辑部专门成立了一个"用字改革小组",负责筛选和规范简化字的使用。这个尝试最初引起了一些读者的不满,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读者表示支持。到1941年,该报的简化字使用量已经达到了常用字的15%。

各地的这些自发尝试虽然规模有限,但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这些经验证明,文字改革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够切实提高识字效率。特别是在教育领域,这些实践为后来的全国性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些地方性的改革尝试,犹如星星之火,为日后的大规模文字改革积蓄了力量。

四、1955年:文字改革的春天

1955年10月15日,第一届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标志着新中国文字改革工作正式启动。会议历时一个月,来自全国各地的语言文字专家、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了文字改革的具体方案。

会议伊始,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引用了鲁迅先生1936年的那句话,并指出文字改革势在必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分成三个工作组,分别负责汉字简化、拼音方案制定和推广规划的制定工作。

在汉字简化组,专家们首先对全国各地已经在使用的简化字进行了系统整理。他们发现,很多简化字早已在民间广泛流传。例如"话"字代替"話"字,在上海等地已使用多年。专家组采用了"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原则,优先选用那些已经被实践证明可行的简化字形。

拼音方案制定组面临的任务则更为复杂。当时共有六种拼音方案供讨论,包括注音字母、拉丁化新文字等。经过反复比较和实地测试,专家们最终选定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方案。这个方案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保留了汉语声调的标注,使得拼音能够准确反映汉字的读音。

1955年11月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吴玉章被任命为主任委员,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担任常务副主任。委员会立即着手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将文字改革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推广第一批简化字表,第二阶段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第三阶段继续扩大简化字的范围。

为了让改革平稳推进,委员会采取了"试点先行"的策略。1955年12月,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的部分报社和学校进行试点。试点结果显示,简化字的使用效果良好,读者和学生的接受度都很高。特别是在小学教育中,简化字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速度。

1956年1月,《人民日报》率先在全国性报纸中使用简化字。紧接着,其他主要报刊也相继跟进。到1956年3月,全国主要报刊基本完成了向简化字的过渡。在此期间,文字改革委员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反馈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简化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为了配合文字改革,教育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56年秋季开学,全国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新编的简化字课本。同时,各地还开办了大量的成人识字班,教授简化字和拼音。据统计,仅1956年一年,全国就有超过2000万人通过这些途径学会了简化字。

在推广过程中,文字改革委员会特别注意处理好新旧字体的关系。他们规定,在过渡期内,繁体字和简化字可以并行使用,以减少改革带来的社会震动。同时,对于一些特殊领域,如古籍整理、书法艺术等,仍然保留使用繁体字的空间。这种灵活的政策,使得文字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五、文字改革成果的推广与巩固

1956年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公布了第一批简化字表,包含515个简化字和54个简化偏旁。这份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新中国文字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在方案公布后,各地迅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推广活动。北京市率先在东城区设立了文字改革示范街,街道两旁的店铺招牌全部更换成简化字。这一做法很快在全国各大城市推广。上海市在南京路设立了类似的示范街,广州市则在中山路进行试点。

教育系统的推广工作开展得最为系统。1956年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同时启用新教材。教育部专门组织编写了《简化字读本》,免费发放给各级学校。为了帮助教师适应新教材,各地还举办了教师培训班。据统计,仅1956年下半年,全国就培训了超过50万名教师。

新闻出版界的转变也很迅速。继《人民日报》之后,《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主要报刊相继改用简化字。出版社则采取分批转换的方式,首先在教科书和普及读物中使用简化字,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出版物。到1957年初,全国90%以上的出版物已经使用简化字。

1957年,文字改革委员会又推出了一项重要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字改革成果展览"。这个展览首先在北京展出,随后在上海、广州等十个大城市巡回展出。展览通过对比新旧字体、展示识字教学成果等方式,直观地展示了文字改革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超过200万人参观了这个展览。

1958年是文字改革的又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汉语拼音方案》正式颁布实施。这个方案的特点是采用拉丁字母,并配以声调符号。方案公布后,首先在北京市海淀区的小学进行试点。试点结果显示,学生掌握拼音的速度远快于预期,一个月就能基本掌握全部拼音规则。

为了配合拼音方案的推广,广播电台开办了"汉语拼音教学"节目。这个节目每天播出两次,由著名播音员李梓教授拼音知识。节目开播后反响热烈,很多工厂和机关单位组织职工集体收听。同时,各地还成立了"拼音辅导站",为群众提供免费的拼音学习指导。

1959年,文字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扩大。这一年,邮电部门开始在邮政编码中使用拼音字母,铁路部门将车站名称标识改为简化字加拼音的形式。这些措施大大方便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例如,外地人在火车站就能通过拼音准确读出陌生的站名。

到1960年,文字改革的各项措施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全面使用简化字,连街头小店的手写招牌也普遍采用简化字。这一年的全国文字改革工作会议统计显示,全国识字人口比1955年增加了近一亿,其中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简化字的推广。同时,拼音的普及也为推广普通话奠定了基础。

0 阅读:62